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几种蔬菜吃了消炎(哪种食物消炎效果好)
炎症,是多种疾病共同的“土壤”。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就曾表示:世界上1/6的癌症由细菌、病毒感染引起,这些感染便是俗称的“炎症”。
此前已有研究证实,多摄入膳食纤维有助降低身体的炎症水平。
近日,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网络公开版》上的一项新研究发现:
■ 虽然谷物、蔬菜、水果等都是膳食纤维大户,但并非所有的膳食纤维对炎症水平的影响都是相同的;
■ 研究显示,谷物纤维与降低炎症水平有关,而水果或蔬菜纤维没有这类作用。
《生命时报》结合该研究并采访专家,详解谷物是如何为身体“消炎”的,并教你科学食用谷物。
受访专家
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免疫学系教授 王月丹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 范志红
谷物“消炎”比果蔬更胜一筹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梅尔曼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人员,选取了一个大型前瞻性队列数据,共纳入4125名年龄≥65岁的参与者。
研究人员收集了参与者的饮食数据,并评估了他们膳食纤维的摄入情况,包括总纤维,以及来自谷物、蔬菜和水果中的膳食纤维。
同时,研究人员还测量了参与者血液样本中的炎症标记物,包括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等,然后跟踪调查他们是否会发展成为中风、心肌梗死等心血管死亡事件。
■ 分析结果显示,总纤维(具体是谷物纤维,而不是水果或蔬菜纤维)摄入量高,始终与较低的炎症和较低的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相关。
■ 研究人员认为,谷物纤维可能是通过改善肠道功能和增加饱腹感(减少脂肪和总能量摄入)来改善脂质和葡萄糖代谢,从而起到抗炎的作用。
总之,这项研究成果表明,相比于来自蔬菜或水果的膳食纤维,来自谷物的膳食纤维,可能对减轻炎症更有效。
至于来自谷物的膳食纤维为何有更好的抗炎作用,目前还不清楚其中的原因,未来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测试。
谷物带来的好处遍及全身
谷物,有“精制”和“全谷物”之分:
- 为追求细腻口感,谷物加工过程中会碾去谷皮,胚芽随之剥落,几乎只剩下胚乳,成为“精制谷物”,比如白米白面。
- 全谷物是指未经精细加工,或虽经碾磨、粉碎、压片等处理,仍保留胚乳、胚芽、谷皮及天然营养成分的谷物。
稻米、小麦、大麦、燕麦、玉米、高粱、小米等如果加工得当,均可作为全谷物来源。
与精制谷物相比,全谷物可提供更多的膳食纤维、B族维生素等营养成分。虽然口感粗糙,但全谷物对身体更友好,频频受到表扬。
除有助于控制炎症水平外,全谷物还有以下健康优势:
不易得糖尿病
今年4月,一项发表于《食物科学与营养》期刊上的研究表明,每天食用50克全谷物食品,能将2型糖尿病风险降低23%;当全谷物摄入量达到60克时,2型糖尿病风险最低。
帮助控制腰围
2021年发表在《营养学杂志》上的研究表明:
- 中老年人精制谷物吃得多,腰围增加越多,甘油三酯水平越可能升高;
- 全谷物则可以帮助保持腰围、降低血压和血糖;
- 女性吃全谷物获得的益处比男性更显著。
降低胃癌风险
发表在《国际食品科学与营养》杂志的一项研究表明,平时全谷物摄取量多者,可降低四成胃癌风险。
降低结直肠癌风险
中国疾控中心曾对国内外34篇有关全谷物的研究进行综合分析,全谷物不仅可降低结直肠癌发病风险,对预防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控制体重都有好处。
如何给身体喂够全谷物?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健康成年人每天应摄入谷类200~300克,其中包括全谷物和杂豆50~150克;薯类50~100克。
怎样吃够「每日谷物量」?试试以下这几招:
在家吃,每顿都来点谷物
小米、玉米、燕麦等全谷物可直接作为主食,三餐中至少一餐可用全谷物和杂豆类完全替代精白米面。
烹调主食时,大米可与燕麦、小米、荞麦、玉米等杂粮搭配食用,传统的二米饭、豆饭、八宝粥等都是实现粗细搭配的好方法。
让谷物变得更“柔软”
全谷物口感粗糙,一些人不爱吃。用豆浆机制作五谷豆浆或全谷物米糊,用电饭煲、高压锅煮八宝粥,用电蒸锅蒸玉米棒、杂粮馒头等,均可使其口感柔软。
购买谷物制品时看成分表
常见的全谷物食物包括全麦饼干、全麦面包、全麦面条、燕麦片 、糙米和粗磨的谷类食物等。
- 看配料表
如果表中的第1种成分是“全麦粉”“全谷物”“全小麦”“全麦”,那么这就是一种全麦食品。
比如,配料表第一位为全麦粉,全麦粉添加量不低于51%,这就是一款全谷食品。
- 看营养成分表
看膳食纤维的含量,同款产品尽量选高的。
国家规定,如果每100克产品中至少含6克膳食纤维,就可以称之为“高或富含膳食纤维”。如果食品中膳食纤维含量达到这个标准,全谷物的添加量通常也不会低。
例如,A、B、C三款全麦面包,它们的膳食纤维含量分别为6.6克/100克、6.1克/100克、4.8克/100克,很显然,A和B都属于高膳食纤维,从补充膳食纤维的角度,选择的优先顺序为:A>B>C。
需要提醒的是,有胃肠道溃疡或消化不好的人,吃全谷物可能会有不适,可适量减少。糖尿病人尽量吃糙米饭,而不是煮粥。▲
本期编辑:郑荣华
版权声明:本文为《生命时报》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