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蝙蝠侠真的值得一看吗(他就是个玩花样美学的诗人)
「你看蝙蝠侠都看哭了呀?」
这是一同观影的女朋友问我的,其实我也无法理解,为什么看一个超英电影搞得自己这么情绪化,而且哭了至少三次。
王家卫式的光影美学,扎克・施耐德式的完整叙事,踏实细节的悬疑推理,抽丝剥茧的解谜过程,拳拳到肉的打戏,搭配一个气质黑暗的男主角,猫女、谜语人、小丑、戈登悉数登场……
可以说,这是我最爱的一版蝙蝠侠了,我想向全世界安利:一定!要去!看 IMAX 版!(整片风格有点黑,IMAX 可以看到更多暗部细节)
我好久没有看到这么「极致纯粹」的电影了,上一次带来这种观影感受的是娄烨的《兰心大剧院》,而那部电影全场黑白画面,配乐极少,在观影体验上没有很多的干扰,这一次却是配乐和画面极佳。
相比以往蝙蝠侠自信、阳光、正义的形象,这次罗伯特・帕丁森塑造的蝙蝠侠是复杂的、迷惘的、一直在寻找自我的,那种「阴郁破碎」的诗人气质,游离在我心头,让我久久无法忘怀。
啊,原来一部老派的本格推理电影,竟然可以披上「超英电影」的外壳,予人 2022 年春分时节最大的观影惊喜。
扎克・施耐德版的《正义联盟》对超级英雄的神性和人性进行了探讨,《新蝙蝠侠》对人性的挖掘和剖析则更为深刻。
没有精良装备加持,身手也非超能,在罪恶与腐朽丛生的哥谭市,个人英雄主义也没有那么管用,蝙蝠侠到底是一个侠客还是一个带坏民众的「暴徒」,本片也做了很大程度上的探讨。
影片最后的故事情节和画面也都深具宗教意味,让人想到了《圣经》中的大洪水灭世和摩西分红海,蝙蝠侠掉进红色的海水里,也特别像接受一种宗教洗礼。
至于他拿着火把带领人们从黑暗走向光明的画面,让人想起「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以及鲁迅的那句「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这种东西方价值观的碰撞,很有意思。
更多的隐喻细节比如:蝙蝠侠的好搭档戈登在影片中一直在说「JESUS」(上帝啊)。
竞选新市长的黑人女性叫 Bella Real,她的竞选口号是「A Real CHANGE」,
美国历史上出现过一位黑人总统,他的宣言也是「CHANGE」,
下面是关于画面、配乐、解谜、人物塑造的一些解读,最后还有我发现的一些小彩蛋。
本文有轻微剧透,末尾有彩蛋和简单的剧情解读,可以根据个人情况选择是否观看。
王家卫式的光影美学我所说的「王家卫式」,是说《新蝙蝠侠》整部电影的光影变化都很有特点,好像回到王家卫的《重庆森林》《花样年华》,红色的、白色的、蓝色的光线流转,闪烁的光晕在黑暗的底色上特别显眼,交相辉映,令人目眩神迷。
《新蝙蝠侠》整部电影营造的基调是黑暗而压抑的,哥谭市的夜雨连绵不绝,天气寒冷、水汽蒸腾,街道拥挤不堪,黑压压的人群穿着鬼怪的衣服在万圣节出没,霓虹灯广告牌闪烁着蓝色和红色的光芒,甚至有些赛博朋克的末世感。
(这部电影很多画面都可以直接拿来做壁纸)
我专门查了一下这部电影的摄影指导,看了介绍就明白了。
△ 《沙丘》《星球大战外传:侠盗一号》的摄影指导
下面这些图片都出自格雷格・弗莱瑟担当摄影 / 摄影指导的电影:
△ 出自《星球大战外传:侠盗一号》
△ 出自《明亮的星》
△ 出自《最后的旅程》
《蝙蝠侠》中有两个场景我很喜欢,一个是布鲁斯闯入会所的时候,从黑暗的角落里出来,小喽啰们还没有反应过来,枪火一顿乱射,点亮了黑暗的房间。
△ 也有点像盖・里奇的《两杆大烟枪》
特别像《王者荣耀》兰陵王一出现的时候,所有队友都疯狂逃窜。
《星球大战外传:侠盗一号》中也有类似的一幕:
另外一幕是电影快结束的时候,蝙蝠侠吊在广场的银幕上,被反派拿枪火一顿扫射,银幕上的像素块,一块块变黑,一颗子弹,是一个黑块,和五颜六色的屏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感兴趣的可以在看电影的时候特别期待一下。
拿捏到位的配乐恰到好处的配乐,会让电影增色不少,伴随着哥谭市的夜雨,和蝙蝠侠抑扬顿挫的走路方式,在背景音乐的细微处,次第响起一段段钟声,每一个节奏点都沉重而肃穆。
细心的人会发现,这是蝙蝠侠的专属登场音乐,在电影中反复出现,每次还不一样。我脑海里有一句话挥之不去:
丧钟为谁而鸣?
