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最有名的庸官 历代庸官面面观之一
纵观我国历史,各朝各代都涌现出一大批能臣、名相,他们一生都在为国尽忠,文能治国,武能安邦;可也有不少高官虽然不似秦桧、魏忠贤那般的阴险毒辣、大贪特贪,但却是碌碌无为、维诺一世,人们把这样的官吏称之为庸官。
历史上,庸官的表现各异,今天笔者先来说说第一种庸官: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北宋时期的孙抃(念:bian)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孙抃(公元996年——1064年)是北宋眉州眉山县(今眉山市东坡区)人,天圣八年(公元1030年)考中进士(榜眼),最初担任绛州通判,后来被召回,通过学士院考试,担任太常丞,后来任开封府推官、吏部郎中。孙抃平时给人的印象是“性淳厚,无他材”,而且“多病,志昏”,但官运一直亨通。从考中进士起,一路向上直至参知政事(副丞相)。不过,从孙抃当上“副相”的表现,可以看出其为官之道了:“及在政府、百司白事,但对立拱默,未尝开一言。”
因为孙抃做事的原则是:遇事先躲一边,坚决不开口、不表态、不惹是非。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他把这些当成为官的“第一要务”。
尽管如此,孙抃的官运似乎还没有到尽头。当时,枢密使张昇告老退休。按照惯例,当由孙抃递补接任。这下可算把朝中大臣们吓坏了,都担心孙抃“必不能胜任”。最后,还是殿中侍御史韩缜大胆上书,并得到韩琦等人的支持,才禀告宋仁宗,给孙抃另找了一个虚职安顿。
宋英宗即位后,孙抃又被起用,担任户部侍郎。不久,年事已高的孙抃告老还乡,以太子少傅名义在家闲居,直到治平元年(治平是北宋宋英宗年号)十一月去世。
死后,朝廷追封他为太子太保,谥号“文懿”。
就因为孙抃做官期间,实在是没有什么可写的政绩,也无什么恶行,所以《宋史》里的“孙抃传”对其记载的比较简略,对其为官的政绩概括为“抃虽久处显要,罕所建明”.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