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迫做坏人情人片段(兄弟被强暴他假装没看见)
大约50年前,阿富汗的一个寒冬。
在一条小巷的尽头,阿米尔看到自己的兄弟哈桑被两个人按在地上,扯光了裤子。另外一个恶少跪在哈桑的身后,一手抬起他光溜溜的屁股,一手脱掉自己的牛仔裤,再脱掉内裤……
阿米尔听到了恶少销魂而嚣张的呻吟。他泪流满面,咬着自己的拳头,鲜血从嘴角和指间流下来。
可他选择转身跑开,做了一个懦弱的逃兵。
正是这一次逃避,让阿米尔的一生发生了改变,并付出了沉重的代价——长达几十年发自灵魂深处的煎熬和折磨。
卑微与背叛
前面的场景,来自小说《追风筝的人》。豆瓣评分8.9,图书榜排名第一。
故事发生时,阿富汗还没有战乱,街上飘散的不是腐尸的味道,而是烤羊肉的芳香。
一年一度的风筝大赛是孩子们狂欢的节日。不是要看谁的风筝飞得高,飞得远,而是要看谁能够割断更多人的风筝线,留到最后,傲视穹宇。
更大的荣耀是能捡到最后被割断的那只风筝。那才是胜利的勋章,无上的荣耀。
哈桑正好是追风筝的高手。就像能预知未来一样,他总是能够在风筝落地之前,就预先到达地点,然后凯旋归来。
今年又特别不一样。
父亲一直嫌阿米尔太过柔弱,不像个男孩子。阿米尔也憋了一口气,今年一定要让父亲看到,留在空中最后一只风筝不属于别的任何人,只能是他阿米尔的。
不仅如此,他还要得到最后落地的那只风筝。
大概一个男人的长大,总是免不了要和父亲有这种较量与冲突。
那天的比赛从早上持续到傍晚。空中还在飞舞的风筝只剩寥寥几只,其中就有阿米尔的。
如愿以偿。阿米尔割断了最后唯一的竞争对手,一只蓝色的风筝。
透过薄薄的暮色,他看到父亲在自家房顶上挥动双臂跳跃,狂呼呐喊。他仰望星空,繁星满天,自己高高飘飞的风筝,是最亮的一颗。
不出意料。哈桑的身影在傍晚的天空下飞驰,像最精明的猎狗奔向猎物。
哈桑的猎物就是那只坠落的蓝色风筝。他要替阿米尔追回来,把它挂在家里的墙上,就像最英勇的猎人把猛兽的毛皮,像勋章一样高傲地挂在墙上一样展览。
“哈桑从未拒绝我任何事情。”这一点,阿米尔从来都知道。
“我宁愿吃泥巴也不骗你。”他带着愤愤的表情说。“真的吗?你会那样做?”他疑惑地看了我一眼:“做什么?”“如果我让你吃泥巴,你会吃吗?”我说。“如果你要求,我会的。”
事实上,哈桑称阿米尔为少爷;就像哈桑的爸爸叫阿米尔的爸爸老爷一样。
他们是主仆,也亲如兄弟。
从出生开始,阿米尔的母亲就死了,哈桑的母亲也跟一个流浪艺人私奔了。同吃着一个奶妈的奶水,一起玩耍,一起长大。
不仅吃着相同的奶,俩人还流着相同的血。哈桑的父亲没有生育能力。哈桑是阿米尔的父亲和自己的奴婢的私生子。
他们真的是兄弟,同父异母。
哈桑对阿米尔,不仅尽到了一个奴仆的忠诚,还尽到了一个兄弟全部的亲情、友情和义气,以及无数次、无边际的牺牲。
因为从小就被贴上了奴仆的标签,这种自我认同深入哈桑的骨髓。
被恶少堵在那条小巷里,遭受到男人最不能容忍的凌辱。他没有反抗。
阿米尔出各种馊主意恶作剧,回到家被父亲打骂。哈桑从来都只知道低头认错,没说过一次“那是阿米尔少爷的主意”。
阿米尔将现金和自己收到的生日礼物藏到他的被子里面,污蔑他偷盗,要赶他出家门。哈桑也没有辩解一句。
哈桑从来没想过要反抗什么,更没有想过为什么要反抗,除非少爷阿米尔有危险。
阿米尔遇到恶棍的挑衅,他挺身而出,以命相搏。
奋力去追那只蓝色风筝,是因为他太明白阿米尔的愿望了。
他明明知道阿米尔看到了自己遭受凌辱,却又若无其事地逃开。他也不忍心戳穿,照样细心地为阿米尔准备早餐。
十几年过去,自己结婚生子,过上了稳定的生活。为了照看阿米尔的老房子,自己和妻子被暴政者当街枪杀。
