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刀鱼节前节后有啥不一样(今年为啥没人关心长江刀鱼了)
一总觉得鲚鱼在气质上更接近于江南,江南的桃花流水,杂花生树,更适合当它成长的背景记忆中,灵江上曾经成群地游动着鲚鱼,有凤鲚,也有刀鲚“门前多是桃花水,未到春深不肯流”,农历二三月的水就是桃花水,桃花开后,春水渐渐变暖,栖息于台州与温州洞头一带近海水流中的刀鲚,开始洄游谷雨过后,江南的紫色泡桐花落了一地,成批的刀鲚游到咸淡冲融的灵江口产卵此时已是五月,初夏的江风掠过灵江两岸在橘子花的清香过后,是满架的蔷薇香相比于刀鲚,凤鲚产卵的时间更长,凤尾鱼在端午节前后开始产卵,从六月梅雨绵密,一直产卵到九月,青果挂满橘树,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长江刀鱼节前节后有啥不一样?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长江刀鱼节前节后有啥不一样
一
总觉得鲚鱼在气质上更接近于江南,江南的桃花流水,杂花生树,更适合当它成长的背景。记忆中,灵江上曾经成群地游动着鲚鱼,有凤鲚,也有刀鲚。“门前多是桃花水,未到春深不肯流”,农历二三月的水就是桃花水,桃花开后,春水渐渐变暖,栖息于台州与温州洞头一带近海水流中的刀鲚,开始洄游。谷雨过后,江南的紫色泡桐花落了一地,成批的刀鲚游到咸淡冲融的灵江口产卵。此时已是五月,初夏的江风掠过灵江两岸。在橘子花的清香过后,是满架的蔷薇香。相比于刀鲚,凤鲚产卵的时间更长,凤尾鱼在端午节前后开始产卵,从六月梅雨绵密,一直产卵到九月,青果挂满橘树。
二
刀鲚就是名震江湖的刀鱼。每年桃花一开,就有人念叨起刀鱼。如今长江已全面禁渔,浙江主要水系也统一禁渔,大家对野生刀鱼只能念叨念叨了。著名吃货李渔说,吃别的鱼都会吃厌,唯有刀鱼,“愈嚼愈甘,至果腹而犹不能释手者也”。意思是,刀鱼越吃越好吃,细嚼之下带着鲜甜,就算肚子吃撑了,眼睛也没饱,好吃到根本停不下来。刀鱼清秀俊美,修长侧薄,长者盈尺。古人都是颜值控,宋人因其“貌则清臞,材极俊美”,称之为“白圭夫子”,还授予它“骨鲠卿”的官职。白圭是帝王手中拿的白玉,白圭夫子就是如玉的美男子,比起白马王子来,少了几分英武,却多了几分俊美风流。刀鱼是江湖刀客。从前,广袤的江河湖海,处处有刀鱼。江湖上有三把刀,江刀、海刀、湖刀。海刀常年生活在大海。湖刀定居在湖中。只有江刀,见过大世面,它出生在江中,在大海中成长,发育成熟后,又回到咸淡冲融的水域产卵。刀鱼因产地不同,身价有高低,这并非地域歧视。钱塘江、灵江、瓯江也都有刀鱼,味道不俗,但只有长江口以西的刀鱼,才是公认的春江第一鲜货。长江刀鱼是顶级江刀,跟鲥鱼、河豚一起,被称为“长江三鲜”。而别地的刀鱼鲜则鲜矣,却没有这么响亮的名头。过去,刀鱼是寻常物事。杨花纷飞之时,是刀鱼的旺期,一网撒到长江,能打到上千斤野生刀鱼,价格低到几毛钱一斤。现在撒几次网,也未必能捞到一条,长江禁渔,江刀更是告别市场。刀鱼味道鲜美,带着鲜甜和微香,有人爱它的肉身,有人爱它的内脏,清代钱泳就说刀鱼的“腹中肠尤为美妙”,还有人爱它的鼻子,当年柬埔寨亲王访华,给他尝的中国味道里,就有一道“清炒刀鱼鼻”。刀鱼至鲜,有“刀鱼尝过不思鱼”之说,它的鲜与河豚不同。三国时曹操尝了刀鱼,念念不忘,赐名“望鱼”。吃惯尖货的李渔,称之为“春馔妙物”。宋人刘宰赞道:“肩耸乍惊雷,鳃红新出水,佐以姜杜椒,未熟香浮鼻。河豚愧有毒,江鲈渐寡味。”他说,惊蛰过后,可以吃刀鱼了,清明前的河豚美味,可惜是个老毒物,江上的鲈鱼味道未免有点寡淡,惊雷过后的刀鱼,最是鲜嫩可口,弄点调料清蒸,就鲜香扑鼻,令人食指大动。刀鱼是季节感很强的江南风物,旧有“清明挂刀,端午品鲥”的说法,清明前的细雨斜织,是刀鱼最丰腴肥美的时候,油脂丰厚,腴而不腻。“明前鱼骨软如绵,明后鱼骨硬似铁”,清明前的刀鱼骨头细软,吃时不需要剔骨,过了谷雨,骨硬如针,肉质变老,俗称老刀,听上去像是江湖上的资深刀客。明代《异鱼图赞》,说刀鱼腹下的骨刺“可以刈草”,意思是清明后刀鱼身上的骨刺锋利到可以用来割草。有种船叫刀鱼船,就是模仿刀鱼的形状造的。