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糖了是不是证明就是糖尿病(体检尿糖有加号什么意思)
一提到糖尿病估计很多人都会想到的是糖尿病患者尿是甜的(话说在古时候确实有人通过尝尿来判断疾病),或者眼前会有一幕,一个人尿在地上,结果蚂蚁聚集起来,不用说就是为了吃糖。不过,尿糖高真的就表示血糖高,出现糖尿病了吗?另外,去医院体检的时候,查出尿糖阳性,会有-、 -、 、 ……等等这样的提示,这表示什么意思呢?
那血糖和尿糖到底是什么关系呢?今天我就带领大家一起了解血糖和尿糖吧,通过一文了解答案。
什么是尿糖?为什么会出现尿糖首先我们要了解的是有尿糖就表示血糖高,这是一个错误的观念和认知。为什么?那就要先了解什么尿糖了。
尿糖,指的是人的尿液中含有葡萄糖,或者其他类的糖分,这些都能称为尿糖,不过主要是尿液中含有葡萄糖。这是人类在远古食物缺乏的情况下自身学会的一种能力并固化在基因里,这样能避免葡萄糖损失,保证能量供应。不过,在现代物质丰富的情况下,这种技能在某种情况下就成为了问题所在。
正常的人体尿液中是不含葡萄糖或者含有少量葡萄糖的,因为在肾脏滤过血液的时候,肾小球是有可能滤过一定量葡萄糖的,但大部分都会被肾小管重吸收,结果排出的尿液中几乎是不含葡萄糖的,这种情况下,在医院检测的时候尿糖就会呈现阴性,也就是“-”。但这个不是绝对的,由于肾脏功能有限,肾小管吸收葡萄糖的能力也会有限制,所以一旦血糖超过了限度,那么葡萄糖就不会被吸收,尿液中也就含有葡萄糖了。
尿糖是人体的自我保护机制
在人体健康功能正常的情况下,肾小球滤过血液时,有可能一些葡萄糖无法被吸收,这部分葡萄糖在到达肾小管时会被重吸收,故正常人尿中只含少量的葡萄糖,通过常规的检查测不到的,所以正常人的尿糖就呈现阴性。不过,肾小管吸收葡萄糖的能力有限,当血糖过高超过这个限度,有部分的葡萄糖就不能被肾小管吸收了,这部分葡萄糖随尿排出就形成了尿糖。此外,某些特殊的生理状态下,或者疾病问题影响下,也有可能出现血糖水平正常,但肾脏吸收葡萄糖能力下降,从而出现尿糖。
尿糖其实也是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既然人类学会了保留糖分,那么也要学会如何在糖分过高的情况下保护自己,这就是尿糖。比如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偏高的情况下,血中的糖分会给血管造成伤害,甚至伤害脏器,影响到整个人体的健康,这时候就需要肾脏对多余的糖分“视而不见”了,直接通过尿液排出。目前,降糖新药SGLT-2抑制剂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作出来的。
尿糖出现的三个因素
所以,尿里有没有糖要看三点,分别是:血糖浓度、肾小球滤过率以及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能力,在医学上也把这种重吸收能力称为肾糖阈。正常人血糖如果超过了8.9-10.0mmol/L,就有可能发现尿糖,这个数值被称为肾糖阈值。
肾糖阈是什么呢?
打个比方,肾糖阈就好比是我们防洪用的警戒线,正常人血糖在警戒线下不用担心,一旦超过了,那么就有可能出现尿糖了。不过这个肾糖阈并不是固定的,而是根据人体的肾功能有所变化。当肾小球滤过率减少,滤过的血液减少,那么就导致肾糖阈升高;而如果肾小管重吸收能力降低则有可能会引起肾糖阈降低。
所以,就有可能出现老年人或者糖尿病肾病患者肾糖阈升高的情况,哪怕血糖达到了11.1mmol/L以上,也就是糖尿病诊断标准以上,也不出现尿糖,所以用尿糖来判断糖尿病是不正确的;同理,在妊娠期或者肾性糖尿病,有可能血糖在8.9mmol/L以下,也会出现尿糖,这就是肾糖阈下降了。所以,尿糖跟血糖并不完全对等。
当然如果是正常人的话,这种关系还是有相关性的,所以去医院检查时发现尿糖不同的表示,也可以大致推断血糖的情况,血糖8.9-11.1mmol/L时,尿糖显示±;血糖11.1-13.8mmol/L时,尿糖显示 ;血糖13.8-16.7mmol/L时,尿糖显示 ;血糖16.7-19.5mmol/L时,尿糖显示 ;最后,当血糖高于19.5mmol/L时,尿糖显示 。
尿糖阳性的原因通过以上的了解,我们知道了尿糖不一定就是糖尿病的患者,那么还有什么情况下尿糖也出现阳性呢?