哈桑的付出和牺牲,从来没有因为时间的流逝,境遇的变化,甚至阿米尔的背叛而终止,直至他死去。
爱的炮灰
这本《追风筝的人》在国内畅销已经十几年。绝大部分读者,都在颂扬这场友谊的伟大,颂扬哈桑的单纯、善良和无私。
“为了你,千千万万遍。”
这句话更是打动了千千万万的人,有的版本甚至直接将它印在了封面上。
[ 这本书中有很多值得收藏的语句,在文末可以看到。]
但我却觉得,颂扬哈桑单纯、善良和无私,本身就是一件很不单纯、很不善良、很自私的一件事。
这样的情景,你是不是非常熟悉:
一对情人,如果在热恋中有一方付出更多,那么在以后的日子里也无法摆脱这样的惯性,一旦曲终人散,受到伤害最深的,也一定是这个人;
一个家庭中,最不受疼爱的孩子,往往是最孝顺的那个。
如果说爱可以衡量,“付出”一定是唯一的量具。有的人往里面装得多,有的人装得少,也有人甘愿牺牲自我。
在爱的关系中,默默奉献的羔羊,似乎都只有一个结局:彻底献身。就像哈桑一样,为了他的阿米尔少爷,被枪杀还要搭上自己的妻儿。
作为旁观者,我们歌颂这种无私和伟大,是因为我们自私。
或有意,或无意,大部人分并不是这种无私与伟大的践行者。
事实上,作为受惠者,面对奉献的羔羊,我们总是表现出这样的逻辑:从最开始的感激,再慢慢到习惯,最后到苛责,甚至连基本的感恩都不复存在。
所以读到哈桑,我第一反应不是歌颂,而是心疼。
在和阿米尔的关系中,哈桑就是爱的炮灰。
我们鼓吹别人去做炮灰,真的很不厚道。
河南有个老农民,靠着一亩薄地和拾荒过活,却要求自己每周捐款15元,帮助困难群众。
整整七年,他没给自己买一件新衣服,没吃过肉。吃饭就是馒头加白开水,睡觉就直接睡地上。汶川地震时,他把自己唯一的棉被也捐了。
无独有偶。
沈阳的赵永久,下岗后在一个商场做保洁员,收入很有限。但他坚持资助贫困大学生,甚至卖掉了唯一的房子,一家三口租住在一个简陋的单间里。
事迹一经报道,微博上炸了锅,“请为这个大爷点赞”“请让这位大爷上热搜”“这才应该是真正的网红”……类似的正能量呼喊铺天盖地。
余年、赵永久两位大爷,伟大吗?太伟大了!
值得我颂扬吗?太值得我们颂扬了!
但要怎么颂扬,就是个很大的问题。是要身体力行,向他们学习;还是要鼓吹让大家为他们点赞,送他们上热搜,捧他们做网红?
很多人选择了后者。
不厚道!
余年也好,赵永久也好,他们本身就是困难群众,是需要帮扶的对象。他们很高尚,但我们鼓吹这种高尚,本身就有些龌龊。
一个人,一个组织,如果一味鼓吹无私奉献,既显得可笑,也不契合实际。如果自己本身还虚伪透顶,那简直就是无耻了。
回到那句打动了无数人的台词:“为了你,千千万万遍。”
我想说:不要。
自私一点吧。
请为你自己千千万万遍,为了别人,九百九十九遍就好。
在我们爱别人的时候,请一定要先爱自己。
你舍生忘死爱着别人的样子,当爱的炮灰的样子,真的让人心疼。
我们爱一个人,纯粹是爱这个人。而不是爱自己在这个人身上的付出、奉献,甚至是牺牲。
被自己在一段感情中的牺牲所绑架,最终失去的必定是整个自己。
有良心和美德的人,才会痛苦
如果你以为阿米尔就是个十恶不赦的恶人,那就大错特错了。
恰恰相反,他是个有良心,有道德,敢于正视自己内心深处黑暗的好人。
在哈桑替他追蓝风筝的那个傍晚,在偏僻的小巷尽头,在三个凶神恶煞的恶棍面前,如果他说自己是因为懦弱才做了逃兵,应该既能得到别人的谅解,也能让自己的灵魂得到些许安宁。
但他偏偏不。
他将自己血淋淋地剥开,将自己的罪恶像展览一样赤裸裸地展示出来。这一展览就是二十多年,饱受煎熬。
为了赢回爸爸,也许哈桑只是必须付出的代价,是我必须宰割的羔羊。这是个公平的代价吗?我还来不及抑止,答案就从意识中冒出来:他只是个哈扎拉人,不是吗?