鲚鱼带鳞清蒸,加点葱结、姜丝、老酒、细盐,就无比鲜甜。袁枚则喜欢另一种清蒸法,“刀鱼用蜜酒酿、清酱放盘中,如鲥鱼法蒸之最佳,不必加水”。清蒸的刀鱼比梅童鱼更鲜美,鱼肉细嫩到连筷子都夹不起来,只有用筷子头细挑,然后放到嘴里抿,让舌尖感受。有人嫌刀鱼一身毛刺,用油煎炸,袁枚对此一个劲地撇嘴,说这是“驼背夹直,其人不活”。刀鱼是时令鲜货,吃完了还想吃怎么办呢?宋代江南厨娘吴氏自有办法,《吴氏中馈录》记载道:“以鲚鱼去头尾,切作段,用油炙熟。每段用箬间盛瓦罐内,泥封。”这应该算是古代的刀鱼罐头了。江南自古生活精细,刀鱼除了清蒸、油煎,还做成刀鱼面、刀鱼馄饨、刀鱼蛋饺,鲜滑爽口,回味无穷。江鲜本鲜,如果没有某种执念,别处江河中的刀鱼是可以将就的。虽然身份不及长江刀鱼尊贵,价格也不如它,但同样味美。某年浙东唐诗之路采风,我在钱塘江边吃到的白条、刀鱼,皆鲜美异常,吃着春日江鲜,喝着陈年老酒,言笑晏晏间,在座的不知不觉中,都成了桃花脸。这条刀鱼若被运到长江两岸,打上“长江刀鱼”的标签,那价格有可能翻上几十上百倍。岂止钱塘江刀鱼,我听老家朋友说,敝乡台州的刀鱼也曾拿去混充过长江刀鱼。
三
刀鱼高高在上,让人消受不起,好在还有凤鲚。凤鲚就是凤尾鱼,它是刀鱼的表亲,跟刀鱼长得很像,银白修长,体扁薄透,长仅十多厘米。凤尾鱼和刀鱼都以肉质鲜嫩而闻名。两者都是玉体如刀,但刀鱼更清秀些,嘴巴近乎透明,凤尾鱼则略带黑色。刀鱼比凤尾鱼产卵早,成年后个头比凤尾鱼要大,通常有二三十厘米。在台州,过去常在清明前捕捞刀鱼,而凤尾鱼一般在端午前后捕捞。凤尾鱼在浙东沿海十分常见。春夏时,在江南的细雨中,在温柔的月光下,快乐地游动。灵江北岸,有横山前村,村里有不少小渔船,不少村民以在灵江上打鱼为生。渔民们驾着小船,撒网捕捞,一网下去,便有一片闪闪的银白。据《台州特产志》记载,刀鱼和凤尾鱼为灵江特产,20世纪70年代初,灵江上捕获的鲚鱼有110多吨。灵江捕获的鱼中,每五条就有三条是鲚鱼。至于是刀鱼多还是凤尾鱼多,并无记载。灵江那时水很清。江边的钓鱼人,只要放下钓竿,总有收获,要么是河鳗,要么是鲤鱼鲫鱼鲚鱼之类。钓到鱼或打到鱼后,就在江边现卖,那些道行深的吃货,都会起早去江边,直接从渔人手里买江鲜。随便一炖,就鲜得掉眉毛。我还在灵江上看到过鸬鹚捕鱼。除了灵江,家乡永宁江、始丰溪、永安溪上,也有放鸬鹚的人,黄岩院桥沙门店一带,有专门养鸬鹚卖鸬鹚的,还有一个交易市场,福建、贵州等地的渔民,也会跑过来采购。灵江渔人的竹排上,立着一排鸬鹚,有十来只,站成一幅遗世独立的剪影。它们的头颈上用绳结一活箍,鸬鹚下水捕鱼,捕到鱼后,自动飞回竹排吐出鱼来。运气好的话,一天会吐出三四十斤鱼,小的有一二两重的,大的有一二斤重的。有黄颡鱼、石斑、倒刺鲃(将军鱼)、鲤鱼、鲫鱼、香鱼,还有圆眼鲚、凤尾鱼、刀鲚。以前,我在江边饭店吃着鲜美无比的江鲜时,就会想,我吃的这条鱼,会不会是从鸬鹚嘴里吐出来的呢?抓到的凤尾鱼太多了,吃不完,乡人把凤尾鱼放在炭火上,焙烘成鲚鱼干,带籽鼓胀的鱼腹冒着油光,鱼干香脆,很有吃头,烧米面、麦面,或者烧冬瓜汤、蒲瓜汤,扔几根鱼干进去,鲜美无比。瓯江上的凤尾鱼也很多,尤以江心屿边上的最为鲜美。当地有民谣:“正月青蛄二月蟹,三月蓝胡虾蛄弹,四月鲚鱼蝤蛑虎,五月泥糍配散饭,六月黄鱼和朱梅,七月藏鱼和水潺,八月鳎鳗强吃鸭,九月鳗鱼和河蟹,十月鲻鱼并鲈甲,十一月蝤蛑满肚膏,十二月文蛤和江蟹。”一个时节有一个时节的风物,“四月鲚鱼蝤蛑虎”,农历四月大着肚子的凤尾鱼,也是温州人的心头之好。刀鱼鲜在身,凤尾鱼鲜在籽。春夏之交的凤尾鱼腹中皆籽,肚子撑得薄透,与豆腐一起红烧,细腻鲜香,那鱼卵在口中一嚼,有爆浆的感觉。小的裹了淀粉拿来油炸,连同细刺炸得酥软,香脆可口。大人常常当下酒菜,小孩子当零食吃得满嘴油。现在,江边见不到渔人了,鸬鹚也看不大到了,长江、钱塘江、灵江已禁渔。余生也晚,只能念着“杨花浪白鲚鱼鲜”的诗句,遥想刀鱼当年了。还有凤尾鱼,让人忍不住吟唱一曲《月光下的凤尾鱼》。
栏目主编:孔令君 文字编辑:陈抒怡 题图来源:I photo 图片编辑:苏唯
来源:作者:王寒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