检查时出现尿糖阳性,一般有两种情况:血糖正常和血糖异常
血糖正常情况下:
1、生理性糖尿
多是因为剧烈的运动,情绪激动、紧张,进食大量含有糖分的食物,这些情况下人体的血糖会因为进食或者肝糖释放等因素,会出现较高的增长,超出肾脏负担,就会出现尿糖。
2、肾性糖尿
人的血糖和糖耐量都正常,但其肾小管先天性的缺陷或受损后,重吸收能力受到影响而出现肾性糖尿。这类问题可出现在家族性糖尿、范可尼综合征、肾炎、肾病综合征等。这时候尽管血糖处于正常情况下,但尿糖出现,这也应该警惕,因为某些肾性糖尿也有可能发展为糖尿病,新生儿也可能因为肾脏发育不完全,也出现肾性糖尿。
3、妊娠糖尿
前面我们提过,有的孕妇肾糖阈在短时间内会出现降低的情况,因此出现糖尿病,一般会在分娩后恢复。不过我们也要注意妊娠糖尿病也会出现尿糖,需要区分的。
4、非葡萄糖糖尿
往往是先天性疾病,比如半乳糖血症患者,会出现半乳糖尿等。
5、药物性糖尿
服用某些药物,会出现检查指标出现假阳性,比如服用维生素 C、阿司匹林等,其水平升高后可能出现假阳性。
6、检查方式的问题
往往检查不同步,血糖正常的时候没有测尿糖,血糖异常的时候没有测血糖,出现了血糖正常,尿糖异常的情况。
血糖升高时:
1、糖尿病患者
这个不用多说,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往往超过了肾糖阈,这就导致了尿糖出现,不过长期的糖尿病患者肾糖阈可能升高,有可能反而不出现尿糖,所以不能用尿糖来判断是否有糖尿病。
2、药物性的糖尿
一般见于用激素治疗的病人,比如慢性肾炎,类风湿等等,这种情况下往往餐后血糖会比较高,从而出现了尿糖,这类异常是可逆的,停药一般会恢复,不过也有少部分患者长期服药后会发展为糖尿病。
3、应激性糖尿
某些严重疾病导致的,比如出现严重的烧伤、心梗、中风等情况下,人体出现应激反应,升糖激素水平升高,导致血糖升高,出现尿糖,不过一般出现一周后消失。
4、饥饿性糖尿
较长时间的饥饿使血糖降低,因此胰岛素会分泌降低,突然进食,就会导致血糖迅速增加,而出现尿糖。
5、内分泌疾病
某些内分泌功能出现异常,比如甲状腺、肾上腺皮质等出现功能亢进,有可能引起糖尿。一般疾病得到控制后会恢复正常,如果没有恢复,要考虑是否有糖尿病。
6、肝源性糖尿
肝功异常时,合成肝糖原障碍,有可能出现尿糖。
因此,在临床上尿糖测定结果可以用来参考,在没有进行血糖监测的时候进行初步的判断,但最终确诊糖尿病还得靠血糖的测定,甚至需要测定糖耐量等指标。所以说,尿糖阴性也不表示身体没有问题,或者没有患有糖尿病;而尿糖阳性同样不代表一定就是糖尿病导致的。
一旦在检查时发现尿液糖分超标,那么首先要考虑的是去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检查,比如空腹血糖、糖耐量、肾功能等,来明确原因,排除疾病。同理如果已经是糖尿病的患者了,尿糖和血糖指标不相符,则应该考虑是否有肾病的并发症的问题,这样也能够尽早了解病情。
其实,对于正常人来说,如果体检的时候仅仅出现一次尿糖有加号或者弱阳性,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可以考虑在生活中调整一下饮食和习惯,选择其他时间再次进行检查,当然最好的方式是咨询医生。
#谣零零计划# @头条健康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