见到从小巷走出来的哈桑,他首先关心的是,那只蓝风筝是不是完好如初:
时至今日,我无法扯谎说自己当时没有查看风筝是否有什么裂痕。
面对自己的背叛、不堪和龌龊,阿米尔没有逃避,没有狡辩。所以他痛苦。
一个没有良心,没有美德的人,是不会痛苦的。
希特勒不会因为残杀犹太人而后悔,一个渣男不管你怎么骂也不会成为模范丈夫。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大部分时间只存在于剧本和童话里。
坏人永远是坏人。
阿米尔算是个好人吧。至少不是太坏。
只是,简单地用“好”和“坏”来衡量一个人,未免显得肤浅而单薄。
社会不是童话世界,连快意恩仇的江湖都比不上。
它很复杂。
哈桑处处维护阿米尔,为他奉献,为他牺牲。按理来说,阿米尔以后对哈桑好点儿,不就可以了?
人性,从来没有这么简单。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那涌泉之恩,该怎么办?无以为报。
没有良心的人可以选择忘恩负义。一个有良心的人,则只好背上沉重的良心债,直到不堪重负。
这时候,大部分人会有两种选择:一是逃避,二是贬低对方。
哈桑走出小巷,屁股上有一块深褐色的污渍,两腿间的鲜血一直流到脚踝,再滴到地上,染红了洁白的雪。
但阿米尔假装没有看到。他只想知道风筝有没有坏。
后来,他甚至不惜以污蔑的方式把哈桑赶走。
他在极力逃避。
他不是坏,他只是没办法面对哈桑,也没办法面对自己。哈桑有多光辉高大,就会把自己映衬得有多不堪渺小。
当他质疑自己,为了赢得父亲对自己的欣赏,让哈桑付出如此巨大的代价是不是值得时,阿米尔下意识给出了答案:“他只是个哈扎拉人,不是吗?”
哈扎拉人,天生就是下等民族,天生就是做奴仆的种,为主子牺牲尊严,乃至生命,是他们三生有幸……
他在试图贬低对方。
有没有道理,对与错,都已经不重要了。
阿米尔只想假装什么事都没发生,只想把哈桑贬低到尘埃里,踩在脚下。
只有这样,他才能安慰自己:这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
《唐国史补》里有这样一个故事:
岭南节度使李勉,在担任开封尉(监狱长官)的时候,放走了一个被叛死刑的刺客。
死里逃生的刺客辗转到了河北,隐姓埋名做起了丝绸生意。
几年后,李勉路过河北,与这个自己当年放走的囚徒偶遇。
面对救命恩人,囚徒赶紧将李勉请到家里盛情款待,并和妻子商量着要报恩。
“这是我当年的救命恩人,该怎么报答呢?”
“送一千匹绢可以吗?”
“不行。这不足以报答救命之恩。”
“那两千匹够了吗?”
“还是不够。”
然后,妻子给了出人意料的第三个建议:“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杀了他吧。”
曾经的囚徒细细一想,确实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幸亏有奴仆偷偷告密,李勉才躲过一劫。
有时候,恩将仇报的,也未必就是坏人。相反,他们可能是因为太想感恩。
当面对救命之恩,这种无论如何都不足以报答的恩情时,他们感受到的,是不能承受之重。那就干脆杀了他,然后假装什么都不曾发生,在逃避中使内心得到安宁。
俗话说:大恩不言谢,深恩几于仇。
在一段关系中,我之所以反对一方过分付出、奉献和牺牲,就是因为这不仅对自己不公平,也会让对方不堪重负。
哈桑无私奉献,阿米尔并不是不知道感恩,但最后却不得圆满。
把美好的东西毁灭了给人看。这就是悲剧。
救赎与和解
事情发生了就是事实,不会因为逃避而改变,自然内心也无法得到真正的安宁。最多只能在谎言的掩盖下,得到短暂的麻痹。但只要你良心未泯,早晚会被唤醒。
真正能够让自己得到安宁的,只有救赎与和解。
但救赎之路,总是伴随着代价和痛苦。
从一开始,阿米尔就希望能够得到救赎。他渴望哈桑从此不要对自己那么好,希望哈桑可以骂他,打他。为此他不惜去羞辱,挑衅,乃至最后的污蔑。
可惜,哈桑自始至终都是那个单纯、温厚、善良而无私的哈桑。越是如此,留给阿米尔的越是无穷无尽的煎熬。
