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百年厦大的红色印记(他用镜头记录了近半个世纪的厦大)
编 者 按
“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每一个平凡岗位上辛勤工作的普通人,汇聚成厦门大学不平凡的事业。我们推出“喜迎二十大 厦大这十年”之“看见平凡”栏目——注目这十年来立足岗位、尽心尽责的厦大人,用平凡的语句记录他们的故事,致敬这些平凡而闪光的力量。今天我们推出“看见平凡”第12期,一起来认识这位用镜头记录了厦大近半个世纪的他。
在颂恩楼215会议室的墙上,悬挂着四幅象征着厦门大学“爱国、革命、自强、科学”精神的图片。这组图片将优良校风的四位代表性人物与校园标志性建筑有机融合在一起,又使用黑白灰的经典色赋予其更深沉和持久的生命力,显得简洁又庄重。
照片的摄制者是曾在党委宣传部担任摄影记者的潘万华。而这组照片,只是他为厦大拍摄的数十万张照片中的其中一组。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至今,从胶片相机到数码单反,从黑白照片到彩色照片,他的相机取景框里满是厦大历史发展的足迹。
在他的镜头里,有翔安校区建成前的样貌;
有陈景润院士重返母校的珍贵时刻;
和建造中的陈嘉庚先生纪念铜像。
1983年,建造中的陈嘉庚纪念铜像
如今伫立在群贤楼群前的陈嘉庚纪念铜像
学校的发展、师者的成就、学子的成长,在这里一一定格。
拍照摄影,这是潘万华在厦大就读以来就有的兴趣爱好。时任学生会秘书长的他,常与爱好摄影的同学一同外出取景。
1978年毕业后,潘万华留校在党委宣传部工作。一到部里他就成了大忙人,领导安排他负责校刊摄影工作,哪里需要拍照,他就到哪里,尽心尽责完成任务。
党和国家领导人视察学校的珍贵照片,外国元首政要、驻华大使节访问学校的历史镜头,院士、教授们从事教学科研的工作照……学校的重要活动,院系的教学科研和师生风采,都被他收录镜头。如今走进校史馆,仍然可见他的大量作品。
这些作品也在各种报刊杂志上发表,在各类影展中展出,获省级以上金、银、铜牌奖十多个,七幅作品被中央文献出版社收录,潘万华更是多次被评为对外宣传先进个人。
他说:“这些年,学校发展的规模之大、速度之快,是前所未有的。我作为见证者之一,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
潘万华摄影作品《静静的星河》
潘万华摄影作品《青春的跃动》
潘万华摄影作品《漳州校区远眺》
在厦大的几十年,潘万华用镜头记录下不少经典瞬间,而这些瞬间的捕捉并不容易。
摄影是脑力劳动,也是体力劳动。两台相机配上不同焦段的镜头、闪光灯、电池,有时还有三脚架,潘万华常常身负十多斤的装备前来。若是会议拍照,他往往要站很久,新闻现场又需要跑步赶路,遇到众多摄影记者,还会上演“抢新闻大战”。
摄影要“求真、求实、求意、求美”,但首先是把握机会,抢时机、抢镜头,有时甚至要“奋不顾身”。
一次,潘万华早早占据现场的最佳机位等待拍摄。结果人群越来越拥挤,他不慎摔倒。潘万华的第一反应是将相机紧紧抱在怀里,结果肘关节着地,磕得皮破血流。他爬起来后,首先检查的是相机有没有坏,随后便继续拍摄,直到活动结束才在同事的陪同下到医院缝针包扎。他说:“不幸中的万幸是相机没摔坏,手还能动就可以继续拍,否则我就白来了。”
在他眼中,拍摄机会只有一次,经典照片更是一瞬。
尽管已经退休十一年,潘万华依旧为厦大“随时待命”。每逢重大活动和庆典,总能见到他背着相机,早早到达现场,有条不紊地调试相机、踩点取景,持续多年的习惯仍未改变。
潘万华在2022届毕业典礼上拍摄
而现在,他忙于整理着过去留下的老照片。
他小心翼翼地用棉花擦拭被弄脏的照片和底片,只为了让扫描出的老照片少一道划痕。反复地擦洗、晾干,接着还要分类、扫描、修复、标注、存档……通常,一张照片的处理甚至要耗费一个多小时。而之所以这么“耗时”,只是因为每一张照片都弥足珍贵。
宣传是连接厦大和世界的窗口,影像是连接现在和过去的纽带。潘万华踏踏实实地坚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以万全准备抓住每个新闻瞬间,用镜头记录着厦大的发展和变化。
“自己的摄影作品可以留下时代记忆,给予审美的享受和启迪,得到大家认可,对我来说就是有意义的。”
1975年潘万华在厦大校门前留念
2022年潘万华在厦大校门前留念
文:毛敏倩、李婉圯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排版:王逸轩
责编:张火火、曾浣浣
厦门大学党委宣传部出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