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中猛蛇事件(河南菜花蛇钻入电动车内)
4月25日,河南郑州一市民拨打消防电话求助,一条蛇闯入了院内停放的电动车内,消防员赶到之后,蛇可能是受到了惊吓,盘踞在电动车内无论如何也不出来。
消防员没有办法,只好对电动车进行破拆,不要担心,这辆电动车是废弃的车辆。
在破拆的过程中,消防员还用半瓶二锅头浇灌,成功“引蛇出洞”。消防员用捕蛇钳抓蛇时,蛇还非常凶猛,张嘴想要伤人,无奈被制服只能听任处置。
好在,这条蛇是一条菜花蛇,菜花蛇在河南郑州有分布,又叫做王锦蛇,属于无毒蛇,平时以老鼠,蛙类,鱼类,鸟类等为食,也会捕食毒蛇,所以有一个说法叫做“一地王锦蛇,十里无毒蛇”。
和其他无毒蛇相比,菜花蛇体型较大,成年个体可以达到2米以上,而且性情凶猛,如果受到惊吓会伤人。虽然是无毒蛇,但如果被菜花蛇咬伤,也要消毒处理,以免感染细菌等。
蛇怕白酒吗?
提到蛇最怕什么,很多人会想到雄黄,比如:《新白娘子传奇》中,白素贞作为千年蛇妖,道行颇深,但喝下雄黄酒后也现出了原形。
很多人误以为蛇最怕的是雄黄,那这是真的吗?
央视节目《是真的吗》曾经就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在实验中,工作人员选择了三条蛇:王锦蛇,五步蛇,眼镜蛇,根据它们的习性,在它们的必经之路上放置了雄黄,但王锦蛇和五步蛇没有任何犹豫就爬过去了,只有眼镜蛇出现了回避行为。
多次实验发现,不同的蛇类对雄黄的反应不同,但是并没有出现蛇对雄黄很惧怕的现象。
既然蛇不怕雄黄,那蛇害怕雄黄酒吗?
工作人员又抓来了两只小白鼠,其中一只小白鼠身上涂抹了雄黄酒,另一只什么也没有涂抹。
将小白鼠放入蛇中后,蛇立即咬向没有涂抹雄黄酒的小白鼠,而涂抹了雄黄酒的小白鼠进入蛇笼后,小白鼠很害怕,在蛇笼四处逃窜,几条蛇并没有对其发动攻击。
过了一会儿之后,其中一条蛇发动攻击,一口咬住了小白鼠,最后还是将这条小白鼠吃掉了。
由此可以看到无论是雄黄,还是酒精,都无法驱蛇,蛇只是不喜欢而已,但并没有达到害怕的程度。
既然蛇不怕雄黄,也不怕白酒,那为什么郑州消防员能用二锅头将蛇驱逐出来呢?
事实上,蛇虽然不怕酒精,但不同的蛇对气味敏感度不同,而且它们对刺激性气味比较敏感,当感觉到刺激性气味时,它们也会做出反应。
另一方面,消防员一直在对电动车进行破拆,破拆产生的振动会被蛇感知到,也可能是蛇因为声音的缘故而从电动车里钻出来。
也有可能是两种原因都有,共同造成了蛇从电动车里“出洞”。
日常生活中,无论是用雄黄,还是用酒精防蛇都不靠谱。
雄黄驱蛇不靠谱是因为不同的蛇对雄黄反应不同,而且蛇只是不喜欢雄黄,并不害怕雄黄,如果家里有食物,或者有老鼠出没,仍旧有可能会吸引蛇的注意。
白酒驱蛇不靠谱的原因和雄黄一样,而且酒精非常容易挥发,效果也不好。
事实上,家庭驱蛇之前先驱鼠,老鼠是蛇的食物,如果家里有老鼠出没,就可能会吸引蛇类的到来。
出现在家里的蛇,能打吗?
老人常说:家蛇不能打,打了要出事。那如果家里出现了一条蛇,到底能不能打?
首先从动物保护角度来看,许多蛇都是国家保护动物,尤其是缅甸蟒等,更是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如果它们闯入家门并没有对人对家庭生物产生威胁就不能打,但可以请消防人员前来抓走放生。
这是因为蛇也是生态链的一环,体型较大的蟒蛇可以控制当地中小型哺乳动物的数量,比如:野猪,毒蛇和小型蛇类又会捕食老鼠,能够避免鼠灾。
另外,蛇也是鸟类的食物,噪鹃、红嘴蓝鹊等都会以它为食,捕杀蛇类不利于生态链的健康运转。
其次,老人认为,家蛇不能打大多是出于迷信,认为蛇可以保佑家里平安,胡乱打死蛇会招来蛇类的报复。在东北地区,蛇还是五大仙之一,更是不能打。
但其实,蛇和人类“同居”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在和人类相处的过程中,人和蛇都能受益。
这是因为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在过去农民收成之后,会将粮食储存在家里或者家附近的粮仓。
粮仓会吸引鼠类,鼠类繁殖速度快,如果任由它们繁殖下去,粮仓内的粮食定会被老鼠啃食殆尽。
好在,鼠类会吸引蛇类前往,蛇控制着老鼠的数量,保护了粮仓的安全。
而且,人类并不是蛇的食物,无论是毒蛇还是无毒蛇都不会主动攻击人类, 所以人和蛇能够和睦相处。
既然人不是蛇的食物,那为什么每年还有许多人被蛇咬伤呢?
这其实是因为,一些人在前往蛇类聚集地时,没有注意好保护措施,误踩到蛇,蛇感到威胁后就会攻击人类。
还有一些人会抓蛇泡酒、食用。在此过程蛇也会攻击人类。
还有一些人会主动攻击蛇类,误认为打蛇是在做好事,殊不知被激怒的蛇会为了自保而伤害人类。
如果遇到蛇能躲着走,蛇进家门请消防员帮忙抓蛇,蛇伤人的概率会大大降低。所以以后再遇到蛇进入家门,不要主动发起攻击,而是要请专业人士带走即可。
#蛇##雄黄酒##吃在郑州##菜花蛇##河南#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