另外一首标志性的音乐,是涅槃乐队(Nirvana)的《Something In The Way》,
阴柔的嗓音,忧郁的基调,特别能衬托蝙蝠侠的破碎心境,建议可以先听一听,搭配电影更香。
网易云有一条评论:
当你在雨天的时候骑车听这个,你也是一个悲伤的 Batman。
但我想说,你可能是一个悲伤的 Fatman。
陈奕迅的《孤勇者》也特别契合这一版蝙蝠侠的调性:
电影最后,蝙蝠侠打不过小喽啰们,被迫使用了烟雾弹,他从烟雾中钻出的时候,背景音乐是很古早的恐怖片音效,衬托了反派们的恐惧心理,在这里使用效果出奇的好。
「沉浸式」的解谜游戏
用「全程无尿点」来形容《新蝙蝠侠》的观影体验一点也不为过,电影节奏紧凑,叙事完整但不拖泥带水,每一个细节都值得反复推敲。我在看的时候总是会想起《东方列车谋杀案》《利刃出鞘》这些本格推理电影。
反派谜语人用起语言「谐音梗」来也是炉火纯青,市长案里 lie 的双关用法就很值得玩味,lie 这个单词有两个意思,一个是「躺着」「死亡」,另外一个是「撒谎」。谜语人问,一个躺下的人在死后会怎么样?答案是,「He Lies Still」(他依然鬼话不休)。
最有意思的是「长翅膀的老鼠」这个谜语,电影和观众玩了一把「叙事诡计」,在看电影的过程中,观众会有很大的情绪起伏。至于谜底是什么,你们自己去看。
这也是整部电影可以做到接近三个小时无尿点的原因。
(记得看电影之前提前上厕所)
蝙蝠侠系列电影的世界观一直不完整,这一次专门做了补充。
一直以来,蝙蝠侠系列电影中,杀害布鲁斯双亲的凶手都有固定的答案 —— 抢劫的歹徒,这一次《新蝙蝠侠》给了新的解答,从管家阿福口中说出,但有些似是而非。
布鲁斯母亲玛莎的背后,也藏着一个惊天大秘密。他的父亲托马斯是个彻彻底底的好人吗?电影叙事中,这也是一个「罗生门」式的疑问。
阿卡姆监狱 / 精神病院的来历是什么?电影也给出了答案。
喜欢解谜的人,千万不要错过。
人物塑造我向来不喜欢打着帅气幌子赚流量的演员,所以《暮光之城》那么火我都没看,通过剧照我也无法 get 到罗伯特・帕丁森的颜值,病态而苍白的美我实在欣赏不了。
好在诺兰的《信条》给了他一个完美的角色,虽然是男二,但是演到最后,罗伯特成为我心中的男主角,因为剧本故事的烘托和他贴近角色的演技 —— 拥有自我奉献和牺牲精神的人太值得肯定了。
《新蝙蝠侠》的观影过程中我哭了大概三次,我细想了一下,大概是因为蝙蝠侠布鲁斯的三个眼神,每一个都让人挪不开视线,让人「欲罢不能」。
第一个凄迷而忧伤,是给市长儿子的;第二个温暖而情绪浓烈,是给管家阿福和猫女的;第三个愤怒而疯狂,是给谜语人和其他犯罪分子的。
看完电影之后,我想向全世界大声宣布,从此我「影君子」成为罗伯特・帕丁森的忠实男粉,甚至希望他下海。
少年时代的阴影太巨大,他终其一生都想从中走出来,所以市长被谜语人残忍杀害之后,他望向孩子的眼神才会那么凄迷而忧伤,同时掺杂着同情和鼓励。
因为他们太像了,这个孩子以后将会经历什么样的心路历程,蝙蝠侠不敢想,也不敢回忆。
作为一个老爷迷,在这里不可能不动容流泪。
猫女
跟猫女的感情线虽然是比较细微的一条支线,但是也最具情感张力,甚至可以说是性张力,实话实说,我真的希望他们可以就地生个孩子,可以叫 FlyCat。
猫女在蝙蝠侠面前就是小小的一只,两个人缠斗的时候她也无法挣脱蝙蝠侠的怀抱,因为蝙蝠侠太大只了,又太有力了,她只能像猫咪一样蜷缩在他怀里。
猫女给蝙蝠侠 kiss 的时候,他说话的语气都开始慌乱,银幕前的我看到的时候,都忍不住捏女票的胳膊,生怕她没看到,仿佛在说「磕到了磕到了」。
最后离别的时刻,他像个钢铁直男,只会说「你照顾好自己」,然后呆呆地站在那里没有一点反应,我脑海里只响起一句话「送你离开千里之外,我呆若木鸡完全没戏」。
所以他威猛的蝙蝠战衣上竖起的小耳朵看起来就有一种莫名的反差萌。
他们的相遇和分离特别像金庸武侠里的侠客,你我山前不相识,山后有相逢,基于这种设定,我看蝙蝠侠更像杨过:
