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会不会大放水(绿柳才黄半未匀)

文/王镭,知名财经博主、微博股评团成员、头条文章作者 微博签约自媒体。

2023会不会大放水(绿柳才黄半未匀)(1)

图/摄图网

随着国家新防疫政策的实施,全国各地又看到爆满的商场和旅游景点人气回升,随即,百度“地铁”一词的搜索量恢复到了2017年的历史最高峰值,对应的新闻是“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地铁客流量出现大幅度回升”。管中窥豹,两个热词的无缝切换预示着“复苏开始了”。

民营经济与提振消费

为2023年经济发展定调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作为工作重点,并明确“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将“稳增长”列为“三稳”工作之首。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通报中,“大力提振市场信心”,写在了“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的前面。

疫情三年,虽然中国经济年均增长4.5%,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但这一增速却低于中国现阶段的潜在增长水平。这说明两个问题,一是中国经济的发展潜能没有被激发出来,市场活力被疫情防控抑制住了;二是被抑制的主要是民营经济,2022年前11个月,民营经济对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断崖式下跌进入十年来最低,具体数字是国有投资增长10.2%,民间投资仅增长1.1%。

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了“56789”的基础性作用,是市场经济活力的根本保障。民营经济提供了80%的就业,而老百姓只有工作收入稳定,才有敢于消费的勇气和对未来的信心,这对于当下“稳经济”尤为重要。因为,宏观经济三驾马车中,消费越来越承担举足轻重的作用,

2020年,面对疫情对消费和服务业的严重冲击,我们通过增加投资,推动制造业复产复工,造成当年投资对GDP增长的贡献高达91%,而消费贡献为负,也加剧了制造业的产能供给过剩。2021年疫情平稳,促进最终消费在GDP中的占比达到55%,当年中国GDP总额为114万亿元,而居民可支配收入只有49.6万亿元。

相比发达国家最终消费贡献率60—70%,我们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相比居民,政府部门作为最终消费者,在“过紧日子”的背景下,其增长并不令人期待,因而促进消费的关键就在于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总数和占GDP的比重。

而要涨工资,就是劳动生产率要有所提高,又谈何容易。

科技创新与增加收入

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有助于增加劳动收入,这话如果放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可能有疑问,但在奔向“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中国不应该被质疑。于是,问题就变成了如何提高劳动生产率。

衡量劳动生产率最简单的方法是计算每小时工作的产出。劳动生产率增长来自单位劳动力可用资本的增加、劳动力教育和经验的变化以及多要素生产率等。其中,多要素生产率又称全要素生产率,衡量的是资本和劳动力以外其他所有影响产出的要素生产率,其增长来源包括技术进步、组织创新、专业化和生产创新等。

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从外向型的低端制造业起步,不断吸纳土地、劳动力,以及全球资金、技术,把全门类的制造业体系完善起来,并不断升级,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量的要素投入效率在降低,而在现阶段,要改变全要素配置的效率,提升投资的乘数效应,就必须通过科技应用,改变产业内部的产出模式,形成新的动能,从而带来新的吸纳要素的能力。这一逻辑,从工业革命以来,历经电子技术革命、信息技术革命、互联网应用等技术大规模应用场景的发展,而不断被验证。

通过科技应用提升劳动生产率,新兴产业投资普遍围绕新基建展开,作为支撑未来中国经济社会繁荣发展的重大新型基础设施,关键是三大方向: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新能源汽车等为代表的科技领域新基建,以改善营商环境、扩大开放、减税降费等为代表的制度新基建,以教育、医疗、社保等为代表的民生新基建。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细看之下都在围绕科技创新“补短板”展开,一是加大制造业投资支持力度。加大传统制造业优化升级投资力度;加大制造业技术改造力度;完善促进制造业发展的政策制度,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引导各类优质资源要素向制造业集聚。二是持续推进重点领域补短板投资。加快交通、能源、水利、物流、生态环保、民生等基础设施建设。三是系统布局新型基础设施。加快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建设信息基础设施;推动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与交通物流、能源、生态环保、水利、应急、公共服务等深度融合;支持有条件的地方适度超前布局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虽然这些表面上看跟提高劳动收入没有直接关系,但技术的广泛应用会促进投资效率提高,社会财富增多,必然会形成大河有水小河溢的结果。

问题的关键在于通过增收促进消费是根本措施,但不构成必然结果。从社会层面来说,人们要敢于消费所关心的东西有很多,比如医疗保健、社会福利、社会公平,这些目标与追求生产率增长同样重要。

因而,在2023年,在技术革命和创新还难以马上“补齐短板”的时候,构建公平的社会环境,优化第二三次分配制度,提升医疗、教育、社保水平,为共同富裕筑牢基础制度,可能更为直接和重要。

房地产,稳不稳?如何稳?

房地产,这个反复用来刺激经济的产业,好像每当经济遇到困难的时候,就会被人们反复想起,凡是关联楼市的动作,都能让人浮想联翩。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扎实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满足行业合理融资需求,推动行业重组并购,有效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改善资产负债状况”,“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

看完这段,我们应该明确的是,无论政策怎么动“房住不炒”都是根本指针,金融地产模式难以为继,要开辟“新发展模式”;在这两个前提之下的讨论才有意义。

12月15日,刘鹤副总理指出,房地产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针对当前出现的下行风险,我们已出台一些政策,正在考虑新的举措,努力改善行业的资产负债状况,引导市场预期和信心回暖。未来一个时期,中国城镇化仍处于较快发展阶段,有足够需求空间为房地产业稳定发展提供支撑。

金融与房地产的深度捆绑,让房地产成为货币政策宽松条件下最容易获利的行业,这必然吸引资金千方百计地流入,在金融推动下“高杠杆、高周转”的房企赚得盆满钵满,因为其他企业、其他行业“没他们赚钱”。这不是资本的错。资本因逐利而存在,当一个市场里有一个来钱较快、利润较高的行业,资本一定会蜂拥而至,无论有多少艰难险阻。最后,在调控之下,行业资产负债情况不容乐观,只能靠时间来消化、出清。如今,房地产行业资产负债状况的改善,不得不说正是坚持调控,经历数年行业阵痛,行业出清的结果——优秀的企业留下了。

人们期待这些优秀企业带领房地产回归实体经济,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而非套利产业。由此,我们再看目前的政策支持,就会看到管理层的真正目标和路径,也可以预见,由于居民消费的谨慎和投资前景的不明朗,房地产行业并不能马上带来繁荣。

随着疫情管控放开,人们对2023年充满期待,起码大家都会努力生活,毕竟生活不如意不再有“疫情影响”的借口,但是大环境“乍暖还寒”,依然需要默默承受,未知的前路上,“绿柳才黄半未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