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鹦鹉历险记大全 红蜻蜓虎皮鹦鹉历险记

兰州晨报·少儿周刊·红蜻蜓,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小鹦鹉历险记大全 红蜻蜓虎皮鹦鹉历险记?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小鹦鹉历险记大全 红蜻蜓虎皮鹦鹉历险记

小鹦鹉历险记大全 红蜻蜓虎皮鹦鹉历险记

兰州晨报·少儿周刊·红蜻蜓

虎皮鹦鹉历险记

畅家巷小学五年级五班 李依燃

我是一只黄色的虎皮鹦鹉,主人给我起了个好听的名字:烨露。我有一个坚硬又灵活的弯钩嘴,一对灵巧、善于攀爬的爪子,还有一对覆盖着厚厚黄色羽毛的翅膀。我的主人是一个可爱的小姑娘,她每天帮我换干净的水和谷子,陪我玩耍。在我的鸟笼旁边,有一个灰色的小东西,每天早上都会发出声音,有时候是“你好”,有时候是“再见”,有时候是听不懂的一串数字。我虽听不懂,但时间久了我都能说出来了。

我有一个小秘密,当主人不在的时候,我总是用灵巧的嘴巴,轻轻往上一推,偷偷地打开食盒上面的盖子,从笼里跑出来。有时候愉快地唱着歌,在房间里飞来飞去;有时候趴着窗口,看看外面的风景。房间门一响,我就匆忙飞回笼子里,关上盖子,装作一直在鸟笼里的样子。小主人一直没发现我的秘密。

有一天,我又跑出鸟笼,独自在房间玩耍。我看到窗户是开着的,窗纱也没关上,几只鸽子在外面飞,我想和鸽子打个招呼,匆忙中从窗口飞了出去。结果鸽子飞得太快了,我拼命追,用自己的小翅膀使劲扑闪,也没追到鸽子。等我回头一看,发现自己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这里有郁郁葱葱的大树,色彩绚丽的花朵,但是就是没有熟悉的家。天哪!我一定是迷路了!我无助地到处飞,想要找到小主人。看我像没头苍蝇一样乱飞,旁边的麻雀问我:“小鹦鹉,你在做什么?”我悲伤地看着他:“我从主人家跑出来,现在找不到回去的路了。”小麻雀用小翅膀拍拍自己的胸脯:“你的主人什么样呢?我的伙伴可多了,我们帮你一起去找!”我给小麻雀讲了小主人的模样,小麻雀立即去找他的伙伴帮忙。正当我焦虑不安的时候,我感觉旁边有一阵冷风吹过。我转头去看,发现一只全身脏兮兮的野猫在旁边爬,离我越来越近。野猫的眼睛发着惨绿的光,嘴巴里低沉而凶狠地说:“是一只胖胖的鹦鹉啊,你是来做我的晚餐的吗?”野猫一个饿虎扑食向我扑来,我吓得赶紧飞起来。不好,野猫也跳了起来,用尖利的爪子抓到了我的尾巴,我用坚硬的嘴巴使劲去啄野猫的眼睛,野猫一疼,松开了我的尾巴,但我引以为傲的尾巴羽毛也掉了好几根。我赶紧扑闪翅膀,尽力往高飞,野猫跳着抓了好几次也没抓到我。我迅速飞到了高高的大树上,野猫找不到我,沮丧地跑开了。天越来越黑了,我不知道小主人见不到我会不会很担心。这时候,我看到了一个跟小主人很像的小姑娘,她拿着一个小盒子,正在和小盒子说话。我的小主人也经常这样啊,我飞到小姑娘身边,用小主人经常给我教的数字说“1390931××××”,小姑娘惊讶地看着我,跑去给妈妈说我讲的数字。她妈妈用小盒子拨通了数字,小主人的声音从小盒子里传了出来。没过多久,我的小主人就出现在了我的面前,原来这个数字是有魔法的啊!主人带我回家了,旁边的小麻雀喳喳叫着:“你真是一只聪明的小鹦鹉!”

我又回到了我心爱的家里,小主人用温暖的手抚摸着我。虽然这是一次惊险的旅程,但我非常开心。

老师点评

小作者以小动物的口吻进行自述,形式新颖,构思巧妙。记叙了鹦鹉一次独特的经历,既写出了鹦鹉的特点,字里行间又让人感觉动物是有感情的,它们是人类最好的朋友!故事情节生动有趣,吸引读者有读下去的愿望。主题突出,是一篇不错的文章!

