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家有几个派系(神秘的阴阳家们)
“阴阳五行,相辅相成,相生相离,去一不可存焉”。
两千多年前的华夏大地上,一群特立独行的人发出了这样的呐喊声。
而他们,就是阴阳学家,一群渴望利用数术思想与阴阳五行理论对宇宙构成、万物变化规律进行探讨的伟大哲学人士。
他们的研究内容不仅构成了华夏几千年来的哲学体系基石,而且更是成为华夏子孙日常生活中重要的逻辑思维之一。
比如如今我们熟知的“五行相生相克”“阴阳平衡”,便是出自于他们的研究结果。
1.0.0 阴阳
由此可见阴阳学家是多么的杰出,而在战国末期,阴阳学家也的确凭借其独特而深具魅力的理论博得众人所爱,成为诸子百家中前三的代表学派。
并且在秦始皇一统全国之后,亦是信奉五行学说,使得阴阳学家到达了新的高度,而后世王朝也皆延续此说。
那么说到这里,按理说,阴阳学家应该会一直繁盛延续下去才对呀。
但实际情况大家都是知道的,我们大部分人除了能说出几句“五行相生相克”以外,对阴阳学家的其它内容,可谓一无所知。
而纵观汉朝以后,也几乎未曾听闻历史上有哪些著名阴阳学家闻名于世。
这说明,阴阳学家并未流传下来。确实,阴阳学家在战国末期经历了一个高峰过后,很快便在西汉中期灭绝了。
而这又是为何呢?要探究这个问题,我们还得从阴阳学家阐述的思想内容入手,再来步步深入探究一番。
1.0.1 阴阳学家在西汉中期没落
二、阴阳学家主要思想内容首先阴阳学家的思想内容主要可以划分为三个大点,分别是关于阴阳的部分,关于五行的部分,关于世界观的部分。
1、阴阳乃世间之根本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载道:“邹衍深测阴阳消息,大讲阴阳主运”。这就是说邹衍作为阴阳学派的创始者,他精通阴阳之道。
其实这里的阴阳与道家的阴阳二气颇为相似,不过道家文子强调气分阴阳,阴阳交融乃可生万物,阴阳之气只是道生万物的媒介工具,世界最本质的构成仍是道。
而阴阳家们则更认可阴阳乃是世间的根本,所谓一物存于世,因其具阴阳,人之活于世,也因其具阴阳,缺一则天毁人亡,就是这个理。
2.1.1 阴阳学家强调,阴阳缺一,则人亡
阴阳学家强调天道(世间万物所遵循的法则)就是阴和阳所构成的。大家可以看到,这种思想可以说是一种道家阴阳思想的变种。
因为万变不离其宗,无论是道是世界根本,还是阴阳是世界根本,其实大家都在阐述最后哺育万物,构成万物的都是阴阳结合。
所以说阴阳学家关于阴阳思想这一块,后世没有流传下来,其实原因就在于此。与道家的阴阳思想虽然表述不同,但要表达的意思相差无几。
后人在总结这部分思想时,更多的是把两者融入,所以说阴阳学家的这部分阴阳思想其实早已融入到了道家之中,寄托于道家而流传下来。
而我们现今知道的阴阳关系,基本都是通过道家知道的,这样不专门去研究的话,又怎么能知道其中也有阴阳家的一份贡献呢?
2.1.2 阴阳构成万物
2、五行始终之说
阴阳学家曰:“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而后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这句话表述了阴阳学家阐述的五行相生相克理论,为阴阳学家独创之说,同时也是影响最为深远的内容。
于自然世界,阴阳学家认为万物皆具有五行次序,相生相克,任何一种事物必能找到其依托之点,同时也必能找到其应对之策,世间没有无懈可击的东西,只有生生世世的轮回。
而对于人类社会来说,阴阳学家通过衍生,将历代王朝也赋予了五行的属性,比如商朝属金尚白,而周克商则属火尚红,秦克周则属水尚黑……
如此反反复复,表明世间没有稳固不变的社会,一切最终都会陷入轮回之中。历任统治者需遵循此规律,不为天道。
2.2.1 五行相克
可以看到五行之说,其实就是阴阳学家意图对世间万物运转规律做出合理解释,而提出的万物关系理论。
阴阳学家对万物的研究而联想到社会不会稳固不变,这在当时来说,无疑是很进步的思想。
但其又认为一切又是天道的授意,轮回不止,却又掉进了神学的迷宫。
儒学精英董仲舒便敏锐的发现了这一点,于是他便将阴阳学家的五行理论吸纳到了儒学之中,成为皇帝权力来自于天的有力支持点。
而这也是阴阳学家在历史舞台上的最后一段时光,有利于统治者的内容被统治者拿去,剩下的内容便被无情的抛弃掉了。
所以说,我们现今能知道五行理论,其实也是因为阴阳家的五行学说被儒家所吸纳,不然一个早就消失于历史之中的学派,我们又怎么知道其所阐述的理想呢?
