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加快发展二十条措施(民营企业这十年)

来源:【常州日报-常州网】

“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是制造业转型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实现动能转化的重要引擎。十年前,常州市武进区牛塘镇一批极具前瞻性的民营企业家提前布局,抓住机遇抢跑“新赛道”,推动企业实行智能化改造。如今,在数字化经济浪潮下,民营企业推动“智改数转”不再是一道选择题,而是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必修课。

民营企业加快发展二十条措施(民营企业这十年)(1)

截至目前,牛塘镇已创成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1家、省四星级上云企业1家、省级工业信息安全防护星级企业1家、市工业设计中心4家、市创新型中小企业43家、市级智能车间1家。

走进常州康普瑞汽车空调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14条自动化智能生产线正有序运转。工业机器人举起手臂,“娴熟”地抓取生产零部件;“智能工厂”信息化平台上,各类生产信息实时更新。2015年,康普瑞启动智能化改造,打造智能工厂,同步上线了管理ERP、制造MES、仓库WMS等系统,从客户接单到计划排产,从采购到仓储物流,从生产到交付,实现全流程信息化管理,产品交付周期缩短了50%。

民营企业加快发展二十条措施(民营企业这十年)(2)

从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到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康普瑞在智能工厂助推下,创造出亩均产值超2000万元的亮眼成绩。“今年已经研发70多款新品,争取2024年压缩机生产量突破220万台。”董事长马炳新说。

“十年前,员工将近200人,但是年产值只有现在的四分之一。”常州市钧达轴承有限公司也在改变中尝到了甜头。设备换芯、生产换线、机器换人、数据上云……在钧达轴承生产车间大屏上,从上料到装配的每一道工序、涉及的每一台设备都一目了然。2012年起,钧达轴承启动智能化改造项目,陆续引入ERP和MES系统,将车间的40多台数控车床和20多台加工中心连接起来。“设备连线、车间联网,‘信息孤岛’不复存在,用工成本大幅降低,生产效率和产品良率得以不断攀升。”总经理张培说。

民营企业加快发展二十条措施(民营企业这十年)(3)

找准新赛道,“小棉花”走进千家万户。2017年,常州群达纺织原料有限公司注册“全棉乐家”商标,全棉乐家科技(江苏)有限公司随之成立。2018年,全棉乐家水刺非织造布项目被列为市重点项目,引进德国全套先进水刺无纺布生产线,打造10万级洁净车间。“一条产线一天可生产基布20吨,从原棉到成布仅用时5分钟,省去了传统的纺纱、织布环节,不仅缩短了工时,还大量节约了能耗、人工。”全棉乐家科技(江苏)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程小娜介绍。如今,全棉乐家已经成为国内全棉水刺无纺布行业全产业链排名第二的企业,去年销售额近4亿元。

新常态下谋求新发展,牛塘镇奋勇前行。在前进的脚步中,牛塘镇的民营企业家们要速度,更重质量;看总量,更重水平;求全面,更重突破。如今,越来越多的制造业民营企业加入到推进“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的队列中,培育发展新动能。接下来,牛塘镇将把现有的工业园区转型升级成智慧化园区,为企业打造智能车间奠定基础;利用孵化器园区培育优质企业,招引更多中小企业“智能化转型”服务商。(张可馨)

本文来自【常州日报-常州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