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有格物致知精神重点字词(善假于物巧释字词)

善假于物,巧释字词(上)陈道海,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应有格物致知精神重点字词?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重点字词(善假于物巧释字词)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重点字词

善假于物,巧释字词(上)

陈道海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君子所以成为君子,原因在于“善假于物”。“物”是客观存在,人人可以利用。问题是你得有君子“善假”的那份心思,那种聪明与才智。借用君子的这种思维模式,我认为文言文字词的理解与学习,不妨也可以“善假于物”。

一、利用成语释字词

汉语是条流淌的河,许多成语是由古代汉语发展演变而来的,成语中原汁原味地保留着一些古代汉语词义的信息。阅读文言文时,倘若能适当联想,将自己熟知的成语中的字词的意思迁移过来,斟酌比对,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如“学田所以供祭礼,育人才也,安可鬻?”句中“鬻”字何解?联想成语“卖儿鬻女”,不难判断,句中 “鬻”也是“卖”的意思。再如“以智文其过,此君子之贼也”(《论语》),句中“文”字何义?联想成语“文过饰非”,不难看出,此处“文”字为“掩饰”义。

二、利用对称释字词

古人行文有一定的规则,即句子中处于相对称位置的字词,意思往往相近、相同或相对、相反。如“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屈原列传》),句中“见”既不同于“见谅”的“见”,表示第一人称“我”; 也不同于“悠然见南山”的“见”,表示“看见”。根据句式对称的特点,此处“见”与“被”同义,也是“被”义。同理,“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鸿门宴》),句中“举”“胜”处于对应位置,意思相同,都是“尽、全”之义;“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史记·商君列传》),“非”“多”处于相对应位置,意思却相反,“非”是“非议”“责怪”,“多”则是“称赞”之义。

三、利用诗词释词义

对一些朗朗上口的诗词名句,不妨试着将其中一些字词的义项迁移到阅读材料中。如“危楼高百尺”的“危”是“高”的意思,“停车坐爱枫林晚”的“坐”有“因为”的义项。了解了这些知识,在阅读翻译“穷山之巅,则又自上缒危滑以下”(清刘大櫆《游三游洞记》)时,就会想到“危”在句中是“高处”义(大意:一直登上山的顶峰,然后又用绳子拴着从高处滑了下来);而在理解“建元六年,窦太后崩,丞相昌、御史大夫青翟坐丧事不办,免”一句时,就会想到“坐”在句中是“因为”的意思(大意:建元六年,窦太后逝世,丞相许昌和御史大夫庄青翟因为丧事办得不周到,都被免官)。

源自《语文报·高中版》第965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