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铜绿菌功效与作用(铜绿菌首次实现人工栽培)
10月20日,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获悉,该所于富强博士及其团队在国内首次实现了野生食用菌松乳菇的人工培育(栽培)。
松乳菇组隶属于乳菇属红菇科,包括了大部分可食用或药用且美味的乳菇,这其中以松乳菇最为著名,与块菌(松露)、松茸、美味牛肝菌、羊肚菌、鸡油菌等名贵野生食用菌比肩,在北半球各国被广泛采食。在我国各地,乳菇常被称为谷熟菌、铜绿菌(云南),紫花菌、枞树菌(贵州),寒菌、枞菌(湖南),雁来蕈、重阳菌(江苏),松树蘑、嘎吱蘑(安徽),松伞(山东)等,深受各地市民的喜爱。
松乳菇组是典型的外生菌根型食用菌,与松树具有专性共生关系,菌根合成是实现人工培育(栽培)的关键环节。2015年始,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所于富强博士及其团队系统进行了乳菇菌种收集、培养基优化、菌根合成和共生机制等研究,菌根合成使用了6种松树与4种乳菇,其中14个组合形成菌根,10个为首次报道,8个组合表现优异,在人工栽培(培育)上潜力较大。此外,还开展了外源竞争性杂菌、食菌昆虫控制、基因组与转录组等相关研究。
从2018年4月始,该团队陆续在云南的昆明、玉溪、大理、弥勒,以及贵州、湖南、四川、山东、甘肃等地先后建立乳菇种植园16个,总面积超过100亩。今年11月,在贵阳2个种植园内的多棵树下,松乳菇和红汁乳菇都出菇啦!菌根苗移栽至种植园时间仅为2年半。该结果有多人现场确认、视频记录、标本留存和微卫星DNA标记验证。这是我国首次有充分证据显示松乳菇人工培育(栽培)成功,也是3年幼龄林下松乳菇、红汁乳菇培育出菇的首次报道。
据了解,菌根型食用菌的人工培育(栽培)不同于腐生型食用菌(如香菇)的栽培模式,它利用树木和真菌之间的共生关系,通过无菌育苗、菌根合成、菌根苗移栽、种植园建立和后期管理,来实现人工培育(栽培)和多年出菇。该模式结合植树造林,在苗木初长成时(一般3~5年)树下即开始出菇,此后可连续收获15~50年不等,可成为贫瘠土壤、石漠化和矿区植被恢复、退耕还林、中低产田改造中,不可多得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也是“两山”理论实践的重要方向。(记者 杨质高/文 通讯员 于富强/摄)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