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杀手的自由救赎(小镇文艺囚徒的救赎与毁灭)

今日,一则尼日利亚一男孩雨中跳芭蕾的短视频走红网络,得到关注后,男孩也幸运的得到了美国一歌舞团全额奖学金的支持,不出意外,男孩很快将赴美深造,命运就此改变。

一个杀手的自由救赎(小镇文艺囚徒的救赎与毁灭)(1)

人们纷纷送上祝福,也感慨小男孩的幸运。如果没有被关注,小男孩可能无法艰难地突围自身的环境,就此泯然众人。小男孩的幸运映衬着无数人的不幸运,但这是无法更改的现实,才华与运气,两者都很重要。

蒋方舟说,这个社会对小有才华的人是很残酷的。因为小有才华,而不肯平庸;因为小有才华,而无法功成名就。在小有才华与很有才华之间,缺少的是运气、环境和外界支持。

1.立春之后

美妙的歌喉与有些难看的外表,这就是《立春》中的王彩玲,她一次次地想从小镇逃离,前往北京,所有的积蓄几乎都用去买北京的假户口。立春过后,她再一次启程,在歌舞团招生处毛遂自荐,轻唱了一曲,却没有换来任何的肯定。春天没有什么不同,王彩玲放弃了,她收养了一个兔唇女孩,回了爸妈身边。爸妈平静而温馨的生活给了她与自己和解的力量,生活其实不用那么拧巴的,如果才华只能支撑作为爱好或者糊口的职业,那梦想就是不切实际的幻想。

一个杀手的自由救赎(小镇文艺囚徒的救赎与毁灭)(2)

与王彩玲同病相怜的还有立誓要考中央美院的黄四宝,连续几次没考上之后,他与梦想和解,钻了时代的空子,发财做了生意人。

胡老师是《立春》中被现实毁灭得最彻底的一个,他特殊的性取向,以及不被小镇所适应的芭蕾舞,让他无法被周围环境所习惯,最终,胡老师选择在厕所假装猥亵一个异性,用被捕入狱的方式,解脱自己。

一个杀手的自由救赎(小镇文艺囚徒的救赎与毁灭)(3)

他们都是困在小镇的文艺囚徒,无法完全钻进柴米油盐的生活,但安放梦想的地方又都是遥不可及的北上广,那里卧虎藏龙不说,都是根正苗红,他们一没人脉,二没超乎他人的才华,所以最终被毁灭,才华如匕首,刺死了梦想

一个杀手的自由救赎(小镇文艺囚徒的救赎与毁灭)(4)

2.跳出我天地

英国一小镇男孩比利,酷爱芭蕾舞,他将父亲交给他练拳击的钱用来学舞蹈,父亲勃然大怒,但比利告诉父亲跳芭蕾并不"娘"。圣诞节,父亲找到比利时,他正和异装癖的伙伴翩翩起舞,这一次,比利没有停止,他尽情地舞蹈着,释放内心的能量。

一个杀手的自由救赎(小镇文艺囚徒的救赎与毁灭)(5)

当时,比利的父亲与哥哥正在参与矿工的罢工活动,但圣诞节后,哥哥却在复工人群里看到了父亲,他呼唤着父亲的名字,追了上去,父亲泣不成声,父子俩紧紧相拥着,父亲告诉他,比利也许是个天才,他想支持他的梦想,他必须工作赚钱,带着比利去伦敦。最终,比利如愿以偿,多年后,成了舞团技艺最为精湛的"天鹅"。

这是英国电影《跳出我天地》所讲述的故事。小镇男孩比利是幸运的,他有一个伯乐老师,有家人的支持,有一个包容的环境,还有一次能让他实现梦想的选拔比赛。他最终完成了梦想的救赎。

一个杀手的自由救赎(小镇文艺囚徒的救赎与毁灭)(6)

为什么同样的小镇,我们是走向毁灭,国外就可以走向救赎?是环境不同吗?还是因为我们落后?

唐山大地震,一位摄影师拍摄了一组孩子们吃着苹果,脸上露着笑容的照片。多年后,柴静采访他,问他,是不是当时不让拍惨烈的照片?摄影师说,不是,是自己当时的价值观。

所以,不是我们的小镇文艺青年就必须走上毁灭,而是创作者们的价值观不给这些人活路。

3.证明自己

在春晚的舞台上,曾演过一个小品,叫《开锁》,小品中黄宏想打开一个箱子,却不慎丢了钥匙,请开锁公司来,但开锁需要出示一系列证明,而所有的证明都在箱子里。无奈之下,只好请物业来证明自己的身份,但物业同样需要其出示相关证明才能同意为他证明身份,黄宏指着墙上自己的结婚照,来证明自己,但物业执意要其提供纸质证明。无奈之下,黄宏一斧头劈开了钥匙,拿出了一沓证明文件,一口气说道:

