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学的最高境界便是致良知(心学心理学如何致良知)
“致良知”是王阳明心学的终极版本,是对“心即理”和“知行合一”的补充和完善,下面就与大家简单谈一下这最后的核心观点。
这里“致”是达到的意思,“良知”是之前讲到的内心最根本的真理,圣人之所以为圣,就是因为他们在方方面面都达到了内心本源的至善,我们大部分人虽然穷其一生都到不了这个境界,但是可以向着这个方向去努力。中国传统文化中与哲学思想相关的内容对于普通人来说比较遥远,但是心学讲求大道至简,特别是其核心三要素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具体总结性论述将在下一篇中分享。回到“致良知”,那么究竟要怎么做呢?
一、补充“心即理”。想要致良知,那得先知道良知在哪里,心学讲良知当然就在我们心中,这个东西如何去感知到呢?之前已经讲过了“去人欲”,要去掉过度的欲望和情绪,然后自然而然就能领会到道理了,所以“去人欲”就是“致良知”对于“心即理”的补充。
二、完善“知行合一”。道理知道以后,关键就是要去付诸行动,这一点就有很多人都做不到了,说来惭愧,笔者也会有范“懒癌”的时候,但是正在努力改正。那么在这一点上致良知要如何完善?举个例子,比如锻炼身体,人人都知道其重要性,也都知道要坚持下来(1年以上)才有成效,但是能做到的人就没多少了,如果真能数年如一日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那就是“知行合一”。然而另一方面,我们多数人所知道的锻炼身体的方式无非那么几种,但是对于运动频率、季节调整、饮食补充是不清楚的,而不科学地运动将会对身体造成损伤。那如何解决呢?大家应该都能想到找正规教练或者到网上查阅,现在有很多APP也是不错的,换言之就是通过学习把一件事情做得更加有效科学。所以“致良知”对于“知行合一”的完善在于“学习”。
心理学中虽然提到过“学习”,但是更多的是各种学习模型,注重理论但实用性并不强,王阳明也只是讲过要脚踏实地地学习。至于学习的方法,纷繁复杂,个人认为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而如何去找,目前也确实给不出很好的建议,多尝试、多归纳吧!
“致良知”这个事情说实在的,能在某一点做到就已经非常了不起了,毕竟这是心学的最高境界,大家知道有这回事就可以了,个人目前对此的理解就是在“心即理”和“知行合一”的基础上加入“去人欲”和“学习”。笔者之前对心学的理解会经常运用心理学的知识,但是这个“致良知”确实还未找到与之对应的较科学的理论,欢迎朋友们补充指点。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