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哲学经典书籍(汇悦读)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徐汇区委宣传部(文明办)、徐汇区文化和旅游局、徐汇区图书馆以“致敬经典” “致敬光辉岁月” “致敬伟大历程”为主题。围绕“魅力徐汇” “国学漫谈” “大家风范”“西方文萃” “历史漫溯”,精选25本经典佳作,形成了“2019徐汇修身书单”。

全书28个章节,从中国哲学的精神与背景讲起,涵盖各大哲学流派及代表性哲学大家,是了解中国文化的入门书。

三大哲学经典书籍(汇悦读)(1)

内容简介

《中国哲学简史》(A Short 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是冯友兰先生根据1946至1947年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讲授中国哲学史的讲稿整理而成的英文著作。全书共28个章节,涵盖中国哲学的精神与背景,孔子、老子、墨子、荀子、韩非子等先秦诸子,道家、儒家、佛家等哲学流派,以及中国历史上代表性的哲学大家,并论及中国哲学与当代世界的关系。

全书以20万字讲述了中国哲学的发展历史,打通了古今中外的相关知识,在有限的篇幅里融入了冯友兰对中国哲学的理解。它在世界各地有多种译本,一直是许多大学中国哲学的通用教材。它对当今的读者有极大的意义,不失为一部可以影响一生的文化经典。

作者介绍

三大哲学经典书籍(汇悦读)(2)

冯友兰

冯友兰(1895-1990),字芝生,河南南阳唐河县人。191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门,后赴美留学,1924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广东大学、燕京大学教授、清华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哲学系主任。抗战期间,任西南联大哲学系教授、文学院院长。1952年院系调整后,转入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冯友兰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哲学家和哲学史家。他提出的“释古”理论对史学研究有方向性价值,“照着讲”和“接着讲”的方法论,则对中国哲学和哲学史的研究具有开创性的指导意义。“三史释今古,六书纪贞元”是冯先生对其一生重要著作的总结。《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小史》、《中国哲学史新编》和“贞元六书”等著作,成为20世纪中国学术的重要经典。他是在中国学术思想史上做出了重要贡献的杰出学者,也是影响巨大的思想家之一。


推荐理由

研究中国哲学,以为导引可也!

三大哲学经典书籍(汇悦读)(3)

作者在自序中写道:“本书小史耳,研究中国哲学,以为导引可也。欲知其详,尚有拙著大《中国哲学史》,亦承布德博士英译;又有近作《新原道》,已承牛津大学休士先生英译;可供参阅。本书所引中国原著,每亦借用二君之英译文,书此致谢。”

走进书中

中国哲学的精神

三大哲学经典书籍(汇悦读)(4)

本书开篇第一章,以中国哲学的精神以引领,谈及哲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中国哲学的问题和精神,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让读者对中国哲学有了初步印象。

中国哲学,它既入世而又出世。有位哲学家讲到宋代的新儒家,这样地描写他:“不离日用常行内,直到先天未画前”。这正是中国哲学要努力做到的。有了这种精神,它就是最理想主义的,同时又是最现实主义的;它是很实用的,但是并不肤浅。

中国哲学以为,一个人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行动上完成这个统一,就是圣人。他是既入世而又出世的。他的人格是所谓“内圣外王”的人格。“内圣”,是就其修养的成就说;“外王”,是就其在社会上的功用说。那么哲学的任务,就是使人有这种人格。所以哲学所讲的就是中国哲学家所谓“内圣外王”之道。

名家起源

中国哲学,如何成为现在这样?为什么成为现在这样?冯友兰先生在书中提到中国哲学的背景受到地理、经济、文化、政治等影响。而全书的脉络则跟随着时间推演,历经“诸子百家”、儒家的独尊和道家的复兴、中国佛学的建立、“程朱理学”和“心学”的发展而直至现代。这里只窥其“百家”时期的几家。

冯友兰先生认为:儒家者流盖出于文士。墨家者流盖出于武士。道家者流盖出于隐者。名家者流盖出于辩者。阴阳家者流盖出于方士。法家者流盖出于法术之士。

儒家

三大哲学经典书籍(汇悦读)(5)

孔子:第一位教师

孔子是一位“儒”,是“儒家”创建人。不过孔子不只是普通意义上的儒。在《论语》里他被描写成只是一个教育家。他期待他的弟子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成人”(《论语•宪问》),所以教给他们以经典为基础的各门知识。在传述传统的制度和观念时,孔子给予它们的解释,是由他自己的道德观推导出来的。例如讲到《诗》经时,他强调它的道德价值,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这样一来,孔子就不只是单纯地传述了,因为他在“述”里“作”出了一些新的东西。

正是这样,才使孔子不同于当时寻常的儒,而使他成为新学派的创建人。正因为这个学派的人都是学者同时又是六经的专家,所以这个学派被称为“儒学”。

而后的孟子代表儒家的理想主义的一翼,稍晚的荀子代表儒家的现实主义的一翼。

墨家

三大哲学经典书籍(汇悦读)(6)

