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有名的民国公馆(重庆北碚区灏崎公馆)

抗战时期,重庆北碚成为了文人名家们的聚集地,交往次数多了,友情也就萌芽生长了。在颠沛流离的岁月里,有两个人有幸结识,成为至交,更属难得。著名地质学家翁文颢和著名实业家孙越崎便是这样的知己好友。

重庆有名的民国公馆(重庆北碚区灏崎公馆)(1)

翁文灏在抗日战争开始的时候来到了重庆,将家安在了北碚金刚碑旁的缙村,在这个不染外界烟火的僻壤,历经无数个白天挖掘,夜晚挑灯自修的日子,翁文灏最终发现了“北京猿人”头骨存在的证据。

重庆有名的民国公馆(重庆北碚区灏崎公馆)(2)

与此同时,卢作孚指挥的“敦刻尔克大撤退”将孙越崎的中福公司带到了北碚。1938年,在时任国民政府行政院长翁文灏的支持下,天府煤矿和中福公司进行合作,成立了“天府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新天府煤矿成为抗战后方最大的煤矿,孙越崎也被人称赞为抗战大后方的“煤炭大王”。

重庆有名的民国公馆(重庆北碚区灏崎公馆)(3)

翁文灏与孙越崎在这片土地上相遇,因从事工作相同,两人聊天十分投缘,为了方便,便将住处也安置在了一起。

重庆有名的民国公馆(重庆北碚区灏崎公馆)(4)

留在北碚七年,两人共住在同一个公馆——灏崎公馆,公馆内设有两栋复式小楼,每楼盖有两层,黑白相间的建筑上都摆着花盆。修葺后的公馆,既保留了原馆的古朴典雅,又融入当代建筑风格,别具一新。有着历史痕迹的就是门口的参天大树和老朽的葡萄架,向来往的人们叙说着过去。

重庆有名的民国公馆(重庆北碚区灏崎公馆)(5)

但是初入公馆,看不到他们居住过的小楼。目力所及,只有一路前行延伸的长梯。水泥浇筑的台阶光滑整洁,却已然不复当年青阶的模样。阶梯左侧,潺潺的流水顺着地势流下来。两旁的长凳,供来往的人停留歇息。山中最不缺花草清风,环境静谧幽雅,让人怡然自得。

重庆有名的民国公馆(重庆北碚区灏崎公馆)(6)

庭院,长椅,藤蔓,尽管经过时间的浸润,依然能看到公馆当年的优雅宁静。唯一能证明正处在战争年代的标志就是这个南北防空洞,为了防备敌机轰炸,国民政府派人开凿防空洞,并在洞中凿洞,作为纪要文件存放之处。于战乱年代遇一知己,也是人生难得的快事。

来源:公众号碚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