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面种类排名(永不消逝的方便面)

方便面种类排名(永不消逝的方便面)(1)

生活百味

人生一面

1991 年,内蒙古开往北京的绿皮火车上,一名魏姓商人泡了一碗他从台湾省带来的面。

他是从台湾省来大陆创业的台商,背负着家族的期望,但他却已经快把 4000 万人民币的启动资金亏光。

而这碗面,给了他灵感。

4 年之后,他的方便面年产 60 亿包。

这种味道香浓而又制作迅速的食品,随着中国兴旺的商业和建筑活动而崛起,彭博社的记者曾在报道里说 “ 建筑工地上随处可见的方便面碗,有如地面上高耸的起重机一样多 ”。

现在,中国的方便面年销 400 亿包以上,说中国是方便面帝国也毫不为过。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中国的方便面。

1964 年,北京食品总厂第一次在中国做出了 “ 方便面 ”,可惜他的方便面是为了充分利用边角料,用鸭油来炸面饼。

这种方便面的味道已经不得而知,但用人民日报的话来讲就是 “ 有一种怪味,很快就消失了 ”。

1970 年,上海益民食品四厂用高压蒸面 油炸的方式,做出了中国第一包真正意义上的方便面 —— 鸡蛋方便面,一年就卖了 200 万袋。

方便面种类排名(永不消逝的方便面)(2)

益民食品厂的来头很大,国民级糖果 “ 大白兔奶糖 ”,也出自他们之手。

这个方便面后来有了品牌,叫 “ 快乐 ” 方便面。

方便面种类排名(永不消逝的方便面)(3)

可惜,并不是每个开拓者都能成为行业巨头,与日本也是世界第一包方便面的开拓者 “ 日清 ” 不同,快乐牌方便面很快就随着时间消散了。

但方便面这个东西,开始逐渐被中国人认识到。

离上海很近的杭州,闻到了商机。

杭州面粉厂也开始制作方便面,并且在全杭的供销社以及摊位铺货,等到了 1983 年,他们的方便面年销 90 吨。

1984 年,杭州面粉厂上线了由广东、上海、天津粮油机械工厂联合设计制成的方便面成套设备,每班生产 3 万包方便面,一天赶三班,方便面都不够卖。

方便面种类排名(永不消逝的方便面)(4)

杭州面粉厂只是方便面浪潮中的一份子,在更南端的珠海,华丰食品公司被成立,产出了那个年代的人都吃过的 “ 三鲜伊面 ”。

方便面种类排名(永不消逝的方便面)(5)

而在北方,河南漯河南街村生产出了同样是国民回忆的 “ 北京麻辣方便面 ”。

你可能会好奇,为啥河南产的方便面,要叫北京方便面?

因为当年南街村是卖面粉的,他跟北京劲松糕点厂合伙生产糕点,后来发现方便面有搞头,就去做了方便面。

当时 “ 北京 ” 两个字在中国人心里是至高无上的存在,人们会觉得带上北京俩字儿一定是好东西。

所以南街村取了个巧,借用劲松糕点厂带的名号,给自己的方便面挂上了 “ 北京 ” 的招牌。

上面这几家方便面厂,是那个时代方便面的主力输出,并且都是生意火的不行,越做越好。

尤其是杭州面粉厂的 “ 双峰 ” 方便面,当时都是凭票供应的,买方便面要排很长的队,如果来晚了,就要再等两天厂里出新货才能买到。

就这个火爆程度,他们还要额外加班生产满足向浙江省外供货的需求。

我是东北人,来杭州之后我一直有一个疑问,为什么老杭州一代的人都管方便面叫 “ 快餐面 ” ?

直到我找到了 “ 双峰 ” 的包装袋,我才知道为什么 ↓

方便面种类排名(永不消逝的方便面)(6)

因为他们在杭州第一次见到方便面的时候,这玩意儿就叫快餐面,是刻到骨子里的叫法

随着杭州双峰方便面越卖越好,到了 1985 年的时候,他们斥巨资从日本进口了更先进的生产线扩产,等到 80 年代末,他们还引入日资合资建厂,准备大干一场。

但他们没想到的是,如日中天的他们,即将被干死。。。

1991 年,一个叫魏应州的台商正在绿皮火车上发愁。

他从家里揣了大约 4000 万人民币的资金来大陆发展,在老家他有个祖传的油厂,所以来这边就也想发展老本行,做食用油生意,名字叫 “ 顶好 ”,还花钱去央视打了广告,广告语是 “ 顶好食用油,顶有面子 ”。

但是过去三四年的经历,让他过得 “ 顶 ” 难受,自己的油不太卖得动,带来的钱都快赔光了。

其实他亏钱的原因很简单,他的 “ 顶好 ” 食用油主打高端,当时政府补贴的食用油价是 8 毛,他可倒好,卖 2 块。。。

方便面种类排名(永不消逝的方便面)(7)

魏应州可能对面子问题多少有点误解,老百姓真要是想有面子,都攒钱买大哥大和 BB 机然后别在腰上使劲炫了,花一倍还多的加钱买炒菜用的油能有啥面子?

