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老方面的问题 读书重塑老龄化

衰老方面的问题 读书重塑老龄化(1)

《银发世代:重新定义老年、反思医疗体系、重构老年生活》

[美]路易斯·阿伦森 著

蒋一琦 张光磊 周哲 译

中信出版集团出版

如果把人生比作一部三幕戏剧,那作为第三幕的老年生活,现在起码要占据我们人生30-40年的漫长时光。人们老去,但是否能像年轻时那样,过上从容、体面而且被善待的生活?

路易斯教授通过近30年的从医经历,用充满人文色彩的语言写出了她从学习医学、从事老年病照护和研究以来对老年人从生理、病理到心理的医学观察,并给出了她对于医疗体系现状的思考。

我们中的大多数人终将老去。通过这本书,路易斯教授促使我们重新审视“老年”意味着什么,并让我们开始思考如何规划老年生活,如何妥善使用医疗体系,过好我们人生的后三分之一。

>>内文选读

萨迪·德拉尼在她100岁的时候,这样向别人形容她和妹妹贝茜的生活(她妹妹也是一位百岁老人):“要知道,活到我们这个岁数,你不知道第二天早上是否能醒来,但我和贝茜都不担心死亡。我们的内心无比平和。”她还说:“我们埋葬了许多至爱之人,这就是活到这个年纪的难处。我们认识的大多数人都已经化为尘土。”罗杰·安杰尔表示赞同:“在人生的第十个十年,我发现老年生活的不堪在于它装满了腐朽的往事。”

但话又说回来,老年故事总是不止一面,还有第二面、第三面、第四面……就像安吉尔说的:“大多数75岁以上的老年人都会惊喜地发现自己很快乐,我也是其中一个。”这个观点与医生兼作家奥利弗·萨克斯在80岁生日时在纽约时报发表的题为《老年的欢乐(不是自嘲)》相呼应。这个标题体现了文章的精髓,文中还有这样一段话:“我的父亲活到了94岁,他常说80-90岁的那10年是他人生中最享受的10年。他觉得自己的精神世界和视野不仅没有缩小,反而变得更开阔,而我也渐渐开始有同样的感受。一个足够长寿的人,会有丰富的人生经历,这个经历不仅来自自己的人生,而且来自他人的人生。”

这些作家关于老年的言论与我的患者的描述相吻合,无论他们是否接受过教育、财富多少、是移民还是土生土长的美国人。比起衰老本身,真正的问题在于,老年人受到侮辱,被隔绝在人际交流、社会建筑、社会活动之外,遭受制度化的威胁,失去自主权和人权。原本只是有些困难的正常生活转化为绝望与苦难,而我们总是将这两点归结于衰老本身。

让我们来看一看日常生活中所谓的“微侵略”是如何贬低老人的:“您竟然还能这样起身四处逛!”“您哪里老啦!”“您真的没事吧?”或是“那个老太太好可爱!”“今天我们能为他做什么?”“您好啊,年轻的女士!”“我知道这个问题不太礼貌,但是您多少岁了?”再来想一想,还有许多针对老人的非言语性微侵略:轻视、无视、傲慢、居高临下的态度;未经询问的“帮助”;大街上的推搡;没有扶手的楼梯;没有把手的椅子;不合身的衣服;为年轻人的手指、视力、听力、喜好量身打造的科技;他人的嘲笑;白眼;提高音量;目不直视;像对待孩子一样和他们说话。

我们如果不喜欢衰老,当然也就不想变老,不想和意味着“老”的晚年生活有关联。我们在青壮年时期惧怕衰老,在老年时期痛惜失去的躯体功能、同事和朋友,感慨自己被职场淘汰、被社会轻视和边缘化,最终我们真正感受到与老年相伴的“孤独感”。我们并不想无休止地争论或争辩,因为这些都是徒劳。但同样,我们也不想依赖他人,变得无助、绝望,以及被制度化,但我们大多数人最终都会经历这样的命运。

