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研发的卡丁车试驾(100cc两冲程卡丁车的快感)

这算是一篇“生活随笔”,因为在我的定义中,《五号频道》的微信号不只是拿来跟大家正儿八经的聊车子,而是可以有我们在工作和生活当中一些最真实的状态。

自我研发的卡丁车试驾(100cc两冲程卡丁车的快感)(1)

最近正好我们当中一个实习生同学要离职,而且《五号频道》也破天荒的第一次招了一个妹子,所以我们决定去跑了一趟卡丁车——其实卡丁车是一个整天挂在我嘴边的事情,在北京的时候我最疯狂的周末曾经试过连续跑了7轮直到手臂发麻大腿无知觉,对那时候的我来说,卡丁车几乎是周末的一种生活方式,但回到广州特别是我开始运作《五号频道》之后,开卡丁车的机会反而变少,变多的则是嘴边的“吆喝”。

而这次我正好可以选择心仪已久的100cc两冲程卡丁车来好好“怒放”一下,这种卡丁车是我们通常可以在卡丁车场馆花钱玩到的最快的卡丁车。普遍使用的都是雅马哈KT100水冷双冲程发动机,最大马力约17hp(当然珠三角我所知道有100cc两冲程的卡丁车场,大多数车辆维护非常糟糕且儿戏,实际动力肯定达不到17hp)。不要小看这17hp,它大抵相当于一些270cc四冲程卡丁车两倍的马力,如果你没有比较丰富的赛道经验的话,100cc两冲程的出弯加速和弯道表现绝对能“吓你一路”,顺便说一下,这种车在相对比较长的直道可以轻松达到100km/h以上的车速……

也因此,这种卡丁车在通常的卡丁车馆里,都有两个要求:第一,你本身需要驾驶更普通、更入门级的四冲程卡丁车能跑一个相对比较不错的单圈成绩来证明你有能力控制更快的两冲程卡丁车,第二,会强制要求穿着赛车服以及签订一份安全协议,大概意思就是出了问题场馆概不负责还有车辆损坏要赔偿之类的。

自我研发的卡丁车试驾(100cc两冲程卡丁车的快感)(2)

前面“预习”了那么多,来说一下我本人之所以推荐100cc两冲程卡丁车的原因:

1.动力足够强劲,对驾驶基本技能的要求大幅提升,也对胆量提出更大要求。比如,出场圈一定要充分预热轮胎而不像普通的四冲程卡丁车一上场就可以随便乱冲,我之前甚至试过在某个抓地力比较差的场地,第一圈的时候车子在随便一个弯道当中轻轻给油,车辆都会出现明显侧滑需要不断反打方向控制,而到了三圈之后轮胎充分预热,就算全油门冲出弯都可以控制。

并且由于这种强劲的动力,在出弯的时候你会感觉身体需要非常用力的抵抗离心力之后才有“剩余的”力气去控制车辆的转向,你会真正因为强大的动力而有那种在跟车辆“搏斗”的感觉,而如果你经验并不是很丰富的话,甚至会有车子的速度快得让你头脑都跟不上的感觉。至于胆量,用50km/h过一个弯跟尝试着用70km/h过一个弯的差别我想不用多说了吧。

自我研发的卡丁车试驾(100cc两冲程卡丁车的快感)(3)

2.最核心的一点技巧,是可以练习制动和走线的能力。最典型的反例,就是四冲程卡丁车在一些室外的大场地,由于马力小,很多原本需要制动的弯道都可以全油门通过,间接对驾驶技巧的要求就变得降低了,而100cc两冲程由于车速非常快,你需要非常正儿八经的入弯前减速、拉一个尽可能最大的入弯宽度,后期熟练之后甚至可以让车辆在弯道中用一种捎带重心转移和侧滑的方式来过弯,简而言之更接近真正意义上的大马力赛车的操作方式,这都是四冲程卡丁车无法实现的。

而我个人觉得最难也最有意思的就算制动,卡丁车的制动不仅没有ABS而且这种等级的卡丁车还都是后轮制动(只有CKC那种等级的车子才会有四轮制动),而后轮制动盘也不在中间位置,这就使得制动的时候一旦力量过度车子会立刻失控,如何合理掌握制动力度以及在制动当中保持油门开度就变成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活儿(一方面是抵消后轮的“偏心制动”,二来是为了维持二冲程发动机的转速),特别是那种大直道尾端时速100 的大力制动车辆基本都会出现因为赛道细小不平所引发的严重抖动,还需要不断的控制方向盘确保车辆的轨迹稳定,可以说制动同时需要用到转向和油门的配合,跟你在电视中看到的真实的赛车比赛的制动一样惊心动魄,掌握好这种100cc两冲程卡丁车的制动控制,应付超跑在赛道上那种制动的抖动和弹跳基本都不是事儿了。

自我研发的卡丁车试驾(100cc两冲程卡丁车的快感)(4)

3.声浪:两冲程的声浪绝非四冲程可比,而那种声浪暴力的程度也远远超出你对100cc那么小排量的想象。看看街上那种时不时出现的响震天的小摩托改装车,那种也是两冲程的家伙。

总之这次100cc两冲程的卡丁车体验让我和曾经参加过西南房车赛的小张都玩的比较尽兴,因为可以完全把以往跑赛道的技巧充分运用并且在线路、制动的控制上还可以一步一步追求更为极致,真正有在赛道上“赛车”的感觉。相比之下四冲程除了速度不够快之外,最大的差别还是在于整体操控感受跟真正的专业赛车的技巧有较大差别,还是更加偏向于照顾普通的消费者(赛车真正的观赏核心无非是速度、力量和声音,这三点在100cc两冲程卡丁车才初见端倪)。当然,无论在室内还是室外场地能把四冲程开得很溜也是一件相当相当有难度的事情,不在一个场地投入个一段时间的不间断练习要想进入赛道榜单的前几位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自我研发的卡丁车试驾(100cc两冲程卡丁车的快感)(5)

我希望我有机会能把这种100cc两冲程的卡丁车都“玩厌倦”了,那就意味着可以进入准“专业级”的卡丁车了,也就是125cc的两冲程卡丁车,这是真正意义上的“竞赛级”车型,里面也细化分为很多等级,马力基本都在20hp以上,还分为带换挡和不带换挡的。而且在国内貌似除了上海国际赛车场的卡丁车场可以提供正常的驾驶服务外(我记得400一次,那弯道的拉扯力对于第一次驾驶的非专业车手来说,完全是疯狂且难以承受的程度,心跳至少是100cc两冲程的一倍以上),其它地方貌似都得自己买车、养车才行。

但这种125cc两冲程卡丁车因为是专门的竞赛车型,因此成本造价要高得多得多,如果买WSK也就是世界卡丁车锦标赛的KZ2组别的车型,国内的新车价格就要6万元到8万元,且发动机的更换周期也很短,加上燃油、轮胎的消耗,养一台车加上练习的成本不菲,有的甚至还要请专业的技师来调试车辆,因此职业卡丁车手一年花费十几万以上很正常。而那种车的速度和驾驶技巧则完全是另一个层面的,还是那句话,普通人没有经过训练根本无法适应那种速度感和弯道的离心力。而卡丁车只是赛车的“入门级”项目,再往上才到入门级的方程式赛车比赛。

自我研发的卡丁车试驾(100cc两冲程卡丁车的快感)(6)

隔了很久之后再度体验一下100cc两冲程卡丁车就能哔哔那么多话也是够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