眼看着自己生意翻不了盘,他越想越难受,想着先吃饱肚子,就泡了一包从老家台湾省带来的方便面。

这一泡不要紧,引来了火车上群众的围观。

原因很简单,方便面大家都已经见过了,但是没见过这么香的方便面。

魏应州仔细研究了一下才知道,大陆的华丰、北京麻辣、双峰这类方便面,都是一个面饼配一包调料的配置,料包里面是盐、辣椒粉、胡椒粉、味精之类。

这样的方便面吧,泡出来之后清汤寡水的,倒也说不上难吃,但顶多是个充饥的工具。

而像他正在吃的这种好吃的方便面,国内没人生产,国内也有卖的但都是进口的,一包至少 5 块钱,贵一点的能卖到 10 块。

他当时就觉得这是个空白市场,马上准备筹钱做方便面。

在筹划期间,他想了很多。

比如选址,他决定最先去天津建厂,首先天津当时有地方经济扶持,其次天津在华北,面类食品在北方比南方更有受众基础。

口味方面,他选择了红烧牛肉,因为当时猪肉是稀罕东西,牛肉就更不得了了,如果方便面是红烧牛肉味的,那必然甩开只是给粉包加了点小虾米的普通方便面好几条街。

最后是名字,他也想了很多。

他希望自己的方便面给人一种 “ 健康 ” 、“ 专业 ” 的感觉。

在当时,“ 师傅 ” 俩字儿是个很厉害的尊称,代表有经验,所以他决定用 “ 健康 ” 和 “ 师傅 ” 俩字儿拼出来个名字。

当然了这总不能叫 “ 健师傅 ” 吧,听起挺贱的,所以最后起名 “ 康师傅 ”。

方便面种类排名(永不消逝的方便面)(8)

康师傅生产的方便面,跟当时大陆其他方面面有个很大的区别,就是有个 “ 酱包 ”。

这个酱包,让方便面有了浓厚牛肉味的汤,在电视上打了广告之后瞬间卖爆。

到这里我们就不得不提一下康师傅牛肉面到底有没有牛这个事儿了,因为总有人开玩笑说 “ 康师傅厂房的牛都只受了皮外伤 ”。

我仔细找了一下,红烧牛肉面里的牛,大部分都用在酱包里了。

虽然没有实际的配方,但我找到了酱包类似的工艺。

方便面种类排名(永不消逝的方便面)(9)

他们是把牛肉搅碎成泥,再加酶制剂酶解后煮汤,最后把汤用减压蒸发法浓缩。

通俗点来讲就是把肉给炖化到汤里,用我们东北话来讲就是 “ 炖顺汤喽 ”。

所以红烧牛肉面里还是有牛的,虽然也不会很多,但也没大家想象中那么少。

总之酱包这一手,让康师傅瞬间崛起,据说一度抢占了 90% 的方便面市场,这个数字源自一个很老的报道,现在已经无法考证,但从口味上来讲,原来的方便面的确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在天津稳固之后,康师傅开始向南方发展,先后在广州和杭州建了厂,这可让我们前面说的双峰方便面倒大霉了。

康师傅在杭州量产之后,标价比双峰方便面便宜一毛钱。

本来康师傅口味就更好,价格还比双峰便宜,没过两年双峰就停产了,之前注资的日资也撤资跑路了,厂子就此倒闭。

远在珠海的华丰也受到了同样的冲击,但他们还好一点,后来被来自印尼的华商 “ 金光集团 ” 给收购了。

不过康师傅并没有享受到无敌的寂寞,同样来自台湾省的统一马上就杀进了大陆市场。

当时康师傅在泡面类目已经占领了市场,所以统一推出了 “ 统一干脆面 ” 这个东西,后来改名叫小浣熊。

干脆面的定位是零食,主要受众是小孩子,但是当年有规定 “ 商业活动禁止进学校和课堂 ”。

为了打开知名度,统一想了个损招。

他们一批一批的往学校免费送方便面,这就算福利捐赠了,不算商业活动

这种香香脆脆的油炸食品,让小朋友们简直欲罢不能啊,免费吃过几次,就马上学会自己花钱买了。

为了进一步戳到小朋友们的痛点,他们还推出了水浒卡、玩具等小赠品,大饼我当时可是超喜欢他们的 “ 战机 ” 系列。

方便面种类排名(永不消逝的方便面)(10)

当年为了搞到酷炫的战机跟小朋友们炫耀,可真是没少吃干脆面。

方便面种类排名(永不消逝的方便面)(11)

干脆面出名之后,统一的名字打响了,开始逐步蚕食康师傅的煮面类市场。

统一也出了红烧牛肉面,故意比康师傅便宜 2 毛钱

康师傅一看,好家伙这不是我原来干死双峰方便面时候用的那套么,你这是鲁班门前弄大斧啊~

于是啪的一下子,在产品不变的情况下,给自己的红烧牛肉面涨价了 2 毛钱。

要不怎么说康师傅是商业鬼才呢,一般来讲都是脑子一热跟着打价格战对吧?