直到二十六年后,逃难到美国的阿米尔接到一个电话:“这里,有你再次成为好人的路。”
于是,他踏上了阔别二十多年的阿富汗。往日祥和的街道上,如今到处是荷枪实弹的暴徒,从前的大学教授成了又脏又臭的乞丐,烤羊肉的芳香变成了腐尸的气味。
曾经的哈桑,为了在战乱中守护阿米尔少爷一家的老房子,被残暴地当街枪杀。
而阿米尔此行的主要目的,是把哈桑留在阿富汗的儿子带回美国,当自己的儿子养大,让他幸福生活,快乐成长。
这条救赎之路充满了感伤和艰辛,但这恰恰是他需要的。因为承受的痛苦越大,他得到的安慰就越多。
我深信,当时的他甚至渴望死亡。死了才好呢!那样多多少少能够对哈桑有所交代了,至少在阿米尔看来就是这样。
当年凌辱哈桑的恶棍,已经投靠了残暴的塔利班政权。
一个恶棍能够祸害一个人,一条街道;但一个由恶棍组成的政权却能祸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时代。
哈桑的儿子,那个可怜的男孩,正被同一个恶棍肆意蹂躏。当年他们对哈桑做过的,没做过的,都在这个可怜的孩子身上一一施展。
为了救走哈桑的儿子,阿米尔差点被恶棍打死。
鼻子碎了,牙齿掉了,肋骨断了……他却自始至终大笑不止,直到昏死过去。
阿米尔并不是在发疯,也不是在嘲讽,更不是在反抗。他是发自肺腑地大笑,从未有过的轻松与快活。
他等这一天很久了,肉体越痛,他就越觉得畅快。
他终于可以坦荡地面对哈桑了,如果还有机会的话。
“体无完肤,心灵却得到了救赎。”
不止是阿米尔。故事中很多人都走在救赎的路上,除了穷凶极恶的恶棍和至纯至善的哈桑。
哈桑的父亲和阿米尔的父亲,虽是主仆,其实也是一同长大的伙伴和兄弟。但阿米尔的父亲却和哈桑的母亲厮混,并生下了哈桑。
阿米尔的父亲一生也都在煎熬中度过,一边尽量弥补对哈桑的爱,一边尽可能帮助其他人,他希望在公益的善行中获得安慰和救赎。
我们也一样。
大多数人既没有那么恶,也没有那么善,而是有着七情六欲的普通人。
活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是孤岛,都要面对复杂的世界。
这个世界太嘈杂了!逃无可逃,避无可避,不得不去面对他人,面对自己;面对过去,面对现在,面对未来。
我们在所难免会做错一些事,会对不起一些人,又没办法彻底没心没肺,空留下遗憾和悔恨。
要想轻松生活下去,就不得不学会救赎与和解。
就像阿米尔最终回到千疮百孔的阿富汗,体无完肤,心却已痊愈。
救赎,未必真的是完全对等的交换与回报。
救赎是放下,是和解,是从此能够坦然面对,不执着过去,不畏惧将来的生活态度。
✎✎✎
高明的哲学家和负责任的保安都习惯黄金三问: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要到哪里去?
其实,前两个问题,我们都无法自主。唯独要到哪里去,我们可以自主一半。
虽然最终殊途同归,死亡在所难免是共同的归宿,但至少我们可以决定如何走完这一段路。
仔细体味,如果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在不断做减法,那就说明差不多活明白了。
生活这条路越往前走,值得我们执著的东西就越少。
有些东西放下了,有些事情算了,最终就剩下三个问题:怎样和别人相处,怎样和世界相处,怎样和自己相处。
如果你足够洒脱,还可以省略到只剩最后一个问题:怎样和自己相处。
而好好爱自己,是唯一和自己相处的正确方式。
真的。这个世界上,你最首先,最应该好好爱的,就是你自己。这也一定是那些真正在乎你的人所期望的。
唯独这样,将来和这个世界告别的时候,你才会多一些淡然,少一些遗憾。
来,让我们再次回到那句感动千万人的台词:“为了你,千千万万遍。”
来,让我们再次强调:不,为了你自己,千千万万遍;为了别人,九千九百九十九遍就好。
来,让我们再次默念:别做爱的炮灰。你舍身忘死爱着别人的样子,看了叫人心疼。
主笔 | 沐心 编辑 | 黑羊
图源 | 《追风筝的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