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起时刷牙吗(如果可以温柔些)

这个标题是我真心的想法,如果刷牙变得温柔些,小孩子应该会喜欢上刷牙。

写在前面的话:

如果你读这篇文章时有不舒服的感觉,请停下来留意自己的不舒服,或许这个不舒服在胸口、喉咙、胃等,给这个不舒服一点时间,然后留意到自己的呼吸。

「刷牙」这个话题是我前几年儿童心理咨询中经常听家长提到「集万恶于一身」的字眼;

“每次都是不听地催,才去刷牙!”

“刷牙这么简单的事情,为什么他就这么难?!”

在一起时刷牙吗(如果可以温柔些)(1)

今年的9月份,我的小外甥(luffy,2岁半)顺利上了小托班,我的妹妹也开始跟随时代的步伐在朋友圈打卡营业,“某某幼儿园小托班某某小朋友21天养成好习惯-刷牙第x天打卡,欢迎路过的叔叔阿姨舅舅点赞!”

有一天,妹妹发微信信息和我说,“我最近很讨厌luffy,尤其刷牙时,他就喊着找爸爸!”

看到这个信息,我有点惊讶又不惊讶,但心里隐隐地不舒服。

妹妹是一个性子有点急的人,尤其是当别人不听她的话或者按照她的意思行事时,就变得急躁和执拗。

有次回家见识了妹妹因为刷牙和小外甥「妈吼孩哭」情景。

在一起时刷牙吗(如果可以温柔些)(2)

我在隔壁屋听到“哭什么哭!赶紧刷!不是这样的!”,或许这是让刷牙这件事可以有效率完成的声音,但也是强硬冰冷的声音,听得我肚子里翻江倒海,为此难以入睡。

如果是我,我也很讨厌刷牙。

感觉这个过程中,妈妈变得面目狰狞,面目全非,只剩下恶言相对,然后我自己也变成那个做不好事情、怎么做都不对的孩子。

写这篇文章的此时此刻,几次写不下去,切换到其他的事情上。

这样的情景让我身体非常的不舒服,胸口火辣辣的,像有些火苗在往上窜。

在一起时刷牙吗(如果可以温柔些)(3)

过了一些时间,我回复了妹妹的信息,说:

“不是你不好,刷牙的过程中看起来确实不愉快,但luffy找爸爸不代表着你不好,不代表着孩子不喜欢你。”

鉴于所学心理学知识和对妹妹成长经历的了解,我又发了一段话给她,让她读给自己听:

“我是好的,孩子不听我说的话,不代表着我不好,不代表着别人比我好,也不代表着孩子不好。”

妹妹隔了一会儿回我说,“我知道是我的问题,莫名其妙地急躁。”

有时候,孩子会冲着家长说,“我讨厌你!”

其实,对于孩子来说,他讨厌的不一定是你,而是那个伤口被戳痛又戳痛孩子的那个你。

在一起时刷牙吗(如果可以温柔些)(4)

△本文作者 点击图片即可咨询

家长如何觉察到自己的成长问题?

第一步,发现信号

当你变得失去耐心、烦躁、焦虑,想要逃离时,这就是信号告诉你,过去的某个不曾谋面的“伤口”在喊话“我又疼了!”

第二步,停一停

当我们越来越可以熟悉这些信号,就越有机会停一停,给自己一个喘息的机会。你可以选择喝杯水,也可以回到自己的房间,给自己一些自己的空间。

当我们有自己的空间时,人会慢慢平静下来,便有了接下来智慧的做法。

有些家长会说:“根本没有时间,再停一停就要上学迟到了。”

我想和你说的是:如果不给自己和孩子“停一停”的机会,我们便也一直卡在“困局”中。又破才有立。

在一起时刷牙吗(如果可以温柔些)(5)

第三步,抱一抱自己的「伤口」

当有了自己可以喘息的空间时,你可以试着和自己说,“我亲爱的伤口,我现在和你在一起。”

你可以胳膊在胸前交叉,轻轻拍打和抚摸自己的双肩。

第四步,一次你陪孩子愉快刷牙的经历

你可以告诉自己,“我可以和孩子愉快地刷牙,那个时候可以,现在我也可以,我只需先安抚下自己的急躁。”

很多时候,我们的心境/状态变了,或许还是和往常一样,孩子给你的反应也会变了。

因为那颗急躁不安的心得到了安抚。

当我们的情绪平缓下来或者人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时,每个家长都富有创造力,都非常地知道怎么样把刷牙变成有趣有爱的事情。

在一起时刷牙吗(如果可以温柔些)(6)

有一个冬天的早晨,我看到我妹妹肚子鼓鼓地,正要嘲笑她一番,好奇地问“你肚子里塞了什么东西?”

妹妹说:“这是luffy(小外甥当时7个月)的衣服。”我才恍悟过来,当时好大的感动。

当我看到妹妹这个举动时,我才发现,一个妈妈可以这么地细心,担心冬天的衣服会凉到孩子。

或许没有人教过你或提醒你这么做,似乎就是本能会做的事。

在一起时刷牙吗(如果可以温柔些)(7)

我想在你与孩子的生活中,也充满了这样点点滴滴温暖的时刻,找到他们,放在自己的心里,告诉自己“我爱我的孩子,我有这样的能力,爱就在我的心里。”

我妈妈在旁边看到后,说:“你们小时候,我也是把衣服塞在衣服里,捂热再给你们穿。”

我想,

爱就是这样一代一代被传递,一个人传给另外一个人。

请对每个生命温柔点,

对一个生命(包括自己)温柔一点,这个世界便多一份温暖!

在一起时刷牙吗(如果可以温柔些)(8)

附上,纪伯伦《孩子》散文诗,与你共勉:

孩子

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

你可以拼尽全力,变得像他们一样,

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

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在过去停留。

你是弓,儿女是从你那里射出的箭。

弓箭手望着未来之路上的箭靶,

他用尽力气将你拉开,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远。

怀着快乐的心情,在弓箭手的手中弯曲吧,

因为他爱一路飞翔的箭,也爱无比稳定的弓。

写在最后的话:

曰美是个很优秀的儿童心理咨询师,如果喜欢曰美的文章,我们可以多多留言点赞,给作者更多动力继续给大家育儿建议。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