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包的生活日记(小包的故事)

小包本来不叫小包,只是每次看到他,都让我想起金庸笔下的包不同,就是老说“非也非也”的那个大哥因为每次无论我想到什么优秀的方案,写出什么完美的计划,或者输出了什么特别好的数据,小包都会蹦出一句“非也非也”,然后指出我的方案的优化点、计划中的漏洞,或者数据里面的异常值更让我生气的是,他说的基本每次都是对的,这个人真是让我又爱又恨,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小包的生活日记?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小包的生活日记(小包的故事)

小包的生活日记

小包本来不叫小包,只是每次看到他,都让我想起金庸笔下的包不同,就是老说“非也非也”的那个大哥。因为每次无论我想到什么优秀的方案,写出什么完美的计划,或者输出了什么特别好的数据,小包都会蹦出一句“非也非也”,然后指出我的方案的优化点、计划中的漏洞,或者数据里面的异常值。更让我生气的是,他说的基本每次都是对的,这个人真是让我又爱又恨。

之所以想写他,是因为被他“折磨”了大半年,不得不记录一下被“虐”的点滴。当然,更主要的原因是,在他的帮助下,我们技术团队和我自己都有了巨大的进步和能力积累,我心里其实非常感激他。

不能对他承诺的男人

去HMS(华为移动服务)攻关之前,我总能从各位大佬嘴里听到“小包”这个名字。起初,我并未对这个人畜无害的名字保持应有的警惕,而后来的经历,让我对自己的幼稚后悔不已。

接触过他的人,都“警告”我,千万别对小包做出任何承诺,哪怕口头上的也不行。在我的脑海中,这个人一定很凶神恶煞。但在南京集结会战时,我见到了真的小包,是一个高高瘦瘦的,长得还有点文气的人,见面都是笑盈盈的,还主动嘘寒问暖。

我心想,这个人和我之前接触的项目经理不太一样,气场不太行,他能镇住场子么?是不是可以压制他一下?要知道,程序员和PM之间,常常就是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的关系,一定要把项目进度掌握在自己手里,不然就被动了。

我们这次来攻关的是O项目,而他是这个项目的PM(项目经理)。之前我们做的都是基于端侧NPU(神经网络处理器)的版本,这次要上HMS,就要在CPU(中央处理单元)上运行,我们私下估计了一下,如果模型不做大的调整,恐怕要1000毫秒以上,可是GMS(谷歌移动服务)的对应功能只有300毫秒,两者差距非常大。如果依然是这个速度,用户就会明显感觉到卡顿。

要做到不差于GMS的指标,基本属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在对于项目的对齐会议上,我们展示了团队的能力,并表示可以努力把CPU版本的性能压到600毫秒以下。

听到我们这么说,小包撇撇嘴:“这个指标不行呀,没有啥竞争力。”

会议结束后,小包私下找我,问我到底差在哪里?作为一个对项目负责的开发人员,我很详细地给他讲了当前的设计方案。

“这块的时间为啥要这么长?”他好奇地问。

“可能是模型设计不太合理,这个结构对NPU的并行结构支持较好,CPU用这个结构时间压不下来,要换结构;新的模型结构通道数有点窄,信息量不一定够,这个要评估。”我说。

“那如果新的模型效果好,能省下多少时间?”他刨根问底。

“可能可以再压缩100毫秒,这个要做了实验才知道。”

半个小时之后,我“惊喜”地在小包的沟通邮件上看到如下表述:“技术团队承诺当前可以给出600毫秒版本,并通过模型调整继续压缩时延,给出500毫秒的版本,本月底交出第一版。”

我老大盯着我半天。我猜想,他一定发现了这个指标是我这个大嘴巴说出去的。我反复解释,我没承诺,就是就事论事地分析了一下,但是从其他同学的表情可以看出来,我一来就给大家挖了一个大坑。

我气冲冲地去找小包理论,他倒是笑呵呵的:“600毫秒的版本就是唬我的,咱们都清楚。再说这个速度是GMS的两倍,说出去丢人不?你们这么牛逼,一定可以搞定,快回去干活吧!”小包一席话让我哑口无言。我这个不服输的小脾气当场就压不住了,我就是要做出点名堂,拿出来看看。

