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对道德观念越来越淡了(为什么我们越谈道德)

《道德经》有一段这样的论述: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天下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老子总结是说,

天下人都知道一种美的形式,然后你去模仿它来作为自己的美的定义,是恶心人的;

天下人都知道一种善的形式,然后你照着这个模板去行善,是不善良的。

因为这是一种对共性的投机,而善、美都是个性化的特征,不应拘泥于某种形式逻辑,任何形式都是一种机械的做人模板,那是机器的行为模式,而人是活物,随着成长经历而不断变化的,不固定的。

这种应试型做人,是婴儿适应环境而做的生存妥协,或本能的欲望渴望的贪婪。方式是“模仿”,目的是名或利。她并不是她自己,只是刻意要选择这种扮相,以求得集体认同,但是,越如此越得不到认同,原因就是天下人都知道。

集体就是一个市场,以人品市场论,不论什么形式的善、美,当市场供应远远超过需求时候,就会变得“廉价”,且不论这种样板戏式的僵化角色定位是否有问题,单从宣传这个角度来说,就会造成审美、审善的疲劳,而自然客观的真实情况是“每个个体都原本是独一无二的”,也就意味着很多人都是“刻意”伪装的“样子货”,婴儿就会极端的排斥这种共性灌输,而从内心上建立一个条件反射公式“善、美==假”,便会集体冲向另一个极端恶俗的成王败寇游戏化的逻辑,将自己与动物认同,放弃人类的所有灵魂特征,唯利是图,趋利避害,如草履虫一样。

造假的结果是把真正信仰善、美的人的价值彻底淹没,因为无利可图且不为集体接纳,以“装逼”来打击羞辱,换取集体庸俗化的尊卑安全感。于是,要么庸俗,要么孤独。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当作如是观。

所以,道讲“无为”,佛讲“随缘”,现代话语讲“客观”,一切“有为”(也就是强加了个人喜好厌恶的善美道德观)的法,都会形成泡沫,如群众运动一样,来匆匆去匆匆,最终什么也留不住、剩不下,是取死之道。

真实的人并不完美,而完美的人一定不真实。

当你不是真实的你,但扮演的很完美,而被别人喜欢或不喜欢上了,毫无意义,因为别人产生感受的是你扮演的角色,而不是真实的你。倘若因此而爱上你,再到最后长期相处,带久的面具就会吞噬你的本真,因为你的婚姻依赖于面具,就会害怕万一面具暴露了或年老色衰了,会不会就会因此而被“失宠”,毕竟表象这种东西只有假的能长久,很遗憾,人的身体是真的会衰老的,不以任何人的主观意志而改变,不管给自己身体贴上“总统夫人”还是“村妇”的标签,都一样会老的。

以色侍人,色衰而弛,男人又会去找当年和你一样如花似玉的,二十多岁,有身材的女体,讨来奶吃,男娃娃的审美是很动物化的,他们专一于“新鲜的食物”,事实上,在他们“得到”女体的那一刻起,就开始丧失了对女体的兴奋感,肉体上的情欲很短暂,这也不是人能长期维持关系的原因,所以人类才苦苦寻找灵魂吸引力的爱情,虽然那并不如抢女体食物那样简单,高效率。但是,人类为的是寻求一种彻底的安全感,这种安全感来自于三观契合,或叫“知己”。

当道德带有功利色彩时,就不再是道德了,故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便是避免道德被虚化,“无为”便是“帮理不帮亲”,便是客观、纯粹,将矛盾最小化,实践自己的信仰,让人心服口服,而不是夸夸其谈的说而自己不做。就像中国式父母不讲理的双重标准,用打骂的脾气发泄来掩饰自己的无知和理屈词穷,死不认错,好面子到变态的程度,那是因为他们也是没长大的小孩,经历了恐怖的饥荒年代,所以才会唯利是图,毫无人性,忙着生存斗争,来不及思想。

当然《道德经》不是全部有道理的,本质上还是小农社会的狭隘格局,这种狭隘是造成其自卑心态的根源,也会导致生计恐慌和经济的崩溃。

法,一定是客观、明确、中立的,普遍适用每个人的社会公共秩序;而道德是以法为底线的前提下的个性自由,是人的私生活隐私。

完美与真实,我宁愿选择真实,现代人如果还有巨婴娃娃皇帝的小农狭隘思想,我会感觉很不可思议,就像参观一个穿越到现代的古代人那么稀奇,应该供起来放在博物馆当“活体标本”。

中国的父母,缺乏教育,却好为人师的教育人,人贵有自知之明,她们没有,为啥没有呢?互相为什么我们越谈道德,人越不道德?吹牛逼捧人漂亮话,听不到真话,如何能自知?

为什么对道德观念越来越淡了(为什么我们越谈道德)(1)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