泡茶的乐趣

兰州实验小学五年级二班 邓涵瑜

我有许多兴趣爱好:看书、骑自行车、游泳……在兴趣爱好里面,我觉得乐趣最多的就是泡茶。每年放寒暑假或小长假时,妈妈常常都会带我去“佩琳小屋”学习茶道。

佩琳小屋是一位名叫杨佩琳的老师开办的,她从事茶艺工作几十年,有丰富的茶学经验!我便慕名而来,开启了我的学茶之旅。

有一次,杨老师带我们去敦煌进行研学之旅,把茶香带到了冬天的鸣沙山。这是我第一次在沙漠中行茶,心中充满了期待。

冬天的鸣沙山真是美极了。瑟瑟寒风之下,鸣沙山山脊挺阔,宛如刀刃,一道道沙脊波状起伏,明暗相间,层次分明。我们在月牙泉边的芦苇旁布置好了茶席。

开始泡茶了,我深深呼吸,稳定心神,全神贯注地注视着茶器,随着古典悠扬的古琴声,我轻轻提起茶壶向盖碗里注水。我能感觉到水柱的粗细,如同飞泻而下的瀑布,热气氤氲弥漫在我眼前,这是泡好一泡茶的根本所在。水柱在茶碗里翻腾,卷起杯底的茶叶,这一刻,我觉得刚才还在沉睡的茶叶被彻底唤醒了,它们像小精灵一般,开始旋转、舒展、起伏,那淡淡馥郁的茶香,瞬时将我包围,直入我的心脾。感受着凉凉的风,伴随着古琴的叮咚声,我将澄清的茶水倒入公道杯里,手捧着茶杯,那股浓浓的茶香在口中化开,缓缓地流入我的胃中,顿时感觉到一股暖意。

茶泡完了,我还沉浸在刚才的“梦境”中,人就是画中的我,我就在画中行。

突然,我明白了泡茶的乐趣,便是用心去泡每一次茶,内心笃定,神定气闲,妈妈说:“这是一场心与茶的约会。”当你静下心去泡好每一泡茶便可以体会到泡茶的无穷乐趣。

核桃树

民主西路小学四年级一班 姚文浩

在我家楼下花园东侧有一棵核桃树,枝叶茂密,每到夏秋之际树上挂满核桃,我们院里的大人小孩都有幸能品尝到最新鲜的核桃,这是我对采摘最真实的体验,所以我很喜欢这棵能结硕果的大树,每天下楼时都会看看它。今年秋天,当它结束了又一季的“丰收”后,我开始注意它如何准备过冬的“减负”过程。

这棵核桃树的树冠像一把撑开的大伞。“十一”过后,天气渐渐变凉树枝上有些绿叶开始渐渐泛黄,核桃树的叶子约有巴掌大小,形状像扇子,泛黄的叶子大多集中在晒不到太阳的阴暗处,尤其是树冠最下层叶片浓密处,是黄叶出现最多的地方。

过了三四天,核桃树树冠最下层的黄叶有些已经掉落,原本枝叶茂盛的枝干看上去稀疏了,落叶呈枯黄色或深褐色;树冠中部的叶片颜色此时也开始由绿变成黄绿色。枝干上从黄绿色彻底“换装”成黄色的叶片也比原先增加了两三成。为什么到秋季大多树木的叶片就会由绿变黄呢?我翻阅书籍得知,树叶在秋天变黄主要是因为秋天的阳光不如夏天强烈,吸收光照减少的树叶,渐渐无法正常地给予树干因光合作用而产生的能量,这样树干也就没有那么多养分输给叶片,让它继续健康成长,叶片缺少了养分自然渐渐枯黄、脱落。树干此时只能储存有限的一些能量,为了应对寒冷冬季的到来,落叶也就是树为了过冬而采取的“减负”工作。

又过了四天,此时已是接近霜降的深秋时节,随着气温骤降,在一夜风雨后,核桃树的叶子已落了一多半,这时只有最顶端的少许叶片还没有全部变黄,依依不舍地与树枝相伴,树冠下部都变成了光秃秃的枯树枝。