墨子:孔子的第一个反对者

墨子创立的学派名为墨家。在古代,墨子与孔子享有同等的盛名,墨学的影响也不亚于孔学。孔子是古代文化的辩护者,辩护它是合理的,正当的,墨子则是它的批判者。他传教的目的在于,把传统的制度和常规,把孔子以及儒家的学说,一齐反对掉。

墨子及其门徒出身于侠,从《墨子》以及同时代的其他文献,墨者组成一个能够进行军事行动的团体,纪律极为严格。这个团体的首领称为“巨子”,墨子就是这个团体的第一任巨子。墨子及其门徒与普通的游侠有两点不同。第一点,墨子及其门徒强烈反对侵略战争,他们只愿意参加严格限于自卫的战争。第二点,墨子详细阐明了游侠这种职业道德,论证它是合理的,正当的。这样,墨子的社会背景虽然是侠,却同时成为一个新学派的创建人。

道家

三大哲学经典书籍(汇悦读)(7)

道家不是普通的隐者,只图“避世”而“欲洁其身”,不想在理论上为自己的退隐行为辩护。道家是这样的人,他们隐退了,还要提出一个思想体系,赋予他们的行为以意义。

先秦道家哲学的发展,一共有三个主要阶段,“为我”、“轻物重生”是杨朱的基本观念,代表第一阶段。《老子》的大部分思想代表第二阶段。《庄子》的大部分思想代表第三阶段即最后阶段。

老子的主要观念是“太一”“有”“无”“常”。“太一”就是“道”。道生一,所以道本身是“太一”。“常”就是不变。虽然万物都永远可变、在变,可是万物变化所遵循的规律本真不变。

《庄子》是一部道家著作的汇编,而今天流传的《庄子》大概是公元三世纪郭象重编的。郭象是《庄子》的大注释家。庄子的政治、社会哲学,目的在于为每个人求得“不治之治”的相对幸福。人能够充分而自由地发挥自然能力的时候,就很幸福。但是在许多情况下受到阻碍。例如死亡、疾病、年老。庄子还描写了得到绝对幸福的人,超越自己与世界的区别,“我”与“非我”的区别。所以他无己。他与道合一。

名家

三大哲学经典书籍(汇悦读)(8)

“名家”与诡辩家、逻辑家、辩证家有些相同,但并不完全相同。从逻辑上讲,中国古代哲学的名与实的对立,很像西方的主词与客词的对立。

名家的人在古代以“辩者”而闻名。《庄子》的《天下》篇列举了当时著名的悖论之后,提到恵施、桓团、公孙龙的名字。所以这些人似乎就是名家最重要的领袖人物。

恵施、公孙龙代表名家中的两种趋向,一种是强调实的相对性,另一种是强调名的绝对性。恵施强调实际事物是可变的、相对的这个事实,公孙龙则强调名是不变的、绝对的这个事实。

名家的哲学家通过分析名,分析名与实的关系或区别,发现了中国哲学中称为“超乎形象”的世界。

阴阳家


三大哲学经典书籍(汇悦读)(9)

阴阳家出于方士。《汉书•艺文志》把方士的术数分为六种:天文、历谱、五行、蓍龟、杂占、形法。术数本身是以迷信为基础的,但也往往是科学的起源。这个学派力求对自然物事只用自然力作出积极的解释。

阴阳家的重要文献是《洪范》《月令》。在《洪范》里,五行的观念还是粗糙的,并且告诉人们,人类世界和自然世界是互相关联的,这个学说被后来的阴阳家叫做“天人感应”论。《月令》是告诉君民,应当按月做什么事,以便与自然力保持协调。

法家

三大哲学经典书籍(汇悦读)(10)

法家之所以被称为法术之士,是因为他们提出了治理大国的法术。

韩非,法家的集大成者。韩非,是法家最后也是最大的理论家。在他以前,法家已经有三派,各有自己的思想路线。三者:“势”指权力,权威;“法”,指法律,法制;“术”,指办事、用人的方法和艺术,也就是政治手腕。韩非认为,这三者都是不可缺少的。

韩非和法家认为,君主必需具备一种大德,就是顺随无为的过程。他自己应当无为,让别人替他无不为。法家的治道,需要君主的公正无私。能够真正实现这种要求的只有圣人。在法家思想里,也没有阶级的区别,法家不把平民的行为标准提高到用礼的水平,而是把贵族的行为降低到用刑的水平,将礼抛弃,只靠赏罚,一视同仁。

阅书查看更多故事哦~

自秦统一中国后,中国哲学也在历朝历代哲学家的推动中发展,而想要了解有关中国佛学、新道家:主理派和主情派的思想,以及新儒家:程朱理学和程王学派的“心学”思想,还有中国哲学在现代世界的发展,那就翻开这本《中国哲学简史》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