不过,在之后的日子里,我这个在团队内喜欢吹牛出了名的人,见到小包都“谦虚”的不行,话术停留在类似“不行呀,真搞不定呀,时间太紧了呀”之类的。而小包能在我偶尔几句认不出的吹牛语言内找到突破的口子,于是不停地有这样的会议纪要邮件发出来:项目组承诺检测模型提高50毫秒,项目组承诺识别精度提高2个点,项目组承诺整体体验超过GMS……我去找他理论,他也总是笑呵呵的,让我不知道咋下嘴。

我一度甚至怀疑,当年小包恋爱的时候,如果女孩子和他说:你是个好人,他都能回去用微信发出一个会议纪要:“你承诺要成为我的女朋友了哈,么么哒……”

梦中催进度的男人

别看我找小包理论的时候,他总是一副好面孔,当他来催我进度的时候就是另一幅嘴脸了。

小包会每周定期发周报邮件找我们“催更”,但是我们的工作性质决定,每一次改动要用机器跑三五天才会有一个初步结果。一个稳定版本要出来,恐怕要前后折腾好几版设计,最后还要做模型的精细调优。这导致我们无法给出每周的阶段性成果。但小包才不管这些,必须每周都见到阶段性成果。

记得有一次,小包告诉我们,需要在2020年1月15日之前交出一个稳定的优化版本,整体性能优化到400毫秒。但我们的模型还要进行结构的优化确定,而且由于是一个大版本,我们又搞了一个新方案,一次性解决时延和KPI的跷跷板效应,需要做的工作特别多。参与的同事都全力以赴,但是这个时间点貌似真的赶不上了。

我非常焦虑,甚至有一天做梦,梦到小包把我拉到会议室,问我15日版本的风险问题,在听到我说真的交不出来之后,直接在会议室把大佬们一起拉上电话会议。在我的各级领导和项目的负责人轮番轰炸之下,我被说得完全坐不住,直接推开门逃出去......我从梦里惊醒,还好是做梦!摸了一下被子,竟然都湿了,汗……我看了一下时间,还不到6点。反正已经睡不着了,索性冲了一个澡,直接去公司攻关了。

但是1月15日的时间我真的没有守住,在1月14日晚上,我拖着疲惫的身体去找小包,和他说这个时间真的搞不定,还要一周时间。小包倒是淡定地和我说:“本来1月15日交,是给测试留一周的测试时间,要是真不行就下周交,让测试加班测,再延期一周。”

我当时激动地都快跪下来了,直接回去玩命干了一周。周末我又去找小包,和他说本周能交一个版本,速度、性能都没问题了,就是KPI还有一点几的差距,训练时间实在不足,下个版本交一个没问题的版本。小包依然很淡定,和我说,本来还给集成留了一周的时间,这个版本先让他们集成,下周直接替换模型就行。

我继续感恩戴德地去搞了一周,这次KPI已经没有问题了,但是还有几个集成的bug,小包和我说:“不着急,还留了一周解bug的时间。”

后来我算是明白了,这个世界上根本就没有15日的版本,版本时间是2020年2月8日,而小包给我的需求里面硬生生地提前了3周。他当然也知道15日是搞不定的,只是留足了缓冲。

我是在后来聚餐的时候才知道这个准确时间点的,当时气炸了,狂怼了一通小包,而小包也不生气,笑嘻嘻地给我夹肉,堵住了我的嘴。不过我内心清楚,是小包的催更和“逼迫”让我和小伙伴们燃烧了我们的小宇宙,爆发出最大的潜能,最后取得了攻关的胜利。

唯一我难过的是:在后来的时光里,直至HMS攻关结束之后的很长的时间里,我都能梦到小包拉我开会对进度。他是除了我当年暗恋的女神之外,唯一能长期出现在我梦里的人,甚至他的出现,严重影响了我女神在我梦里出现的频率,降低了我的生活质量。