不过,如果我们只看到老年生活中糟糕的那部分,那么这无异于只看到父母照顾身体不适、不断啼哭的婴儿而夜不能寐,只看到父母担心处于青春期的孩子越来越叛逆和疏远而失眠到凌晨。这些情况确实是事实,但只是冰山一角。

稍微浏览一些有关人类寿命的卡通片或是名言警句,你很有可能产生两个错觉:首先,人生将近一半的时间都在从婴儿期过渡到成年期;其次,人生在步入中年前都很有趣,但在那之后就变得令人沮丧、严肃沉重、困惑迷茫,一直是下坡路。这些关于中年时期的评价与描述相当精准,但完全不适用于美国人的老年生活。令大多数人惊讶的是,美国一项大型研究表明,中年是男人和女人幸福指数最低、焦虑指数最高、生活满意度最低的时期,直到步入60岁情况才开始好转。这个现象并不是人为努力的结果。盖洛普世界民意调查研究了全球各种类型的国家——大国、小国,贫国、富国,农业国家、工业国家,结果表明,富裕国家人民的生活满意度随着年龄增长均呈U形,而其他国家的情况则各不相同。其中美国和西欧的数据证实,大多数人在60岁左右的幸福指数要比20多岁时高,并在此后继续攀升。

衰老方面的问题 读书重塑老龄化(2)

(图源:视觉中国)

老年生活幸福指数上升似乎是负面因素减少和积极因素增加的共同结果。近来的一项研究表明,人们的焦虑情绪自青少年时期开始稳步攀升,在35-59岁达到峰值,60岁时开始下降,65岁时继续下降,随后达到人生焦虑指数的最低值。与20-59岁的人相比,60-64岁的人更快乐,对生活更满意,但幸福程度不及65岁及65岁以上的人。即使是超过90岁的老人,也比中年人更幸福。正如诗人玛丽·鲁夫勒所说:“不要畏惧衰老,因为你尚未品尝衰老带来的绝对自由,那是令人震撼的、神魂颠倒的自由。你不再关心别人的想法。一旦变成‘隐形人’——通常这种情况更早发生在女人身上,你就会迎来令人震撼的自由。生活中所有的权威人士都消失了。你的父母相继去世,没错,这确实令人心碎,但也是一种美妙的解脱。”总而言之,基于不同的衡量标准,70岁上下的老年人在各方面都优于年轻人,他们经历着更少的压力、沮丧、担忧和愤怒,享受着更多的快乐、幸福和满足。各种类似的研究都表明,人生幸福指数在65-79岁达到峰值,其次是80多岁时,最后是18-21岁。

这些研究发现具有如此高的普遍性,并与社会常识如此不同,引人注目。具有讽刺意味的是,那些被认为拥有最大社会权力和影响力的人,通常也是最不幸福、最不满足的人。这也许并不是巧合,毕竟这些人也是传播关于老年的不实信息的罪魁祸首。

人类的老年生活千差万别。对大多数人来说,并不是衰老本身带来了痛苦,而恰恰是一系列社会行为造成了威胁和伤害,比如人生目标的缺失、贫困、被排斥以及被孤立。如何创造更好的老年生活?这一问题的答案在于填补硬数据与根深蒂固的社会偏见之间的鸿沟。在柏拉图《理想国》的开篇,老年克法洛斯向苏格拉底描述他的同龄人:

有些朋友唉声叹气,抱怨衰老带来的不幸。但在我看来,他们并没有找出核心问题。如果衰老是问题的根源,那么我和其他老人都应该陷入同样的痛苦。但事实上,我认识的很多老人都对老年生活拥有完全不同的感受。

这对老年人来说是个好消息。人类的四肢、皮肤、心脏、大脑都会随着年龄增长发生变化,古希腊人也一定经历着同样的变化,这是无法扭转的事实。但我们可以扭转信念、情绪、行动和政策,可以支持和庆祝各种情形下的老年生活。

作者:[美]路易斯·阿伦森

编辑:金久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