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救命之恩战友用一生为他守墓(这个人为一句承诺放弃所有)

如今,我们能有这样幸福的生活,都是革命先烈用生命与鲜血换来的,所以,我们不能忘记先烈们的无私付出,而先烈的英魂更应该得到敬畏与守护,先烈们的精神我们要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

1979年9月参军后,陈俊贵随所在部队到新疆新源县那拉提,参加修筑天山深处独库公路的大会战。

一次救命之恩战友用一生为他守墓(这个人为一句承诺放弃所有)(1)

一次救命之恩战友用一生为他守墓(这个人为一句承诺放弃所有)(2)

由于任务紧急、时间仓促,我们4人只带了1支防备野狼侵袭的手枪和20多个馒头就匆忙出发了。一路上寒风呼啸,风劲雪疾,在海拔3000多米高寒缺氧的雪山上,我们手牵着手,连走带爬,艰难前行。但是,皑皑雪海之中下山谈何容易,求援的士兵们最终迷失了方向,最终,年仅二十多岁的两位班长埋骨于茫茫雪海之中。

时至今日,陈俊贵和陈卫星二人腿上还留着当年风雪侵蚀的痕迹,而让陈俊贵感恩至今的正是两位班长临终留下的那个馒头。

就是这个馒头,才让他坚持活了下去。

一次救命之恩战友用一生为他守墓(这个人为一句承诺放弃所有)(3)

84年初,陈俊贵荣归故里,回到了家乡辽宁。在那个年代,退伍兵们大部分都选择了转业这条路,所以,陈俊贵也不例外,他在一家影院从事电影放映工作。同年,他与情投意合的孙丽琴同志结成百年之好,算是正式的有了个家,从此生活步入正轨。

放映员的日常工作基本上都是按部就班的,一天,陈俊贵放映《天山行》的时候,电影中的一格格关于天山的画面让陈俊贵的心情又沉重了起来。他想起了班长临终的话语,毅然决然的做出了一个影响其一生的决定:“我要重回天山,我要守护老班长的英魂,让其安息长眠。”

而在他做出这个决定的时候,他的爱人已经怀胎八月有余。“昨天的那一幕,我永远忘不了”,陈俊贵和孙丽琴说了重回天山守灵的决定,孙丽琴听后很伤心。但是,她还是选择支持丈夫的决定,她在答应丈夫之余唯一的要求就是等孩子出生后再出发。

一次救命之恩战友用一生为他守墓(这个人为一句承诺放弃所有)(4)

一次救命之恩战友用一生为他守墓(这个人为一句承诺放弃所有)(5)

半年后,陈俊贵攒够了出行的路费,踏上了去天山的旅程,临行前,陈俊贵承诺孙丽琴三年后就回来陪她。

陈俊贵住在简陋的房子里,每天临睡前对着天空与故去的战友们说说话,一晃三年就过去了,三年间,陈俊贵越来越放不下他的“战友”,对和妻子约定回家的承诺也就逐渐淡忘了。孙丽琴多次来电询问他的归期,可陈俊贵一直支支吾吾,无奈地,孙丽琴只好带着孩子从沈阳来到了乌鲁木齐。

孙丽琴到了乌鲁木齐后,见到了思念已久的丈夫,眼泪瞬间流淌下来,丈夫穿着满是补丁的旧衣服,与野人无异。自此,孙丽琴决定,要和孩子一起陪伴他共同守灵。天山上的房屋依然简陋,但是,生活却有了不一样的气息。生活条件虽然艰苦,但是,家人团聚多苦的生活都能熬过去。

一次救命之恩战友用一生为他守墓(这个人为一句承诺放弃所有)(6)

一次救命之恩战友用一生为他守墓(这个人为一句承诺放弃所有)(7)

一次救命之恩战友用一生为他守墓(这个人为一句承诺放弃所有)(8)

一段时间之后,陈俊贵决定要帮班长郑林书完成看他老家父母的遗愿,他找到了班长老家的地址,当即,马不停蹄的踏上了去郑林书老家的路。到达目的地之后,陈俊贵只看到了班长的姐姐,姐姐告诉他班长的父母早已经不再世间,陈俊贵万分自责,只恨自己没能早点来。

回来后,陈俊贵告诉妻子,他要一直守候着班长的英魂,因为,自己的这条命就是班长救的。孙丽琴却坦然一笑,说:“我自己既然来了就再没有离开的打算。”

就这样,夫妻二人为革命先烈守灵至今。

一次救命之恩战友用一生为他守墓(这个人为一句承诺放弃所有)(9)

2008年,为了缅怀先烈,尼勒克县耗资60多万元,建立了一座烈士纪念馆叫乔尔玛烈士陵园。现在,陈俊贵和孙丽琴就一直在守护他们曾经的战友,他们坚持做义务讲解员,一遍又一遍的和前来缅怀的人们讲述这些曾经发生的事情。

2014年初,陈俊贵登上了“感动中国”2014年度人物的领奖台:“一个承诺,让我守候班长25年”,至今,他的感人事迹让人们深受感动。

【颁奖词】

“只为风雪之夜一次生死相托,你守住誓言,为我们守住心灵的最后阵地。洒一碗酒,那碗里是岁月峥嵘;敬一个礼,那是士兵最真的情义。雪下了又融,草黄了又青,你种在山顶的松,岿然不动。”

一次救命之恩战友用一生为他守墓(这个人为一句承诺放弃所有)(10)

一次救命之恩战友用一生为他守墓(这个人为一句承诺放弃所有)(11)

现如今,白发已经爬满了夫妻二人的头上,但是,他们依然坚守在乔尔玛烈士陵园向来客讲述着当年的点点滴滴。对于他们来说,烈士的精神是后辈的荣誉与财富,先烈的默默付出换出了今天无数的感动,而我的心已经随着陈老点点滴滴的讲述飞向了那白雪覆盖的天山之路。

陈俊贵虽已脱下军装,但蜕不去的却是他那铮铮军人本色,作为一名普通人,我们为有这种高尚奉献精神的战士而倍感自豪!此时,我也愿意把这份精神传递下去,让这份精神永远闪耀着那属于革命者该有的光辉,久久不灭。

参考资料:

《感动中国——陈俊贵》、《一个承诺,让我守候班长25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