永远拿着小皮鞭的人

小包更让我不能忍的,就是永远都见不到他满足的样子。这个事情咋形容呢,大约就像某些永远不会夸孩子的家长一样:你考了班级第一,他就问你为啥不是年级第一;你考了年级第一,他就问题为啥不是每个单科都是第一;就算你每个单科都考了年级第一,他就问你为啥不是满分。

我们的项目方案经过几次大的优化,每次都是大几十毫秒的提升,或者精度两三个点的提升,这样的优化在我看来完全是值得大大吹嘘一番的,而每次我兴冲冲去找小包想吹吹牛的时候,都会发生类似下面的对话:

我:“这次从500毫秒直接优化到400毫秒,8个场景有7个还提升了,你就说牛不牛?”

小包:“那怎么还有一个场景下降了?”

我:“你先别看那个,就说别的指标牛不牛?”

小包:“别的指标我不管,你们承诺了所有KPI不低于90,你看这不是有一个不够么?”

我:“……”

小包:“得了,别吹了,快回去看看这个怎么优化,这是个关键指标。”

我于是垂头丧气,悻悻然地回去继续优化了。

其实就像所有打击自己孩子的家长一样,他其实不是不认可你的进步,他只是不希望你骄傲。小包也一样,在事情过去很久之后,我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了他向上汇报我们的工作进度,那“吹”的,比我不知道要膨胀多少倍…

小包一直用小鞭子不停地推动我们前进,而我们在他的“淫威”之下,最后把端到端性能优化到了300毫秒以下,KPI全面超过GMS端侧指标,甚至部分指标超越了GMS云侧的指标,而我不得不说,这些工作与小包对项目进度和方向的精确把控是完全分不开的。

最好的战友

这就是小包的故事。看我写了这么多,各位看官是不是觉得这是一篇吐槽项目管理人员的阴阳怪气的帖子?不好意思,还真不是。

不客气地说,小包是我见过最好的PM,没有之一:在工作中,他能在纷繁的情况和指标中,精准地把握整个项目的方向和进度;对于项目精细的地方,他能和我们开发人员深入地沟通,判断出我们指标中吹牛和留余量的部分,保证项目正常交付;在项目进展中,他可以全面掌控研发,交付、测试、生态等多方面的状态和进度,在一个地方出现问题,能及时和大家一起定位,并在有同事需要支撑时,第一时间帮忙协调资源……

虽然和他工作起来压力有点大,但是在我做项目,遇到方向迷茫的时候,总会不经意想起他。作为PM,他在方向性和指标上给我提供了很多的帮助,而且在上下游资源整合上给我很多支撑,帮我解决很多棘手的问题。经过这些历练,我的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升。

和他一起工作,有时候会感到不舒服。但是在战时状态下,我认为,小包这样的人就是最好的战友,无论大家私下里怎样争吵,只要拿起枪站在战壕里,我就可以放心地把我的后背交给他,无论环境怎么恶劣,都可以坚信他会陪你战斗到底,并一定会取得最终胜利。

其实,小包的故事里面不止有小包,我在HMS集中攻关了半年多,看到了好多这样专业、值得信赖的人,大家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一起奋斗,不分你我,没有部门墙,无论谁遇到什么问题,都能很快得找到可以支撑的人,而那个人也一定全力支援。我们之间建立了深厚的革命友情,并一同完成了HMS的攻关。

时间过得很快,很快我们这群来自五湖四海,为了同一个目标战斗过的战友们,各自投入到了新的岗位上奋斗,开启了新的项目。“聚似一团火,散做满天星”,HMS攻关虽然结束,但是这段痛并快乐着的时光,会在我的职业生涯中记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它让我打下了一场成功的战役,并让我看到了真正的“战场精神”是怎样的,只要我们敢于朝着目标不断挑战和超越自己,结果往往会比我们想得更好。哪怕遍体鳞伤,依旧斗志昂扬,那架“烂飞机”依然可以战斗,胜利,返航。

后记

前几天,我和新项目的领导沟通,说:“这块参数很难达标呀。”

领导说:“我理解你,要不指标调一下吧。”

我心想:你咋能理解我呢,你要推动我呀,不然这项目咋交的出去呀……

哎,小包呀,我真是中了你的毒!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