对孩子的教育问题(关于对孩子的教育)

编者按:近日我将报刊登的有关文章和有关网络媒体报道的,关于对孩子的教育问题,进行了认真的阅读并加上自己的学习感受,进行了归纳整理,现分享给朋友。少年强则国家强、少年兴则国家兴!

对孩子的教育问题(关于对孩子的教育)(1)

一、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泰曼·约翰逊说:“成功的家教造就成功的孩子,失败的家教造就失败的孩子。”家庭教育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孩子的未来。父母是因,孩子是果,种什么因,便得什么果。父母是家庭教育的第一责任人。

二、父母对孩子教育的成效就像打在食品包装上的标签,是具备“有效期”的。3岁前,“最有效”;6岁前,“有效”;10岁前,“次有效”;等到了12、13岁,父母的权威也就基本“失效”了。而3岁到13岁,这10年,正是孩子性格塑造的关键期,也是父母教育的黄金期。一旦错过,花再多的金钱和时间都无法弥补。

三、母亲的爱抚、接触和心理上的关怀,才是一个孩子能够健康成长的保障。0-3岁,是一个孩子建立安全感和归属感的黄金期。所以,作为父母,在孩子3岁前,再苦、再难、再累,也一定要把孩子带在身边,给孩子提供充沛的心理养分。

四、小学阶段,孩子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定型,需要很强的引导性,在最该给孩子立规矩的年龄,一定不能,把撒手不管当成静待花开,把纵容溺爱当成爱的教育。失去权威的爱就像是一把双刃剑,毁了孩子,也伤了自己。

五、当孩子进入初中后,父母要实施“民主型教育”,和孩子进行平等对话。面对青春期的孩子,父母最忌讳的,就是站在孩子的对立面,简单、粗暴地贬低孩子的偶像和喜好。而要努力成为孩子的“战友”,以和善、坚定、尊重的态度,和孩子站到一边。

六、心理专家李玫瑾说:“孩子的问题,往往是成年人造就的。”诚然,孩子的每一种心理或行为问题,都能从父母的言行与教育方式中找到答案。如果在孩子犯错时,不及时教育引导,而是一味地包庇、宠溺、放任不管。总有一天,你在教育上偷过的懒,都会变成孩子成长的隐患,带来无法挽回的代价。

七、拒绝任何形式的家庭暴力,小时候被虐待的孩子在长大后,身体所受的虐待结束了,可情感上的虐待仍会在继续。无论是棍棒的行为暴力,还是忽视、辱骂的精神暴力,对孩子的身心伤害都是巨大的。拒绝暴力,是家庭教育的底线。

八、有句话说:“没有尊重,一切的教育都等于零。”尊重和保护孩子的人格尊严,是良好家庭教育的开始。孩子的成长,就是一个不断犯错和不断改正的过程。用宽容和理解,让孩子在错误中自省,给予孩子自己改正的机会。“爱”与“罚”都要恪守“尊重”的度,孩子才会给你更多的惊喜。

九、教育专家尹建莉说:“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表达关爱的方式,首先应该是尊重,而不是改造。”父母不要借着“为你好”的名义,来支配孩子的人生,孩子是独立的个体,未来的路怎么走,应该由孩子自己来决定。

十、对于孩子,心理抚养比物质抚养更重要,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趁孩子还未长大,好好花点时间,用心陪伴孩子,就是对孩子最好的富养。

十一、教育学家蔡元培说:“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学习成绩,而是健全的人格修养。”教育孩子,很多父母关注的是孩子能否成才,而忽视了做人的教育。其实,一个人的成功,往往是从“学会做人”开始的。教育的根本,就是育人。

十二、哲学家詹姆斯说过:“人性的本质是渴望欣赏,孩子尤其如此,欣赏能让孩子长成参天大树,贬低能让孩子枯萎畸形。”父母一味用“别人家的孩子”来贬低自己的孩子,会让孩子觉得自己一无是处,终其一生都与自卑如影随形。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并发自内心地认可,孩子一定会朝着你期许的方向,去成长得更好。

十三、教育孩,其实就是场自修,父母做好了,孩子自然也不会差。一个不学习,不自省的父母,很难养出积极上进的孩子。唯有以身作则,用行动影响孩子,才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方式。

十四、《最美的教育最简单》里有句话说:“真正高层次的教育,是让孩子做自己,成为自由的人,做一个他自己原本期待和喜欢的样子。”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自己,让孩子如他所是,而非如我所愿,才是父母给孩子最好的托举。

十五、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孩子的成长,就是一场现场直播,没有彩排,也不能重播。有些陪伴,一旦缺失,想弥补,再没有机会。有些教育,一旦错过,再后悔,也无法重来。趁孩子还小,我们未老,在孩子有限的成长内,用爱陪伴,与孩子一起成长。(原建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