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猩猩的自然繁育方法(当交配成为社交手段)

从与人类亲缘关系的亲密程度来看,猴远不及猿。在众多猿类与我们最像的,就是即将灭绝的倭黑猩猩了。无论是相貌体型,还是行为举止,我们都能从它们身上清晰地找到人类始祖的印记。

1808年,法国著名博物学家、生物学家拉马克在《动物哲学》中提出了人类是由猿演变而来的论述。63年后,进化论先驱达尔文发表了《人类原始及类择》一书,在书中科学地论证了人类来自高级猿类的观点,成为至今被人们尊奉的主流学说。

但其实在生物学家眼中,人和猿的分水岭一直很模糊。可能在3000多万年前,它们本来是同一个物种,它们组成了一个探险队,兵分两路。

大猩猩的自然繁育方法(当交配成为社交手段)(1)

大猩猩的自然繁育方法(当交配成为社交手段)(2)

一组走向丛林深处,去探索自然,为了完成真正的探险,它们最终越走越远,并最终成为了原始森林的常住民,并且很多年以后,它们另外一组队友给它们划分了一个分类叫“兽”。

大猩猩的自然繁育方法(当交配成为社交手段)(3)

大猩猩的自然繁育方法(当交配成为社交手段)(4)

而另外一个小分队可能更聪明,它们并没有去探险,而是走向了视野更好、更安全、资源更丰富的地方,学会了使用工具,并逐步走向了食物链的顶端。很多很多年以后,它们将自己定义成“人”。

即使几千万年过去了,依然很容易发现倭黑猩猩与人类的相似之处。特别是在温和淡定的性情方面,它们充分体现了高级生物的社会属性。而维系这一切的核心力量,竟然是动物生命的本能——交配,不过交配在倭黑猩猩中起到的作用远远大于人类甚至地球上所有动物。

在人类社会,交配是隐晦的,是夫妻关系的润滑剂,而社会矛盾靠的是道德的束缚和法律的制约。但对于倭黑猩猩而言,无论是杀父之仇,还是夺妻之恨,只要一次交配,就可以化干戈为玉帛,交配行为像是整个社会矛盾的润滑剂,它们的每一次的相遇都可以说是三生有幸。

倭黑猩猩的求偶

不管是人类社会还是动物社会,不管是母系氏族还是父系氏族,占据被动地位的一方都要用物质、才艺、争斗来获取宝贵的交配权。这个过程也可以称之为求偶,那么倭黑猩猩是怎么求偶的呢?

对不起,求偶是不可能求偶的,这辈子都不可能求偶的。如果跟异性交配这么麻烦,那么换种性别对象明显要更简单。它们交配就像呼吸一样自然,年龄不是问题,性别也不是问题。它们交配前的对话可能就像下面这样:

大猩猩的自然繁育方法(当交配成为社交手段)(5)

大猩猩的自然繁育方法(当交配成为社交手段)(6)

没错,就是这样简单、直接、效率!

倭黑猩猩的交配策略

大猩猩的自然繁育方法(当交配成为社交手段)(7)

大猩猩的自然繁育方法(当交配成为社交手段)(8)

倭黑猩猩不像普通黑猩猩那样脾气火爆、富于攻击性。在它们的世界里,和谐相处是基本常态,不太会出现其他猿类常有的暴力冲突。雄性倭黑猩猩并不那么迷恋种族权力与家族地位,它们更向往平和安详的生活。

人类的近祖倾向于使用权利来解决交配问题,而倭黑猩猩则是用交配来解决权利问题,这就巧妙地避免了群族间的无畏杀戮。

大部分群居动物比如大象、斑鬣狗等,在雄性性成熟以后,雄性会离开群族,以避免近亲繁殖的情况。走入新群体的雄性必然会成为地位最低的个体,它需要在新群体里面拼实力,熬资历,在逐步获得地位后才能得到一些交配权。

雄性离开原来的群族去新群族是去跟新群体里的雄性争夺“交配权”这一宝贵的资源的,因此不受欢迎,甚至产生摩擦和杀戮是必然的。

倭黑猩猩则聪明得多,它们的情况恰恰相反,在它们的群族中,是雌性性成熟后离开群体并进入新家庭,这相当于是“带资进组”。

雌性倭黑猩猩进入新的群体,为了尽快融入新的群体,博取大家的好感,就会通过交配这一行为来结交朋友,巩固地位。它们的取悦对象不仅仅是雄性,甚至还包括该群族中的雌性首领。

大猩猩的自然繁育方法(当交配成为社交手段)(9)

可以说交配策略的改变,让整个倭黑猩猩的社会更加和谐、安定。

倭黑猩猩的繁殖

大猩猩的自然繁育方法(当交配成为社交手段)(10)

倭黑猩猩之所以可以肆无忌惮地交配跟雌性很难怀孕有很大关系,毕竟一般雌性怀孕期间都是不会交配的。雌性倭黑猩猩每5到6年才会怀孕一次,孕期为8-9个月,每胎只产一只幼崽,哺乳期约为1-2年,这些都与人类高度相似,甚至猩猩妈妈也会操心儿子的终身大事。

大猩猩的自然繁育方法(当交配成为社交手段)(11)

倭黑猩猩妈妈会试图用行动阻止其他雄性进行交配,甚至将儿子带到排卵期的雌性旁边,通过这种方式它儿子成为父亲的可能性就大大提高了,这样也间接地增加了自己直系后代的数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