伴随着冬天脚步越来越近,核桃树的叶子会无一幸免地凋零,为来年的枝繁叶茂储备能量。

小乌龟

静宁路小学三年级一班 刘柏江

我养过很多小动物,但是最喜欢的,还是要数小乌龟了。

小乌龟披着圆圆的盔甲,上面印着六角形图案;头总是一伸一缩的,看起来就很调皮;四肢很短,爪子就像扇子一样,走起路来大摇大摆的,神气十足。

小乌龟的性格很温顺。每天放学回家,我第一件事就是喂小乌龟。一见到我,它就知道有好吃的了,便立刻高兴地向我游过来,津津有味地吃起来,还不时在水里给我表演一个漂亮的“后空翻”。这时,如果有其他人靠近,它便立刻安静下来,眼睛直视着你,像是在说:“我很乖的,你可不能抢我的好吃的。”

这个情景,就像我们上课时一样。当老师不在的时候,我们总是叽叽喳喳、吵吵闹闹,在教室里跑来跑去;老师一来,我们便飞快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装作自己很听话的样子。

等小乌龟吃完了,如果你还站在它旁边,它便抬头看着你,好像在说:“小主人,我已经吃饱了,要去睡觉了,你也快去做作业吧。”每当这个时候,我觉得它简直就是一只“小馋猫”。

看,这就是我那既可爱又淘气的小乌龟。怎么样,你们是不是也很喜欢它呢!

我爱秋天

畅家巷小学二年级二班 李俊楠

我爱鸟语花香的春天,也爱骄阳似火的夏天和漫天飞雪的冬天,但是,我最爱的还是绚丽多彩的秋天!

秋天到了,你瞧,果园里累累硕果,红彤彤的苹果、金灿灿的梨挂满了枝头,一串串的葡萄像玛瑙一样晶莹剔透,石榴也熟了,它咧开嘴笑着,好像在说:“秋天来了,我终于可以跑进人们的手掌心了。”

秋天,百花都已经谢了,这时正是菊花争艳的时候,红的似火、白的似雪、粉的似霞、黄的似金,在绿叶的衬托下,显得格外娇美。菊花不仅绚丽多彩,而且千姿百态,有的刚开出几片花瓣,含苞欲放;有的露出了灿烂的笑脸,花瓣像小姑娘的卷发一样抱成一团。

一阵秋风吹过,空气格外清新,并带着一丝丝凉意,吹落的树叶像小蝴蝶一样在空中翩翩飞舞,有红的、黄的、半黄半绿的,地上的落叶越来越多,像给大地铺上了一层厚厚的“地毯”,踩在上面发出“沙沙”的响声。

仰望天空,一群大雁排着“人”字形的队伍往南飞去,林子里的小松鼠们正忙碌着寻找松果,准备过冬的粮食,青蛙开始挖洞,建好新家后准备美美地睡上一觉。

这就是我最喜欢的丰收而有趣的秋天。

知识点

夸张手法的运用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李白·《蜀道难》)、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毛泽东·《七律·长征》)……这些耳熟能详的诗句,我们都知道应用了浪漫的夸张手法,表达了强烈的情感,引起人丰富的联想。

什么是夸张呢?夸张,是为了某种表达效果的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等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的修辞手法,也叫夸饰或铺张。指为了启发读者或听者的想象力和加强所说的话的力量,用夸大的词语来形容事物。夸张基本有三类:

一、扩大夸张。故意把事物说得“大、多、高、深、强”等的夸张形式。例如: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二、缩小夸张。故意把客观事实说得“小、少、低、浅、弱”等的夸张手法。例如:乌蒙磅礴走泥丸。

三、超前夸张。用一件事物将来的将来可能出现的结果来形容这种事物现在的状态,或把一件事物将来的状态提到现在的状态之前的夸张手法。例如,农民们都说:“看见这样翠绿的麦田,就都嗅出白面包子的香气来了。” “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曹雪芹《红楼梦》)

那么,诗文中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呢?通过上述举例我们就可以感知,夸张可以更鲜明地表达作者对事物的情感和态度,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烘托气氛,增强诗文的感染力和语言的生动性。

夸张手法的应用可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和语言的生动,却也不可乱用。运用时须得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夸张不是浮夸,必须合乎情理,不能脱离生活的基础和依据。

第二,夸张和真实要有一定的距离。否则就分不清是在说事实还是在夸张。

第三,夸张要注意应用的场合。报告,科技说明文,说理文章等文体,不宜使用夸张的修辞,以免歪曲事实。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