但康师傅很聪明,统一在来大陆之前就已经富得流油了,资金雄厚,打价格战最后只能把自己打死。

所以与其陷入价格战,不如兵行险着玩一个塑造品牌的心理博弈。

这次提价把康师傅的价格跟统一的方便面价格差拉倒 5 毛左右。

在当时消费者的心中大概每 5 毛钱是一个档次的跃升。

这样下来,消费者的心理感知会认为康师傅比统一高级,这样就维护住了康师傅 “ 泡面第一品牌 ” 的形象。

但提价终究会影响销量的,所以他们又推出了一款比统一便宜 1 块钱的口味较差的廉价版康师傅方便面,把统一夹在中间不上不下非常难受。

另外,康师傅也推出了干脆面去蚕食统一的市场。

你叫小浣熊是吧?

我就叫小虎队

你送水浒卡对吧?

我就送 “ 旋风卡 ”。

诶嘿,我旋风卡不仅能收集,还能玩,比你多个功能

方便面种类排名(永不消逝的方便面)(12)

就在这两家打得正猛的时候,另外几家厂商悄悄崛起了。

来自河北的 “ 华龙 ”,搞出了低价版 “ 康师傅 ”,味道稍微差一点,价格却便宜快一倍,想拿下方便面的低端市场。

听起来好像也没什么特别的地方对吧?

实际上他卖方便面的操作非常骚。

他给产品起了不同的名字,然后在不同地区卖。

在南方地区,经济相对发达, 各村各户都在宣传 “ 奔小康 ”,所以他起名叫 “ 华龙小康 ”。

在中原地区,以北京为首的城市与国际接轨比较多,所以他叫 “ 六丁目 ”。

而在北方,因为北方有东三省,所以他起名叫 “ 东三福 ”

就这个操作,让无数东北人一直以为东三福是东北特产,买了就是支持家乡,其实人家是河北的公司。

他靠低端市场赚了很多钱之后,还开始搞转型,推出了 “ 今麦郎 ” 想入侵康师傅和统一的高端市场。

这波啊,让康师傅很难受,所以康师傅反手就推出了 “ 福满多 ” 去低端市场搞华龙的心态。

方便面种类排名(永不消逝的方便面)(13)

另外一家来自河南的选手,叫白象,他也是想做下沉市场,而且搞出了个新噱头,那就是 “ 骨汤面 ”。

他广告铺天盖地的说自己家面 “ 有骨汤,面更香 ” 并且说自己含有真实大骨成份能补钙打起了健康牌,跟华龙打了个势均力敌。

方便面种类排名(永不消逝的方便面)(14)

说起炒概念,就不得不提另一位新选手,叫 “ 五谷道场 ”,大家都喊着方便面油炸不健康的时候,中粮集团推出了非油炸面饼的五谷道场方便面,一度爆火,不过后来中粮把这个牌子卖了,没有了中粮的背景加持,它后面销量很惨。

而远在珠海的华丰,打起了干脆面的注意,推出了 “ 魔法士 ” 干脆面,后来还搞了个 “ 面饼直接有味道,不用撒料包 ” 的操作,抢了统一的市场。

就这样,作为方便面食品资深巨鳄的统一,被康师傅和其他后起之秀打的满地找牙,在当时高端卖不过康师傅,中低端卖不过华龙和白象,干脆面还卖不过华丰,境地一度十分尴尬

而康师傅,做了一个杀手锏级别的操作,那就是买下了 “ 全家 ” 连锁便利店的代理权。

为什么说是杀手锏呢?

你会发现当时康师傅的方便面和饮料都摆在货架最好的位置,而统一的产品,嘛。。。

对不起,没有

统一的转机,来自一个谣言:“ 魔法士用尸油做方便面 ”。

咱也不知道那时候的人都咋想的,跟 “ 火腿肠是用火葬场尸体做的 ” 这个谣言一样,天真的他们对尸油炸方便面也深信不疑。

魔法士的销路受阻,统一成了得利者,小当家干脆面卖的飞起~

等到了 2008 年,统一来个了绝地大反击,因为他推出了老坛酸菜牛肉面。

这个味道争议比较大,有很多人称之为永远的神,还有人觉得不如红烧牛肉味好吃,但这个口味的市场反响还是很大的。

统一靠这个味道,四年间销售额翻了 20 倍。

康师傅马上就祭出了商业利器 —— 抄!

