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之狐假虎威(成语故事之)

出自《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战国时期,齐宣王想学齐桓公那样做霸主,他向孟子请教如何才能做上霸王。孟子告诉他要用仁义道德的力量统一天下。

成语故事之狐假虎威(成语故事之)(1)

孟子劝说齐宣王

宣王问:“怎样的仁义道德才能统一天下呢?”

孟子回答说:“对百姓有仁爱之心,体察民情,百姓生活安定了。这样百姓都拥护你,天下就能统一。”

宣王又问:“你说的这些我能做到吗?”

孟子知道齐宣王的治国主张是倾向通过武力实现霸业,对儒家用仁义道德统一天下的主张并不感兴趣。于是,对宣王说:“现在不是能不能的事,而是您愿干不愿干的事。比如,假如有个人向大王禀告说:‘我的力气足以举起三千斤的东西,却举不起一片羽毛;我的视力足以看清秋天野兽毫毛的尖端,却看不见一车子的柴禾。’大王会相信这话吗?”

宣王说:“不会。”

孟子又问:“听说大王您曾经不忍心杀一条吓得发抖的牛。大王的恩惠足以施行到禽兽身上了,而功德却体现不到百姓身上,是什么原因呢?显然,一片羽毛举不起来,是因为不肯用力气;一车的柴禾看不见,是因为不肯用目力;百姓不被您爱抚,是因为不肯施恩德啊。所以大王未能做到用仁德统一天下,是不去做,而不是不能做啊。”

“明察秋毫”的意思是能敏锐地看见极微小的事物。形容目光锐利,不受欺骗。秋毫:鸟兽在秋天新长出来的细毛,比喻极微小的东西。

成语故事之狐假虎威(成语故事之)(2)

每天一个成语故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