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最美十大古村(自在宁国探秘千年古村)
疫情防控,每天除了上班,基本就在家里宅着。小区里渐次开放的含笑、玉兰以及紫叶李,提示着春天来了。是啊!季节的更替何时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已然惊蛰,接着就要春分了。不知为何,在这个料峭的春天里,我却想起了上年秋分时节的上坦之行。
上坦村位于安徽省宁国市西津河上游,面积约一平方公里,是一个四面环山的小盆地,故名“上坦”。又因村东、西各有溪水环绕,又名“环川”“环溪”。上坦村始建于北宋,距今有近千年历史。史料记载鼎盛期有72家豆腐店,98条小石巷,人口近万。上坦村民自古以耕读为本,倡导儒学,恪守宗法,注重教化。原有章氏、潘氏和胡氏三大望族,人才辈出。据《宁国县志》记载,仅环川章氏一族从宋至清,先后就有20余人成为进士、举人、贡生、椽选,走入仕途,“一门两进士”更是传为佳话。(章夏,宋大观三年进士,在宋高宗曾出任楚汉名城潭州(今长沙)通判;章复,宋宣和六年进士,最辉煌的要算绍兴二十二年(1152)出任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官居二品)
上坦村与旌德县交界,越兰花岭过胡乐又可达绩溪、歙县乃至徽州,加上以前西津河上游河道较深,水运较为便利。因此成为上通徽州、下达苏杭的交通要道。
上坦村属黄山余脉,典型的皖南山区。山川秀丽,茂林修竹,村舍掩映期间,东、西二水自村后蜿蜒而来,如母亲的两条手臂,环村而过,景色宜人。民国《宁国县志》记载,古上坦村境内有八景,它们是:儒峰叠翠、岩窦清泉、双溪垂虹、西山春晓、碧潭秋月、紫岩暮烟、沙堤烟柳、海峰雪松。
可惜的是,清朝咸丰同治年间的兵燹之灾,上坦村惨遭屠戮残害,加上后期河道淤塞以及公路运输兴起。上坦不再是交通要道,繁华昌盛成为过往。而“环川八景”也渐渐湮没于传说和史料之中。
然上坦偏于深山,加上聚族而居,相对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一大批具有自身特色的传统民居得以保存。近年乡村两级结合村庄整治,加大道路等基础设施投入,上坦村面貌焕然一新,正在成为宁国人休闲和寻幽访古的目的地。
上坦离城区有五十多公里,大致一个半小时车程。检查完车况,我带了杯茶和些许面包之类的干粮,开车出发。
城区到上坦须走“皖南川藏线”,其中很长一段是临水临崖的库区山路。弯道、上下坡多而连续,有些弯道接近180度。好在我是本地人,知晓这些情况,一路还算顺利。
车到方塘集镇,往北是继续沿“皖南川藏线”去板桥、桃岭。左转过桥,上个小坡,再左转到村级道路,溯溪而上,十五分钟左右,转过一山嘴,远远看到一村落掩映在山水之间,便是上坦了。
村口有停车场和洗手间。我在这里稍作休整,喝口茶,吃点干粮补充能量。
村口的五孔古桥,建于明万历28年,见证了上坦的繁盛、没落的变迁。
长长的藤蔓像极了古桥的胡须。
后面建了座新桥,古桥已完成使命。
村口这个石雕,古钱的形象。是在回味往日的富庶吧!
溪边的水碓,是用来舂米的。
悠悠古道,漫漫时光。
老房子,有点徽派的风格。
这座房子重檐还带廊柱。
住在这样的宅子里,蓝天白云下,有鲜花簇拥,享受!
这些石磨,不知是否为72家豆腐店的遗存。
这座老宅子规模不小,似乎是四进的院落。估计当年是大户人家。
安静、恬然、自在,美丽的田园风光。
花了两个多小时,总算把村子溜达完。倘若在上坦的繁盛期,估计要得半天了。村子里人不多,年轻人大多耐不住寂寞,出去寻找外面的精彩了。只有些老人,守着这一方宁静。
不过,上坦村虽然幽静安然,却未见多少颓势与荒芜,鸡鸣狗吠,袅袅烟尘,生活气息浓郁。满园的蔬菜,田地里的金黄稻谷,无不显示着收获和希望。或许,这就是耕读传家的传承所在了!
周边景点及食宿:
1、周边景点:“皖南川藏线”自驾线路,青龙湾原生态旅游度假区、落羽杉湿地公园、世京果园、板桥自然保护区、高峰山等。
2、饮食特点:取材当地食材,徽菜、皖南农家菜口味。如红烧黑猪肉、小河鱼、小河虾、青龙湾鱼头汤等。
3、住宿:“皖南川藏线”最美宁国段上有众多农家乐、民宿,干净实惠,旺季及周末假期建议提前预定。
文章来源:大众一家车主社区yangjun0111,版权属于原作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