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祖国电影里面几个故事 我和我的祖国盘点影片背后那些真实的历史点滴
文|霏常说
(本文有剧透,如还未观影,可先收藏)
在影片公映之前,《我和我的祖国》这首歌就在神州大地广为传唱,王菲的天籁之音袅袅娜娜,悠然潜入心底。
终于等到影片公映,第一时间买了票去观看。《我和我的祖国》不仅由七位知名导演联袂打造,还拥有全明星豪华阵容,可看性极强。影片用独特的组合方式,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2015年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式,以时间为线串连起了七个重大历史事件。
这七个故事都是单独演绎的,虽然每个故事篇幅短小,但精致完美,各个时期都有不同的感念和怀想,可看作是一部“新中国短篇合集”。充满年代感的叙事方式,紧紧贴合百姓生活,代入感非常强。
本文将以影片放映为序,为您送上影片中看不到的故事背后的真实历史点滴。
01《前夜》:民心所向,最佳之作
《前夜》由管虎执导,讲述了在开国大典中负责升旗装置的工程师林治远(黄渤饰演)排除万难保障升旗程序顺利实施的故事。
影片中强调,要保证毛泽东主席摁下电钮的同时国旗冉冉升起,升旗的速度以及旗杆顶部的装置至关重要。但由于受篇幅所限,还有两个主要难点片中没有提及,一是旗杆的高度和材质,二是线的走势。
在新中国刚成立初期,一切百废待兴。但开国大典是揭开新中国历史篇章的盛大时刻,要保证大典顺利进行并万无一失,所有工作人员面临的压力和困难可想而知。其中,旗杆的材质就是个难题。
根据整体设计来看,国旗旗杆的高度应与天安门城楼最高处等高,这个高度应为35米。几经周折后,负责人林治远跑到自来水厂选了4根口径不一的自来水钢管,但是,4根焊接起来的自来水管总长度只有22.5米,实在无法达到35米的高度。经请示后,上级同意了这个方案。直到1991年5月1日重新修建国旗旗杆后,才达到了32.6米的高度。
第二个难度是设计自动升降设施,即线的走势。林治远与建设局做机电工作的技术员梁昌寿一起研究自动升降开关装置。计划从旗杆下引出一条导线,将它从天安门前东西长安街道路工程管道中穿过,跨过金水桥河,再顺着天安门城楼东南角上升至城楼中央,与天安门城楼上安装的开关连接在一起。当时林治远与梁昌寿两人反复实验一直到10月1日凌晨。
在开国大典升国旗的这一历史性时刻,林治远站在毛泽东主席身边协助,梁昌寿守候在旗杆下,准备如果国旗升到顶还不停止的话,他就会立刻切断电源。
开国大典上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红旗,以及当时用的旗杆和旗座,目前都珍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
02《相遇》:默默奉献,催泪之最
《相遇》由张一白执导,张译饰演的高远是国防科研所的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员。由于其工作具有极高的保密性,他年纪轻轻就要隐姓埋名,三年内都不得与家人联系,甚至刚结识的女友都找不到他。但是,在一次核实验中,他为了排除实验危机而遭到了严重的核辐射。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而高远却出现在了牺牲人员名单中。
1960年7月,毛泽东在北戴河会议上发出号召:“自己动手,从头做起,准备用8年时间,拿出自己的原子弹。”在筹备初期,物理学家钱学森就对科学家邓稼先说:中国要放一个“爆竹”,要你来做这个“爆竹”。自此,邓稼先就将自己的全部身心都交给了中国的国防事业,连他的岳父许德珩都不知道女婿到底在干什么。
然而,不到毛泽东主席预计的8年时间,我国仅4年就取得了成功!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时整的那声巨响,是无数默默无闻核工业者奋斗的声音,是多少中国人自信的声音,也是中国国家安全强大后盾铿锵有力的声音。
影片中由张嘉译饰演的科研所领导说:“他叫什么名字我都不知道”。无数的科研人员隐姓埋名加入到了中国的国防建设中,把他们的青春,甚至生命都献给了祖国,而我们却不知道他们的名字,正是由于他们,百姓才能享有祖国的尊严和安定的生活,向这些科研工作者以及他们的家人致敬!
