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文 | 19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是自古用兵之道,它说明了后勤供给工作的重要性。
/
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江支队,是一支随军的南下干部队伍。我们四大队是1个地区、5个县、33个区的完整建制,共640余人。从山西的太岳老区,经6000里的长途跋涉,到东海之滨的福建闽侯地区,图中的后勤补给工作虽很简朴,但任务也是艰巨的,他为胜利完成南下行军任务起了保证作用。我们的整个后勤供给工作是在党中央的关怀和华北局、华东局的具体安排下,依靠人民群众的支持完成的。现据记忆对当时的后勤工作追述如下:
一、后勤的组织机构。为保证后勤任务的完成,在大队设供给部、各中队设供卫股,由党委或政府的秘书担任后勤工作的总领导,财政、民政部门参加,财政、银行的会计、出纳监管后勤部、股的财务。每个中队还配有两名采购员、三名炊事员,并集中警卫、通讯人员,成立警卫通讯班。
二、后勤组织的任务。主要有4条:
1、保障供给。负责向上一级后勤部门领取给养,行进在老解放区由沿途政府供给,到新区则由兵供给。实行供给制,伙食每人每天1斤半大(小)米或面粉,菜金、燃料发代金,由各中队自行购买。以中队为伙食单位,配有一口行军锅、一口炒锅及其他厨具,每个小队配一个菜盆。行军途中,各小队还根据行军需要自制一些干粮,每人背3-5斤,如新乡城外到老田庵,一天行军130里;8月31日从江山峡口到二十八都,要步行75里,翻越仙霞岭,都吃自带的干粮。至于津贴费,每人每月发给人民币3.5元(旧币),用于理发、抽烟、买牙刷等。
被服供给。南下前,我们地方干部服装是发布自制,有的穿军装,有的穿便服,到决定南下集中时,才由县里给每人发一套灰色干部服,接着又发了一套内衣裤,途中增发了一套黄色军装,一颗“八一”帽徽,一块“中国人民解放军”符号。华东局还在上海为每人订制了一套蓝色棉衣裤,这套冬装在我们到福建后才领到。针对南方气候炎热、雨水多、蚊子多的特点,在武安整编时,就给每人发一顶小蚊帐,一付铁掌鞋,一块防雨油布,一个行军壶、一条粮袋、一个搪瓷碗。
武器装备。我们是南下的干部队伍,不专门配备枪支武器,只规定原配有或携带枪支弹药的干部和警卫人员可以带上。
交通工具。按规定地委委员以上配马一匹和警卫员、马夫各一名。
2、负责行军的打前站,安排住宿和掉队人员的收容工作。在行军中,各中队都抽出2-3人由大队后勤部门统一组成打前站的队伍,提前出发,担负探路、画路标、找宿营地号房等工作。在大部队到达后,分别带各中队、小队到住地,并向指挥机关通报各队住地,下达夜间口令。
行军途中,生病的、掉队的时有发生。为了让每个队员都能跟上队伍,大队后勤部门特地在队伍的最后边设收容组,收容掉队、生病的队员,走不动的还用收容车运送,使之跟上队伍;患病的就地治疗。在进入福建时,为了轻装前进,大队还在江山设留守处,让走不动的病号及一些体弱的女同志,背不动的行囊,都留在留守处,这些同志在10月份才到达工作岗位。
3、医疗卫生工作。长途行军医疗卫生工作十分重要,特别是过了黄河后,与疾病作斗争成了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大队设有医疗室,由地委抽调两名医生,两名卫生员,负责全队的医疗卫生工作。在武安整编时,医疗人员给全体队员上了卫生常识和战地救护课,沿途为病号查病治疗,遇到较长时间的休整时,还到各中队巡回医疗,检查指导做好住地的环境卫生。当年医疗室的医生张元明同志,到福建后仍一直从医,离休后才回老家翼城安度晚年。
4、安全保卫。主要是由警卫通讯班担负。由于队伍是向新解放区和待解放区进发,随时都要做好战斗准备,如防空疏散隐蔽,对付敌特的袭扰及图中的警戒保卫任务。特别是在进入福建前,支队和省委还专门做出决定,抽调有作战经验的人员,与警卫通讯班一起,组成武装班,对付敌特的袭扰及途中警戒、宿营地站岗放哨等任务。在从浙江江山的贺村向福建浦城进发时,时值大伏天,国民党溃退时沿途留下了一些翻掉的汽车、尸体、伤病员、散兵游勇,加上那里又是军统特务头子毛森的家乡,山路狭窄,后勤警卫任务更加繁重,为保证行军安全,10兵团还为我们派了护卫队,乘汽车沿途来回巡逻,一直护送到蒲城县。
在整个南下行军过程中,担任后勤的同志历尽艰辛,为大家服务,特别是炊事员同志,更是辛苦异常。他们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默默无闻的奉献,我们永远怀念他们。
——贾吉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