有过迷茫,有过痛苦和破碎,正确定位了自己的人生角色之后,杨过成为一代大侠。
猫女的形象塑造十分成功,电影里猫女和「猫」的细节互动特别多,养猫的人一定会喜欢。
首先是外在形象,短发、机车、皮衣、眼影、盗窃、鬼祟……
猫女出场的时候戴着针织毛线帽偷窃,两个小小的耳朵特别可爱。
有人说太简陋了,但是注意,电影设定在蝙蝠侠出道第二年,那么猫女肯定也是刚出道,我倒是很喜欢这个极简的装扮,以后和布鲁斯再相逢,布鲁斯送她一个完全形态的机甲风面具也不是不可以。
猫女家里的猫猫浓度很高,她还说过猫有九命,说完就调皮地从高楼上跳了下去。
而且猫女对蝙蝠侠有一句很戳心的台词,
蝙蝠侠说:「You got a lot of cats.」
猫女回答说:「I have a thing about the strays.」
「Stray」的意思是流浪的,居无定所的,电影中蝙蝠侠的形象就是可怜兮兮的,让人看着特别心疼,这里说一点,蝙蝠侠在前期打击犯罪没有蝙蝠战衣的时候,就一直以流浪汉的身份活动的。
所以这个语境下,流浪的猫咪完全可以指代蝙蝠侠。
后来蝙蝠侠打不过别人,被两个混混在地上拖曳(实惨),还被一支霰弹枪打傻了,猫女出现,告诉他「It’s ok」,他终于可以安心地躺在爱人的怀抱里,不用一个人去扛起所有,所有的情节真的很像小龙女为杨过心甘情愿地遮风挡雨。
蝙蝠侠安心睡去的那一刻,他卸下防备,无疑是令人动容的,在我当前的生命旅程中,亦有这样的角色存在,我很庆幸,她同我一起观看了这部电影,也感谢这部电影让我重新找到方向。
管家阿福
蝙蝠侠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飙车党(机车和跑车都有),并不愿意履行自己韦恩集团大少爷的义务,他打击犯罪之后,伤痕累累,疲惫不堪地回到蝙蝠洞,管家阿福跟他唠叨了几句。
他傲慢地说:你不是我爹(你管不着),
阿福受伤地说:I know(这个我知道)。
之后布鲁斯要去参加市长葬礼,没有戴衬衣袖扣,阿福把自己的给了他,布鲁斯问你不姓 Wayne(你不是我的家人),为什么会有(我们家标识)W 的袖扣,阿福回答说这是你父亲托马斯送给我的,这场戏对白简单,但说明蝙蝠侠的父亲是把阿福当家人看待的。
阿福受伤住院,生死未卜,工作人员问要不要给阿福的亲人打电话,布鲁斯颓废地说道,不用了,他的亲人只有我。
在病床前,布鲁斯明明是很担心的,却要装作漫不经心,阿福醒来的那一刻,他先是质问父亲托马斯的事情,觉得自己受骗,但是最后还是和阿福达成了和解。
这里有一段蝙蝠侠的独白,是关于恐惧的解读,我们可以理解成,他从小就生活在黑色悲剧里,也一直没有从悲剧中走出来,是父亲的正直和母亲的善良让他一直走到现在,直面恐惧,不停地超越自我,这个时候关于双亲的一丁点猜忌只会让他觉得信仰崩塌。
当然,我更倾向于认为,他一直把管家阿福当成亲人,电影中阿福的角色很像布鲁斯的教父,在托马斯离开之后,是他带着少爷一直成长,教会他「不杀戮」的原则。
阿福的受伤,让布鲁斯感觉到悲伤和恐惧,他不怕黑暗的犯罪,也从双亲的悲剧中走出来一些了,甚至都不怕死,但是他还是对阿福的离开有恐惧感。
恐惧,普通人一生都要面对的难题,同样需要花一生去疗愈,蝙蝠侠亦是。这时候他不仅仅是蝙蝠侠,更是「普通人」布鲁斯,这里是我看哭的第二个场面,仅仅是因为简单的父子情。(在我的生命中,也有类似的角色存在)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是《教父》电影上映 50 周年,在《新蝙蝠侠》中,有很多类似教父的形象存在。
我一直觉得企鹅人的形象特别像《教父》中马龙・白兰度的形象,
而法尔科内的形象也接近《教父》中第二任教父的形象。
大反派 谜语人
全片中,反派谜语人的说话方式都是神经兮兮的,语调充满挑衅,形象大多是以面具示人,鲜少露脸,残暴、血腥、又反动。