03 《夺冠》:黑白电视,彩色童心
《夺冠》由徐峥执导,影片的巧妙之处在于,它将孩童的稚趣、女排的胜利与黑白电视的初现精妙地结合在一起。
故事再现了1984年8月8日,中国女排奥运会夺冠并首获世界大赛三连冠的盛况,那个年代人们对于比赛的关注和自豪感丝毫不亚于今年女排再次夺冠的全民鼎沸。
当时中国女排赢得了三连冠的骄人战绩,拿到了洛杉矶奥运会的金牌,,堪称中国体育界的一座历史性丰碑。她们的胜利极大振奋了国人的士气,由此,郎平、张蓉芳、孙晋芳等人也成了家喻户晓,为国争光的巾帼英雄。
80年代初期,黑白电视还未完全普及,当时人们要看电视节目,都离不开天线杆,也就是片中小男孩一直摆弄的那个东西。谁家的天线挂得高,谁家电视节目的质量就好,电视中出现“雪花”的概率就低。
当时一般的中国家庭还买不起电视,于是就出现了一个院子,甚至一条街的人到一家“组团”看电视的场景。那时期的邻里之情现在回想起来都是满满的幸福感,这是现在社会所无法比拟的。
04 《回归》,分秒不让,展现国威
《回归》由薛晓路执导,再现了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的历史瞬间。影片中除了大陆的工作人员外,任达华饰演的香港钟表师傅,代表了从大陆移民到香港的普通百姓,惠英红饰演的香港警察代表了香港公务人员。当警察们统一将“港英警徽”换上香港警察的新帽徽时,烟花四起,庄严肃穆。在分离了154年后,无论香港公务员,还是香港普通市民,都期盼着回到祖国怀抱,这是两地共同的心声,民心所向。
安文彬在接受董卿的采访
我们都知道香港回归的时间是1997年7月1日0点0分,但很少有人知道,当年英方代表要在7月1日0时0分0秒降下英国国旗,而我国外交官安文彬代表祖国在与英方交涉时,坚持这个时间应是中国国旗升起的时间,英国国旗必须在前2秒降落。这2秒用于中国国歌正式响起之前,乐队指挥抬起以及挥下指挥棒各需要1秒。
为了中国五星红旗能在这一刻一秒不差地准时升起,中英双方为了“2秒”就谈判了整整16轮之久,非正式会谈更是数不胜数。外交官安文彬表达了祖国盼望统一,以及全国人民的心声,那就是“我们一秒都不能等。”
05 《北京你好》,小民大爱,幽默之最
《北京你好》由宁浩执导,讲述了葛优饰演的一名北京出租车司机,离婚后不受前妻和儿子待见,工作也吊儿郎当,在意外获得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门票后,却转赠给了汶川地震孤儿的故事。
葛优不愧为实力派超级影帝,将一个生活工作不着调,但富有慈悲情怀的普通百姓演绎得活灵活现。影片的喜剧情节出人意料,葛优诙谐幽默的抖包袱式台词和表演是最大亮点。
2008年是个悲喜交加的一年,这一年我们遭遇了大规模雪灾和汶川8.0级特大地震,造成了重大的损失。汶川地震更是中国成立以来破坏力最大,也是继唐山大地震后伤亡最严重的地震。同年8月的奥运会在北京举行,中国共夺得51块奥运金牌,荣登金牌榜榜首,为历史之最。
06 《白昼流星》,浪子回头,波澜壮阔
《白昼流星》由陈凯歌执导,以广袤的草原为背景,通过当地两个少年牧民亲历2016年11月18日神舟十一号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的历史性时刻,展现了温情、救赎和天地责任的主题。两名不羁少年在亲眼见证“白昼流星”的同时,内心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在退休扶贫办主任的精神感召下终于迷途知返,了解了生命的意义与责任。
令人惊喜的是,影片中走出神舟十一号飞船的,正是当年两位宇航员景海鹏和陈冬。开启舱门的开舱手和其他参演的航天工作人员,现实中也曾做过此项工作。陈凯歌导演更是强大到实现了道具的真实还原,包括特种车辆、返回舱降落伞都是当时的实物。
当年为了备战“神十一”,景海鹏和陈冬共计完成了3000多个学时的训练。他们不仅要学会如何当好合格的“驾驶员”,还身兼“工程师”、“科学家”、“医生”、“农民”和“生物学家”多重身份。神舟十一号飞行任务是中国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载人飞行任务,长达33天。
07 《护航》,豁达奉献,炫酷爆棚
《护航》由牧野执导,讲述了2015年9月3日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大阅兵时,一名替补女飞行员的隐忍和大爱。此片堪称吸睛亮点,身穿军装戴着墨镜的男女飞行员英姿飒爽、气度非凡。
实际上,当我们在观看阅兵仪式时,可曾想过在展示的队伍背后就是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同样付出了汗水与努力、甚至表现是最优秀的,但在最辉煌的时刻,他们甘愿把这份荣誉让给战友。
2010年2月28日,人民网就曾访谈过张晓佳、余旭、周帅三名歼击机女飞行员。在节目中,1987年出生的辽宁妹子张晓佳坦言,刚知道自己要做替补的时候,心里确实很不舒服,也觉得自己特别委屈。后来了解到,备份机的级别其实非常高,因为在飞行时,每个飞行员都有自己特定的位置,而替补员要具备掌握所有飞行员位置的能力。
当国庆受阅的荣誉近在咫尺又遥不可及时,复杂低落的情绪可想而知。这对于渴望辉煌的年轻人而言有点“残忍”。张晓佳说:“第一个想的是终于平平安安、顺顺利利的完成了我们这次任务。然后想到自己却要返航,心理上会有一些落差,但还是为我们首批女歼击机飞行员感到自豪。”
这些优秀替补队员的豁达与乐观,向我们展示了中国军人的风范。我们虽然看不到他们的身影,但他们一样享有崇高的荣誉。
本片尤为可贵的是,导演们摒弃了以往惯用的“主角光环”,而是从“小人物”的角度去体验、参与,甚至旁观大事件,以“小人物”投射“大时代”。
其主题思想显而易见:集点滴之水而汇江河,聚杯把之土而成山岳。社会的繁荣离不开普通人民的辛劳与付出,国家的强盛也离不开众志成城、团结一心的集体向心力。
让我们共同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神州大地繁花似锦,祖国长空乐曲如潮。祝祖国繁荣昌盛,国泰民安!
评价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欢迎讨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