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疥螨病的临床症状(畜禽螨病疥癣)

螨病是由疥螨科和痒螨畜禽螨病(疥癣)类寄生于畜禽的表皮内或体表所引起的慢性皮肤病,以接触感染、能引起畜禽发生剧烈的痒以及各种类型的皮肤炎为特征。畜禽包括牛、羊、猪、马,以及骆驼、犬、猫、兔、鸡等,人都有不同的螨所引起的螨病。羊的螨病主要由疥癣科的疥癣属和痒螨科的痒螨属的螨引起,以疥螨属和痒螨的螨危害大,山羊的螨病以剧烈瘙痒、皮炎和脱毛为特征,严重时可引起大批死亡,给畜牧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

病原

疥螨体形很小,近圆形,背面隆起,呈半球状。腹面扁平,前后各有足2对,雌虫足短,雄性足略长,雄虫笫一、二、四对足和雌虫笫一、二对足尖端有带柄的吸盘,吸盘呈喇叭形,柄长不分节。雌螨大小为300~500x250~400微米。囗器位于虫体前。雌螨生殖孔位于虫体腹面中央。肛门位于体后缘正中,半背半腹。虫卵橢圆形,有白而薄的卵壳,大小为150㐅100微米。

痒螨是羊痒螨病的主要病原。痒螨在各种螨中较大,虫体呈长圆形,体长0.5~0.9毫米,肉眼可见。口器长,呈圆锥形,位于虫体前端;腹面有4对足,较长,前2对向前,位于虫体前方,后2对向后,靠近虫体后方。雌虫笫一、二、四对足秋雄虫前三对足都有吸盘,吸盘长在1个分3节的柄上。雌虫的笫三对足上各有2根长刚毛。雄虫笫四对足很短,没有吸盘和刚毛。雄虫躯体后部有2个大结节,卜各有长毛数根;腹面后部有2个性吸盘。雌虫生殖孔位于虫体腹面前部。肛门位于躯体末端。

发育史

疥螨与痒螨的发育史都包括卵、幼虫、若虫和成虫4个阶段,并且全部发育过程都在皮肤中完成。疥螨成虫通过羊只体表钻进表皮挖掘隧道,并在其中发育和产卵。卵再发育为幼虫,幼虫3对足。幼虫爬到皮肤表面再另开隧道,蜕化为若虫、成虫。整个发育过程需15天左右。

痒螨雌虫产卵于皮肤表面。卵椭圆形,大小约300Ⅹ400微米,卵内含卵胚细胞或发育成形的幼虫。幼虫也是3对足,自卵內寄生,吸食皮肤内淋巴液,2~3天后蜕化为若虫。若虫4对足,外形似成虫,但不具生殖力,寄生吸食经3~4天发育为成虫。整个发育过程历时9~10天,如湿度、温度过低等,发育过程可达3个月。雌成虫一般生活30~40天,每天可产卵5枚以上。

传播

螨病均以病羊与健康羊的直接接触而传染。被螨虫污染的饲管用具和工作人员亦可传播。冬季发病较多、较重,相对温腹季节发病轻微,但少数螨仍寄生于体表隐蔽处。

症状

羊疥螨病的发生率比痒螨病高。羊螨病的明显症状为痒。感染初期有痒感,尤以夜间和温暖圈舍中明显。由于虫体的机械刺激和毒素作用,患部发生皮炎。剧痒使羊摩擦和啃咬患部,局部脱毛,皮肤破损,淋巴液渗出,形成痂皮,皮肤干燥、变厚、起皱和龟裂,病区可逐渐向四周延伸扩大。病羊常因剧痒而不安,影响采食和休息,引起消化、吸收机能降低,造成病羊营养不良、贫血和消瘦,严重感染时可引起死亡。

羊的疥螨好发部位是体表短毛部分,常起始于嘴唇、鼻面部、眼圈、耳廓等皮肤薄处。痒螨病多发于绵羊,被毛长而稠密之处,如颈前、背部、臀部等处。此外疥螨病患部渗出物少,而痒螨病患部渗出物多;痒螨病比疥螨病更易引起脱毛;痒螨病患部皮肤皱褶形成不明显,而疥螨病患部由于皮肤增厚严重,皱褶形成明显,甚至有时形成龟裂。

治疗

治疗螨病的药物较多,方法有皮下注射、囗服、局部涂擦、喷淋及药浴等。如阿苯达唑,阿维菌素,伊维菌素,双甲咪,辛硫磷等药物。药物用量用法按说明使用。可根据发病轻重,间隔治疗数次,以期治愈彻底。

防制

羊一旦发生螨病,损失将很严重。必须制定经常性的综合防制措施。

1,加強饲养管理,搞好羊舍的清洁卫生,保持通风、干燥、温暖、卫生。

2,由外地引进羊只时,须进行细致检查,隔离10~15天,确无病羊时方可混群饲养。

3,发现病羊立即隔离治疗,并对圈舍地面、食槽、围墙及所有饲管用具进行杀虫处理和彻底的消毒工作。

4,严格执行牧场兽医卫生制度,严禁一切可能携带螨病病原的动物和人员接触羊群。经常细致观察羊群,发现羊只瘙痒、脱毛等现象,应立即检查,及时采取柑应的防范措施。

5,认真落实春、秋两季定期驱虫工作,选用以花椒为载体<阿苯达唑--伊维菌素预混剂>新型驱虫药物,对本病有防控作用。药物用量用法按说明。

备注:其他畜禽也适用。

猪疥螨病的临床症状(畜禽螨病疥癣)(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