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猪篾匠(半个世纪的篾匠情结)

来源:【江西日报-江西新闻客户端】,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小猪篾匠?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小猪篾匠(半个世纪的篾匠情结)

小猪篾匠

来源:【江西日报-江西新闻客户端】

江西新闻客户端讯(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涂星星特约通讯员邓龙华)一根竹子、一把篾刀、一双巧手、半天工夫,一件竹制品便在篾匠的手下诞生。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篾匠曾是一个令人羡慕的职业。

但如今,当塑料、不锈钢、铝合金等制品越来越多涌入市场后,篾制品逐渐淡出人们视野,篾匠这个行当也变得鲜为人知。

箩筐、背篓、簸箕、筛子、凉席等竹篾编制品是老万载农家人常备的劳动和生活用具,记录着万载农家人的一段生活历史。

在江西省宜春市万载县白良镇锦江村,当第一缕阳光穿透竹林,今年70岁的巫湖南上山砍下新鲜竹子,将竹子打捆扛好,装上一辆三轮车走在乡间小道,长长的竹梢拖在地上,一路沙沙作响。

巫湖南,人称篾匠老巫,是个地道的农民。老巫文化程度不高,十几岁就开始跟着亲戚学编篾。1996年12月15日,有高血压的巫湖南在家编制竹制品时突发脑梗导致右边身体麻木,经过治疗,还是落下右腿行走困难的毛病。家人劝说巫湖南不要再从事篾匠这活了,可是老巫舍不得放下,还倒过来说做点篾匠活能活动筋骨有益身体。就这样拖着不便的身体坚持到现在,巫湖南从事篾匠这项传统手艺五十余年。

回到家,巫湖南喝了口茶,就开始干活。

刨节、去芯、破篾、划篾,仅用一把老篾刀,巫湖南就能完成所有准备工作。随后,宽的、细的、窄的、粗的,篾条在巫湖南粗砺的双手上飞舞翻转,经纬交错。

“箩蔸比较受欢迎,农村人嘛,做活路用得多。”老巫介绍,他常做的竹篾器除了箩蔸外,还有箢篼和背篼,这几样最畅销,偶尔,他也做一些簸箕、竹圆盘、晒垫、凉席、抄儿(米筛)、手提火笼等物件。

从最开始编制简单的小竹篮再到编制各种大件篾器,靠着这份手艺,老巫娶妻生子,不仅撑起了屋檐之下一方烟火,也成为了远近闻名的老篾匠。

编辑:刘娜娜

复审:罗彩华

审签:邵平

本文来自【江西日报-江西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