不仅康师傅在抄,所有方便面厂家都几乎推出了老坛酸菜这个味道。

所以统一做了个 “ 有人模仿我的面 ” 的广告,阴阳怪气了一波所有友商。

本来这是一个翻盘的好开始,结果啊,由于外卖的冲击,方便面市场一年不如一年,从 2013 年开始,中国方便面迎来了四连跌,销量从 462 亿包一路下跌到了 2017 年的 380 亿包,市场在不停地萎缩。

这里面的原因非常简单,外卖补贴大战大概打了三四年,当时大概 10 块钱就能吃到一顿有肉有菜还送 mini 可乐的外卖,方便面的性价比直接被比没了。

另外由于外卖也相当便利,所以方便面的便利性也显得没什么优势了。

在这期间,为了抢占已经开始萎缩的市场,康师傅和统一打起了 “ 赠品战 ”,从不锈钢盆、大瓷碗到火腿肠,就没有他们不送的。

据统一董事长的说,他们两家在这场赠品大战中,一共消耗了 40 亿根火腿肠。

所以那一年,火腿肠市场还迎来了一波小回暖

这场大战最后谁也没赢,所有方便面厂家的营收都开始下降,于是,大家都在寻求转型。

因为高端方便面市场还是有的玩的。

外卖虽然便宜方便,但在 “ 面条 ” 这个细分品类上,优势不是很大。

如果面是煮好了放在汤里配送,到客户手里很有可能就坨了。

如果是面汤分离的配送,虽然面不坨了,但面条却不挂味,味道会差。

想要吃一碗好面,还是要亲自下厨。

就这样,康师傅和统一都扎进了超高端方便面市场的领域。

统一推出了日式风味的汤达人,面条质感和汤底还真有点日式拉面那味儿。

康师傅呢,推出了速达面馆系列,面饼是非油炸的,煮出来更像鲜面条,并且配料会带几块大块牛肉,不再是 “ 封面仅供参考 ”,而是变成了 “ 所见即所得 ”。

方便面种类排名(永不消逝的方便面)(15)

在这个新领域,他们也并没有很顺利。

因为螺蛳粉这个东西,给了他俩一顿爆锤。

按照分类,理论上来讲螺蛳粉这种速食粉丝食品,也属于方便面大类。

在疫情期间,方便食品的市场有所回暖,但淘宝热销品第一名并不是方便面,而是螺蛳粉。

螺蛳粉的强势有一定的 “ 跟风 ” 效应,但也比较实在的说明了人们对速食面类的口味和食材丰富度更挑剔、更讲究,一代螺蛳粉动辄七八包的小料,让方便面显得就很不能打了。

而第二名,也是类似方便面的方便食品,是食材多样再加上宽粉的自热火锅。

方便面种类排名(永不消逝的方便面)(16)

除了螺蛳粉和自热火锅,类方便面的市场还来了一个非常厉害的新玩家,靠各种直播带货卖爆。

这个新玩家叫 “ 拉面说 ”。

拉面说这个东西,重新定义了方便面。

他的宣传点是 “ 5 分钟做出拉面店的同款 ”。

要说煮面,传统方便面煮起来也要 5 分钟。

而他的口味,却甩开传统方便面很远。

当然拉面说的口碑也十分两极分化,有大批的人狂说好吃,也有非常多的人吐槽难吃,这个我觉得就看个人口感吧。

不过,你不得不承认,方便面这个行业,变了天了,全都在搞消费升级。

拉面说火了之后,一大批传统方便面厂商转头去做拉面说的竞品。

从引领时代,再到被一个初创品牌牵着鼻子走,想来也是个挺憋屈的事。

时代是在不停更迭的,你挡不了,也挡不住。

但,我并不认为类似方便面的东西会消失,他会升级成各种各样的魔改版本,继续活在人们身边。

因为快速煮出一锅好吃的面这件事儿,在中国人的生活里是无法被代替的。

它是能治愈灵魂的东西。

深夜,你睡不着。

掏出手机,外卖上大多都是硬核到让人害怕的烧烤炸鸡,一看送达时间,30 分钟,还要加 5 块钱深夜配送费。

于是,你决定下碗面。

只要五分钟,香气四溢。

你拿起了筷子

咬得面条红尘断,一口面汤解百忧。

它永远都会热气腾腾的陪着你。

就像过去的无数个夜晚一样。

永不消逝。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