2.2.2 五行相生
3、“大九州”世界观
阴阳学家曰:“所谓中国者,于天下乃八十一分居其一分耳。。中国名曰赤县神州。赤县神州内自有九州,禹之序九州是也,不得为州数,中国外如赤县神州者九,乃所谓九州也。”
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阴阳学家将世界分为九个大洲,而华夏只在其中一个洲上占据了很小一块而已。在海的四周(古人认为华夏被四海所包围),还有无尽土地。
这是阴阳学家中相对于前两个不怎么出名的内容,但小编认为这个内容论重要性却丝毫不亚于前两个。
这在当时可是一个非比寻常的观点,因为春秋战国时期,先民皆以海为天之尽头。
故大多先秦学说,比如儒家等等都是面向中原地区的学说,他们的世界观中往往只有中原地区。
2.3.1 古人认为海为天之尽头
一般得到了中原地区,便偏安一隅,缺少了对外界探索的欲望,或者说视去南蛮四夷之土为耻辱。
而阴阳学家的“大九州论”却不是这样,或许是因为提出此观点的邹衍是沿海之人,对大海有天生的好感度。
但无论怎样,“大九州论”本意却是激励人们去探索未知的大海,从而到达另外八州。纵观华夏历史,这种探索精神一直都是十分缺少的。
而可能也正是阴阳学家的这种与儒家格格不入的思想,而使得儒家并没有选择吸纳阴阳学家的“大九州论”。
这样后人又怎么知道阴阳学家还有这样的思想呢,又怎么会知道世界除了神州以外,还有其它“八州”呢?
2.3.2 阴阳学家有“九大洲论”
综上所述,可以知道阴阳学家的没落,其实也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因为它的许多核心思想已然被当时的两大巨头(道儒两家)所吸收。
尤其是被作为官学的儒家所吸收,这样实际上就导致了阴阳学说作为一种重复学说而存在,必然会遭到删减。
而没有被继承的观点,也因为与儒家学说内容相冲,不被认可,其被遗忘也是可以预见的后果。
那么在西汉中期以后,阴阳学家沉寂于历史之中也就不足为奇了。但这一切是否能说明阴阳学家消失了呢?如果没有消失,他们又去哪里了呢?
三、阴阳学家去哪里了?通过从对阴阳学家主要思想的介绍,也许诸位已然能够明了。
阴阳学家消失了吗?作为一种单独的学派,它确实可以说消失了,但作为一种学说,却不能够说其消失了。
因为它早已融入到了百家之中,儒家吸纳了其五行之说,用来维护封建君王的统治。
而它的阴阳之说也早已与道家的阴阳相互融合,构成了我们今天所熟知的阴阳。
包括在医学、天文、历法领域等等,这些实际上都有着阴阳学家的影子。
比如中医讲究阴阳平衡的调理与五脏六腑对应的五行养生,实际上就是将五行思想运用于人体。
3.1.0 中医上的人体五行
后世王朝的天文历法制定者,其实也都是在运用阴阳之学进行制定与修改。
此外,还有比较出名的兵阴阳家,这些人将衍生之后的阴阳五行知识,赋予在占卜身上。一般遇到比较大的战事或者遇到百年难遇的奇闻异景会进行占卜活动。
所以说,阴阳学家们一直存在于社会之上,只是他们不在有固定的门派,转而运用阴阳五行之说游走于华夏社会各个角落。
在不同的地方继续运用阴阳五行思想解释着世界。这,也是阴阳五行思想最终能够成为华夏子孙最重要的哲学思维之一的至关重要的原因。
但遗憾的是,非常精辟的“大九州论”却没能够流传下来,而只能永远的被尘封在历史之中。
纵观华夏历史,历代王朝越到后期越缺少积极探索的思维,导致了华夏子民数次错过了“海洋”,实乃一种遗憾。
其实小编也在遐想,要是“大九州论”中的探索精神能够得到继承与发展,那么华夏历史必将会是怎样一幅篇章呢?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