我从小到大,所有的证件全在这存着呢!出生证,学生证,毕业证,工作证,结婚证,独生子女证,绝育证,计划生育证光荣证,粮油证,富实证,购油证,购煤证,计划生育证,自行车证,三轮车证,摩托车证,汽车驾驶证,下岗待业证,上岗培训证,公费医疗证,医疗保险证,房产证,股权证,身份证。这辈子怎么这麽多的证?我就不相信这麽多的证证明不了我的身份。

这是一个无奈的黑色幽默,讽刺了城市文明中人与人的不信任。因为缺乏信任,所以很多规则都是为了防止被骗,而不是惩恶或者提供便利。这种不信任不仅在城市内部,更弥漫在城乡之间,城市文明对乡村文明的歧视,可以延伸到对小镇文艺的不屑,所以,这也是小镇文艺才俊最终沦为囚徒,走向毁灭的一个原因。

一个杀手的自由救赎(小镇文艺囚徒的救赎与毁灭)(7)

在《立春》中,胡老师跳芭蕾被周围人嘲笑,说白了,这是导演骨子里对小镇上的居民和小镇上艺术的嘲笑。

在电影中,作者想极力塑造王彩玲、黄四宝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但却把着力点放在了他们一次次往返北京,或是幻想自己成功后的场景。我们看不见他们对艺术的练习和钻研,如果足够热爱,怎能不勤加练习,而是把精力用在和周围世界的对抗上呢?那这份热爱到底是艺术?还是通过艺术来换取功名?导演想证明什么?是时代遏制了他们吗?

通过电影的讲述,我倒觉得是他们没有刻苦训练、一味的沉溺幻想、过度的抱怨环境、不切实际的依赖北京,才最终扼杀了自己的梦想。

2011年,20岁的卓君获得了《中国达人秀》的冠军,这位来自广西南宁小镇的青年,以机械舞《稻草人之恋》征服全场。

一个杀手的自由救赎(小镇文艺囚徒的救赎与毁灭)(8)

高一时,卓君从手机里看到了迈克尔·杰克逊的舞蹈,从此疯狂地爱上了跳舞。每天,无时无刻不在练习,借着稀少的视频资源,他开始模仿、练习、钻研,对着镜子纠正动作,在田埂上独创舞蹈,在无人的空地升华动作。

勤学苦练后,他成了村里的舞王,大家喜欢看他跳舞,觉得他的舞蹈不可思议。上大学后,他参加学校活动,很快小有名气,并最终走向更广阔的舞台,被人们所熟知。

这就是现实版的《跳出我天地》。卓君的例子告诉我们,小镇文艺才俊的出路掌握在自己手里,所谓"物以稀为贵",只要你能让自己具备稀有的才华,机会和运气会降临你身边的。而要具备这种才华,单靠天分是不行的,勤学苦练、孜孜追求才是基石。

我也希望电影创作者们,不要过度的制造周围人对主人公的敌意,生活不是用来对抗的,是用来热爱的。

当年贾樟柯等第六代导演拿到广电总局的解封令后,领导告诉他们,今天我们将你们解封了,但是明天你们也会成为市场上的地下电影。现在看来,这个话不假。导演们总是幻想自己是那个被困在小镇上的文艺才俊,而将观众和社会当做敌人,始终怀有敌意,这种心态下的创造,最终让电影成为了武器,用来对抗。导演们不信任观众,又反过来将低票房的责任推卸给观众,最终却毁灭了自己。

美国"60分钟"节目的记者布莱德利在监狱里采访一个连环杀人犯,问,你为什么要杀人?

杀人犯说:"因为我在布鲁克林区长大。"他是个黑人,布鲁克林区是美国有名的犯罪暴力区。布莱德利也是个黑人,当时六十多岁,他站起来揪着这个杀人犯的领子,狠狠地说道:"我也在布鲁克林区长大。"

所以,抱怨环境,永远不会有出路。唯有怀着一颗赤子之心去追梦,才可能救赎或者突围。因为,唯有热爱,才会无所畏惧

就像农村超模陆仙人,身在农村,心在纽约巴黎时装周。

一个杀手的自由救赎(小镇文艺囚徒的救赎与毁灭)(9)

他从小怀有模特梦,时常模仿电视中的走秀,苦练自己。这份爱好,不仅遭受到周围人的白眼和歧视,更是遭到了家人的强烈反对,但他无所畏惧,在狭小的舆论空间里,继续热爱。没有背景和策划,也没有团队与支持,他选用麻布、尿素袋等简易的材料制成衣服,在楼道或田野,拍成走秀视频,上传到网络后,很快走红,并火到了国外。

一个杀手的自由救赎(小镇文艺囚徒的救赎与毁灭)(10)

人们认可他的才华与坚持,为他鼓掌加油,有公司愿为他提供更大的舞台,让他走上职业的道路,而他也最终也将热爱升华成了生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