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守正创新牢守安全生产底线(陈樑守底线重安全)

坚持守正创新牢守安全生产底线(陈樑守底线重安全)(1)

近日,昆明理工大学教授陈樑做客新华访谈,就云南省的安全生产形势及如何运用技术手段帮助危险化学品企业防风险、除隐患、遏事故等进行了分析和解答。

新华网:国务院安委办、应急管理部提出,今年年底前,要初步建成全国联网的危险化学品监测预警系统。为此,云南省有哪些具体举措?这对危险化学品行业安全生产管理带来了哪些新的突破?

陈樑:根据总体部署,云南省应急管理厅为加强危险化学品企业的安全风险防控,借鉴了公安交警的“电子警察”模式,结合云南省的实际情况,针对全省危险化学品企业68处一级、二级重大危险源,正在建设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测预警系统,以达到对危险化学品企业重大危险源及相关温度、压力、液位等关键安全运行参数、视频信号、报警信息、巡检信息和监测监控设备状态信息数据远程联网和智能识别分析,并做出对危险化学品企业、重大危险源的实时风险评估、预测预警,在满足企业自身依法落实主体责任工作的同时,实现对危险化学品企业、重大危险源的安全风险状态、企业主体责任落实情况的动态、实时、智能监管,提升监管信息化效能,降低重大事故风险,为云南省安全生产形势根本好转提供信息化支撑与保障。

这一举措在2019年年底实施后,既可满足各级应急管理部门、园区管委会对危险化学品企业重大危险源主要控制参数信息集中监督管理和风险智能监测的工作需要,同时也能提高危险化学品企业自身的风险防控能力和安全管理水平。

新华网:目前,云南省危险化学品行业安全生产形势如何?存在哪些根源性问题?

陈樑:从总体来看,近年云南省危险化学品行业的安全形势是比较好的,2019年1月至5月全省未接报化工行业和烟花爆竹行业的事故报告。

但云南省危险化学品行业仍存在一些根源性问题:一是周边安全距离不足;二是装备水平和本质安全水平低,自动化水平不高;三是企业的主体责任和管理没有完全得到有效落实。所有这些都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才能有效的防范危险化学品企业的风险,遏制较大以上事故的发生。

新华网:请介绍一下云南省是如何运用技术手段帮助危化企业防风险、除隐患、遏事故的?

陈樑:虽然是西部地区,但云南省在运用技术手段帮助危化企业防风险、除隐患、遏事故方面还是走在全国前列的。比如说实施自动化升级改造,从合成氨、氯碱等危险工艺到近两年的溶解乙炔自动化升级改造;从对照国家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从“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来查找隐患,对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生产装置、检维修作业、特殊作业责任体系进行分解,落实风险防控责任,查找“管理的缺陷”,除去隐患,实现精准管控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的风险。

其次,采用HAZOP(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以及LOPA(保护层分析),能有效的找出危险化工工艺中的控制缺陷或不足,实施自动化控制和安全仪表系统来实现对危险工艺和重大危险源进行有效风险控制,达到防风险的目的。

第三是按照高风险高投入的要求,严格安全保障和本质安全要求,从严实施涉及“三重一高”(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重大危险源和油气管道高后果区)安全许可及监管。

坚持守正创新牢守安全生产底线(陈樑守底线重安全)(2)

新华网:专家与第三方技术服务机构如何支持政府部门和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抓好安全生产工作?

陈樑:我认为,无论是专家还是第三方机构,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工作:第一是要提供技术支撑,专家指导服务要注重运用先进、科学的安全管理方法,要掌握安全标准,要有政治责任感,以化工过程安全管理要素作为专家指导服务的重点内容,推动化工和危险化学品企业全面加强化工过程安全管理,最大程度降低企业安全风险,推动化工企业安全生产上水平。

第二是专家的技术服务要把各个企业好的经验、做法带到另外一个相应的企业去,让他们进行相互交流,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使企业之间能够看到别人好的地方,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第三是最根本的,专家和第三方技术服务机构是一种可利用的社会技术力量,能破解基层监管部门化工安全专业人才不足的难题,专家和第三方技术服务机构参与隐患排查和专项整治,能有效提升安全监管能力,能指导帮助政府和企业摸清风险和隐患、找准问题、抓实措施,切实提高政府对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监管水平,实现进一步健全完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新华网:从近期发生的危险化学事故中可以汲取哪些经验教训?

陈樑:近一年的时间,国内也发生了几起重特大事故,基本都在危险化学品企业。从这几起事故中,我们应吸取的教训是:第一、我们在建设项目过程中,化工产业准入标准低,一些企业周边安全距离不足,重大危险源风险管控情况不到位;第二、我们的管理层面,一些危险化学品企业主要负责人和管理团队安全法制观念淡漠,一些企业主要负责人和管理人员主体责任不落实,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岗位责任不落实,安全管理制度措施及问题整改不落实,这成为发生事故的最根本的根源之一。所以从管理来说,要加强企业自身的主体责任落实和企业安全状态、安全设施信息采集,并且要向社会公布;在应急救援方面也要做到信息融合,及时了解企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怎么去救援,否则会延误时机,或让事故扩大化;第三、全民自身的安全素质要提升,希望从整个社会层面或是国家层面来普及安全知识。我们要端正思想,把安全这个事情放在重要的位置,守好安全底线,守好法律底线,我们的安全生产工作才会做得更好。(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