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下一所大学名单(陕西这所大学坐拥)

古籍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2007年,我国开始实施“中华古籍保护计划”,今年“古籍保护利用”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历史文化底蕴丰厚的陕西,线装古籍存藏量十分丰富,扎根于三秦大地,陕西师范大学坐拥24万余册古籍,承载了厚重历史。此外,还有许多来自陕师大的专家、学者深耕古籍修复领域,创造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果。

陕西省下一所大学名单(陕西这所大学坐拥)(1)

了解古籍知识,感受文化传承

古籍主要指书写或印刷于1912年以前具有中国古典装帧形式的书籍,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作为陕师大人共同的精神家园,陕西师范大学图书馆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建立了古籍典藏体系,经过60余载的积淀与传承,馆藏古籍数量位居陕西省高校之首,是西北地区重要的文献资源贮藏中心。2009年,被文化部列为“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馆藏古籍文献24万余册,善本1120余种,12000余册,分别藏于普通古籍线装书库和善本古籍珍藏室。所藏善本中,有15部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51部入选《陕西省珍贵古籍名录》。

陕西省下一所大学名单(陕西这所大学坐拥)(2)

在这些珍贵的特藏文献中,有两部文献尤其值得一提,那就是《金光明最胜王经·四天王护国品》唐人写经长卷和一部宋刻本。这部写经长卷足有十多米长,本经由唐长安荐福寺三藏沙门义净译出,历代皆被视为护国之经。这一古卷千年不蠹、字体秀丽、气韵贯通,整饬自如,确为珍品,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和版本价值。

陕西省下一所大学名单(陕西这所大学坐拥)(3)

南宋刻《新刊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全国仅存三部,其中一部就藏于陕师大图书馆。虽然是残卷,仅存六页,但仍然是无价之宝

陕西省下一所大学名单(陕西这所大学坐拥)(4)

“良工需具补天之手、贯虱之睛、灵慧虚和、心细如发”,这是明代周嘉胄在《装潢志》里要求古籍修复师所具备的本领。一本残破的古籍,在古籍修复师“化腐朽为神奇”的双手中,穿针引线,使其延寿。在陕西师范大学图书馆,陕师大学子们除了能够翻阅古籍,还能从善本书展、雕版印刷体验、古籍摹写体验、古籍保护与修复体验等活动中了解古籍知识,感受文化传承。

做好古籍工作,培养专门人才

陕西省下一所大学名单(陕西这所大学坐拥)(5)

做好古籍工作,把祖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对赓续中华文脉、弘扬民族精神、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多年来,由历史系、唐史研究所和古籍整理研究所合并组建而成的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一直为古籍整理人才注入“源源活水”。其中古典文献学专业依托陕西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于2001年由教育部批准正式设置,2012年成为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直接联系的本科教学单位。

古典文献学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身心健康,具备扎实、系统的古典文献学理论与知识,熟悉历史学、文物与考古学基本知识,具有良好的创新精神、古典文献实践和科研能力,良好的人文与社会科学素养,具备进一步深造潜能的古典文献学理论型专门人才;以及能在古籍整理、文化教育、文献典藏、图书出版等单位从事专业工作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面向重大需求,保护古籍文献

陕西省下一所大学名单(陕西这所大学坐拥)(6)

在陕西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的历史“长河”中,著名的历史文献学家黄永年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曾长期在陕西师范大学图书馆负责古籍编目与整理方面的工作。由于黄永年精通文献版本与编目,在图书馆古籍的选买时能够做好参谋,帮助图书馆搜集到了许多有珍贵价值的古籍文献。在黄永年的主持下,对馆藏古籍进行全面鉴定,提取出516部善本古籍,建成善本书库。并且还对善本古籍进行规范编目,编成《陕西师范大学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这本书目并未正式出版,但因其权威的版本鉴定和规范的著录方式,在业界享有盛誉

此外,陕西师范大学李玉虎教授团队面向国家文物、档案修复保护重大社会需求,突破该领域关键性技术难题,承担70余项国家重要档案和文物修复项目,开展了党在延安13年光辉历程等革命历史档案修复工作,实施了秦遗址宫殿壁画、西汉彩绘兵马俑等全国重点文物修复保护工程,研制出环保型防灾耐久档案盒与封存箱,成为档案文献的“金钟罩”“铁布衫”,被国家图书馆等文献收藏单位使用。该科研成果获得2017年度国家档案局优秀科技成果特等奖

陕西省下一所大学名单(陕西这所大学坐拥)(7)

这些珍贵的古籍文献,承载着我们这个伟大的民族所创造的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在一代又一代求知若渴的莘莘学子的研读精思中,文明的薪火得以传递延续。这正是文献的价值和意义。时代在发展,历史在传承,陕西师范大学将继续在古籍中挖掘“宝藏”,汲取文化养分,让一本本古籍“活起来”。

关注“陕西师范大学本科招生”,获取更多精彩资讯

素材来源:陕西师范大学官微、陕西师范大学官网、陕西师范大学图书馆、陕西师大历史文化学院、人民日报、光明网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