谜语人说蝙蝠侠是他的好搭档,他从蝙蝠侠身上获得了灵感,利用抽象的恐惧压制别人。也是因为谜语人的存在,蝙蝠侠才完成了从「复仇者」到「蝙蝠侠」的正义转变。
蝙蝠侠影片中一直说「我即复仇」,他一直以一个复仇者的姿态游走在黑暗中,为不公者打击犯罪,也是为父母复仇,影片开头他救了那个亚裔,却被认为是「黑吃黑」,被救者哭着祈求蝙蝠侠不要伤害他。
结尾的时候,被蝙蝠侠放走的那个小混混,戴上了谜语人的面具,戈登问他是什么身份的时候,他也说的是「我即复仇」。
蝙蝠侠被一击即中,开始认识到自己并没有给民众带来好的影响,反倒被他们认为「以暴制暴」是正当的手段,蝙蝠侠凌驾于法律之上,于是他们开始模仿犯罪,随意践踏法律,并信誓旦旦地喊出「我即复仇」的口号,那一刻蝙蝠侠有所动摇。
这之后民众被洪水湮没,他伸手去拯救那些被困人员,一开始大家都是恐惧,最先伸手的是市长的儿子,这也反映了普通人对蝙蝠侠的态差异,有的人恐惧,有的人崇拜和模仿,有的人怀疑,有的人以他为「引领者」。
那一刻蝙蝠侠才真正认识到,自己应该给民众带来的是希望和帮助,而不是用恐惧感去震慑和压制犯罪,这之后他不会再说「我即复仇」,只会说「我即蝙蝠侠」。
这一刻在我看来,不是什么宗教意味,也不是什么政治隐喻,我只想到那个人,以及「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彩蛋和剧情梳理最后是一些有利于理解剧情的线索,没看过电影的可以略过,很剧透,看过电影不怎么理解剧情的可以往下看。
下海梗的出处在这里:
1、市长的大拇指被凶手割去了,蝙蝠侠为什么一看到「Drive」这个词就想到了车库和 U 盘呢?因为 Drive 有驾驶的意思,也有驱动的意思,ThumbDrive 就是 U 盘的意思,而 Thumb 就是大拇指的意思。
2、那句西班牙语「you are el rata alada」一直在误导蝙蝠侠和戈登,也在误导观众,为什么蝙蝠侠最后打开了电脑输入网页地址呢?因为 You Are EL 的读音连起来就是「URL」,也就是网址的意思。
3、谜语人最终破解了蝙蝠侠的真实身份吗?我更倾向于没有。谜语人见到蝙蝠侠的时候,大喊了两声「Bruce Wayne」,让我们以为谜语人破解了蝙蝠侠的真实身份,当然蝙蝠侠也很警惕,害怕自己的身份大白于天下,于是瞥了几眼摄像头。
但是后来谜语人提到自己最大的失败就是没有杀死 Bruce Wayne,这里用的是「HE」,第三人称,不是「YOU」,第二人称,说明他是不知道蝙蝠侠是谁的,而这个时候蝙蝠侠大舒了一口气,变得不那么警惕了。
谜语人家里的「I know the real you」其中 know 可以是知道的意思,当然也可以是理解的意思,谜语人在可能在心底里,理解蝙蝠侠的孤独,和「以恐惧为武器」。
还有一个可以佐证的地方是,之前谜语人杀人的时候都会留下一封信,信封上写的是「To The Batman」,
在寄给韦恩家里的邮件上,信封写的是「For The Batman」,为什么是 For 呢?
可以自然联想到,「Die For The Batman」,为蝙蝠侠而死,就是指布鲁斯・韦恩是替蝙蝠侠去死。
4、仔细看蝙蝠侠胸口的蝙蝠镖,能看出来这是一把枪对半拆开分成的两部分,然后蝙蝠侠把它组合成 V 字形状,成为蝙蝠侠的标志。
这把枪就是当年杀害他父母的那一把,被管家阿福找到了。
5、阿卡姆精神病院其实是为本家族的患者所设,后来哥谭市的「人才」们都被关在阿卡姆监狱,包括小丑和谜语人。
所以才有了「民风淳朴哥谭市,人才辈出阿卡姆」的说法。当然后面还有几句话,建议大家熟读背诵:
民风淳朴哥谭市,人才辈出阿卡姆。
单纯善良小丑怪,热爱和平稻草人。
清纯可爱毒藤女,童心未泯谜语人。
尊老爱幼猪博士,诚实守信企鹅人。
全文完。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