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火锅有什么菜品(你只知变脸火锅)
编辑丨思雯
都说四川文化有三宝,川剧、川菜和绵竹年画。
你或许因川剧变脸,感叹过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你或许因川味吃食,倾倒于调味世界的丰富庞杂。
但你未必感受过,绵竹年画质朴却蓬勃的生命活力。
它曾是家家户户的守护神,是春节里最浓墨重彩的艳。
它不同的图案内容,就像一部地域文化词典,
传载着巴蜀文化千年来的岁月沉淀。
年画起源于中国,属于民间画的范畴,是一种传统的民间文化艺术。据《风俗通义》记述,在先秦两汉年节宗教信仰有祀门之习俗,故神荼、郁垒成为我国最早的司门之神。王安石亦有“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的诗句,展现了年画在当时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绵竹木版年画的前世今生
绵竹木版年画起源于唐代木版印刷工艺。世界上尚存的最早印刷品版画,一幅是唐代《说法图》,另一幅是成都市望江楼唐墓出土的《经咒》,说明唐代时成都已经产生木刻版画。
清朝乾隆年间,绵竹木版年画进入鼎盛时期,当时有300多家年画作坊,年产1200多万份,畅销于两湖、陕、青、甘等地,并远销印度、日本、越南、缅甸和港澳。
清代《八仙过海》局部
清末民初,绵竹年画逐渐衰落。民国时军阀混战,大小纸厂被洗劫或烧毁,绵竹年画受到致命打击,出现“丹青零落不成妍”的衰败景象。
清末民初《女学生》
1979年,绵竹艰难复兴、抢救保护木版年画,但这时已经有很多年画艺人一去不返了,作为年画根基的木版,很多也被付之一炬。
民国时期《三猴烫猪》
柳暗花明又一村,进入新世纪,绵竹年画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焕发出蓬勃生机,出现了陶版年画、竹丝年画、金丝年画等。
绵竹木版年画之精妙
绵竹木版年画因色彩不同,分红货、黑货两个种类,红货包括门画、斗方和画条等,黑货则是烟墨或朱砂拓印的木版拓片,以中堂、条屏居多。
斗方《白象山》
不同地方贴的年画各有讲究,厅堂、居室、走廊贴画条,大门、厅门、房门、灶门贴门画,墙壁上悬挂斗方等。
绵竹木版年画内容丰富。有意在御凶求安的武门神秦琼、尉迟公等武将。
有含求福、求喜之意的《捧笏状元》、《带子加官》等文门神。
有讽谕性作品《老鼠娶亲》、《三猴烫猪》。
《老鼠娶妻》陈兴才作品
还有情节曲折的名著故事、历史传说《西游记》、《二十四孝图》等。
传统绵竹木版年画专用当地产的一种土纸,纸质细润,拉力性、润墨性强,纸上涂一层薄薄的茂县白泥制成“粉笺纸”,就可用来制作年画了。
《辣妹子》胡光葵作品
绵竹木版年画的制作,主要有起稿,刻版,印版和彩绘四大步骤。起稿需技术娴熟、绘画功底扎实的民间画师完成,有“画中要有戏,百看才不腻”的具体风韵要求。
虽有底稿,但雕刻起来并不容易,一般用斜口单刀,以刀向木,直刻下去,深度必须在半厘米以上,否则画面不够生动鲜活。
绵竹年画色彩饱满、鲜明,设色纯粹且艳丽,强烈明快,构成红火、热烈的艺术效果。线条讲究洗炼、流畅,刚柔结合,疏密有致,具有强烈的节奏感;而夸张、变形的造型,更具诙谐活泼的效果。
《撒种子》刘竹梅作品
绵竹年画继承了唐宋绘画传统和着色技艺,在一团热闹的颜色中,讲究诗意和谐。常常用少量的金、银、黑、白等线、面穿插游走在对比强烈的色彩里,达到协调画面的效用。
绵竹年画民间艺人有一套完整的经验,“深配浅、酽(指浓度)配淡,深浅酽淡要相间。”朴素里蕴含着深刻的美学原理。
作为西南年画的代表,绵竹年画以彩绘见长,线版只起到轮廓的作用,最后的完成全靠手工彩绘,从不套色制作,同样的线版,因手绘的艺人不同而呈现出迥异的风格趣味,形成“一个画面就是一个故事”的绝妙风格。
非遗传人李方福为其作品上色
因这份与众不同,以及悠久绵长的历史底蕴,绵竹木版年画与天津杨柳青年画、山东潍坊年画、江苏桃花坞年画,并称中国四大木版年画。
《康定情歌》刘竹梅
“有钱没钱,买张年画过年。”物产匮乏的从前,岁首来临,家家户户张罗购年货、写春联,还要贴上几张集结普天喜庆颜色的年画,将年味浓妆艳抹至极致。
《养鸡女》刘竹梅作品
如今生活越现代化,记忆中的年味越淡。不妨趁绵竹年画节元宵节结束前,去与独具生活气息又寓意深厚的年画,来一次亲密邂逅,以找回刚刚过去的春(jia)节(qi)里我们失去的那份年味吧!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