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王佩瑜有话说(那些非议王佩瑜的人)

这两天,王佩瑜竟然成了舆论热点。看网上的一些评论,满是王佩瑜炮轰、批评郭德纲的字眼,舆论导向并不利于王佩瑜。

我是从1995年开始接触了解并喜欢上京剧的,于今二十多年了,关于京剧的资料看了无数。即使不用了解王佩瑜当时说了什么,以我这么多年对京剧的认识,以及对王佩瑜的了解来看,网上所谓的批评或炮轰,绝对是断章取义,捕风捉影,甚至是无中生有,令人气愤。

京剧演员,甚至包括所有的戏曲演员,普遍具有低调的特点,想一想,关于戏曲演员的负面报道你见过吗?

戏迷对京剧演员的关注是从舞台上开始的,

而相声迷对不少相声演员的关注是从舞台外开始的。

京剧王佩瑜有话说(那些非议王佩瑜的人)(1)

无论是相声,还是京剧,都是一门非常讲究“角儿”文化的艺术。对于戏迷和相声迷而言,买票进场多是奔着“角儿”去的。无论是由艺术而喜欢演员,还是由演员而喜欢艺术,虽然都无可厚非,但对于艺术的发展而言却很重要,虽然“角儿”很重要,但归根结底还是艺术本身的魅力,“角儿”必须得有拿得出手的“玩意儿”。

不可辩驳的是,这些年相声这些年受到的关注很多是来自于舞台之外的东西,无论是有意的炒作,还是无意的争端,虽然也促进了相声的发展,但相声作为一门艺术的形象还是受到很大伤害的。

京剧王佩瑜有话说(那些非议王佩瑜的人)(2)

京剧的历史要比相声更悠久,京剧的荣耀要比相声更辉煌,京剧演员群体比相声演员群体要庞大得多,虽然也有艺术上的激烈竞争,虽然也有勾心斗角,但京剧从徽班进京到现在二百多年的历史中,确实是很少见离经叛道、欺师灭祖、严重的门户之见、挖苦讽刺同行、给同行拆台等行为的。

京剧演员是比相声演员更爱惜羽毛的。

究其根源,是因为京剧是一门需要彼此协作才能完成的艺术,所以京剧讲究“一颗菜”。而相声艺术则突出的是个体,两个人能说,一个人照样能说,没有搭档演不了对口,没关系,来单口就可以了。比如马志明的《纠纷》,单口表演也同样精彩。

京剧王佩瑜有话说(那些非议王佩瑜的人)(3)

所以,专业的京剧演员,往往都会懂得尊师重道、尊重同行、天外有天、谨言慎行,而不像有些相声演员那样口无遮拦、即使是舞台下也处处耍聪明、抖机灵,嘴上绝不饶人。

网上关于王佩瑜观点的评论,大多是一边倒地偏向郭德纲,说什么京剧式微,通过郭德纲才了解京剧的存在,甚者,还会说出一些涉嫌人身攻击的话。

基本上可以断定,持这样观点的人,不但不了解京剧,也绝不了解相声。

不了解而说,就无法做到客观和公正。要么是人云亦云,道听途说,要么是居心不良的胡说瞎说。

京剧王佩瑜有话说(那些非议王佩瑜的人)(4)

即便京剧的式微,至少也要比相声强很多倍吧。虽然戏曲行业进入了发展的瓶颈期,但京剧的艺术成就、社会影响,群众基础、爱好人群,还是非常雄厚的,远非相声所能企及。只是不了解京剧的人不知道这一点,也不愿去做一些基本的调查,只是凭空臆想,无端捏造,蜀犬吠日。

其实,京剧和相声这两种艺术,虽然有很多交集,但基本上没有可比性。京剧贵为国粹,享誉世界,绝不是某一个人封的,更不是某一个人能否定的。

王佩瑜少年成名。限于信息传播条件的现实,我98年上大学后订购了《中国京剧》杂志才了解了王佩瑜,2001年青京赛我才第一次看到王佩瑜的演出,确实令人惊艳。凭借《搜孤救孤》一折王珮瑜在全国性的最重大比赛中夺取老生组金奖,从此跻身京剧一线,直到如今。

王佩瑜1978年生人,虽然比老郭年轻,但在艺术发展之路上,她还是老郭的前辈呢。对此,谁能否认呢?

京剧王佩瑜有话说(那些非议王佩瑜的人)(5)

郭德纲的相声艺术令人钦佩,是当今相声界的重要代表,但却代表不了整个相声界。眼光只盯着郭德纲而去评论整个相声界,只能发出井底之蛙的言论。

郭德纲对京剧的酷爱无可置疑,其对京剧的付出令人感动,其对京剧的推动也无人否认,但以此来否认专业京剧人对京剧的热爱、坚守、努力和付出,是不负责任的,也是不道德的。

京剧王佩瑜有话说(那些非议王佩瑜的人)(6)

郭德纲曾担任《相声有新人》等栏目的导师和裁判,对此,郭德纲绝对够格。

而王佩瑜作为评委对京剧新人或票友的演出进行评判,也完全够格。

王佩瑜的工作单位是上海京剧院,曾任上海京剧院的副院长。郭德纲京剧所宗的麒派,根儿就在上海京剧院。麒派的领军人物陈少云就是上海京剧院的,可以说王佩瑜认识、接触、了解麒派比郭德纲要早得多,也深得多。

若论相声,郭德纲当今无人可比。但若在京剧界,郭德纲之于王佩瑜,只有顶礼膜拜的份儿。

以郭德纲的修为,他可能也会这样想的。

京剧王佩瑜有话说(那些非议王佩瑜的人)(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