钉钉统计工作量(数字化重新定义物业服务行业)

文/ 周智宇在很长时间里,物业服务,仅是作为地产公司的附属品存在,但在过去几年的资本化浪潮下,以碧桂园服务、华润万象生活为代表的物企分拆上市,这个行业的价值得到了重估,迎来巨头云集、格局重塑的新时期,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钉钉统计工作量?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钉钉统计工作量(数字化重新定义物业服务行业)

钉钉统计工作量

文/ 周智宇

中国房地产30年的黄金时代已过,迈入了存量运营时代,诸多地产商纷纷寻求第二增长点,物业服务,便是他们转型运营的第一站。

在很长时间里,物业服务,仅是作为地产公司的附属品存在,但在过去几年的资本化浪潮下,以碧桂园服务、华润万象生活为代表的物企分拆上市,这个行业的价值得到了重估,迎来巨头云集、格局重塑的新时期。

然而物业的盈利模式仍未根本改变。在龙湖集团董事长吴亚军看来,物业按照旧的模式扩张非常危险:人力等成本不断上升,但物业费收入却难上涨。

这个行业急需一场革命。数字化、科技化被提上了重要日程。科技大公司也已切入其中。

随着阿里、腾讯的To B 业务挑起大梁,以钉钉、企业微信和飞书为代表的工具以不同的姿态,深入到了企业数字化、科技化转型的浪潮之中。

钉钉作为阿里集团旗下提升数字化生产力的工具和平台,7年来一直在陪伴企业进化。在物业服务领域,钉钉也积累日久,有了一整套工具和逻辑。

就在今年,钉钉宣布正式开启了商业化进程。

6月10日,华尔街见闻与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钉钉COO库伟进行了一场深度访谈。这位曾在运营商服务多年,转到阿里负责IoT板块的高管,挑起了钉钉商业化的大梁,拓展中大型客户是他的重要任务之一,包括物业行业。

库伟认为,物业的核心能力是运营和服务,必须降本增效。钉钉通过组织和业务流程再造,可以帮助企业进行组织和业务流程再造,提升生产力水平、运营效率,而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协同办公工具。

他同时强调“两个数字化战略”(组织数字化和业务数字化)之后,钉钉将底座能力以PaaS形式开放给合作伙伴,逐渐形成了一个企业服务软件生态。阿里巴巴最新的财报里,钉钉已经服务了2100 万个企业和组织。

随着阿里云成长为阿里巴巴集团”第二生长曲线”,带给资本市场惊喜,投资者对钉钉的未来也有了更多期待。

以下是华尔街见闻与库伟的深度对话。

“云钉一体”

华尔街见闻:今年是钉钉商业化元年。其中,拓展中大型客户是你来到钉钉的一个重要任务,在商业化的路上,大客户策略重点有哪些?

库伟:我们拓展大客户的策略有云带钉、钉带云、云钉一体,核心是云钉一体。前段时间我们内部对这个战略进行复盘,发现有三个做得特别好的地方。

第一,钉钉能让阿里云的产品或者体验显性化。例如过去有些客户的IT部门做了数据中台,但数据沉淀下来之后只在少数部门使用,通过统一的钉钉工作台将其显性化,市场、营销等更多部门也能用到这些数据了。

第二,钉钉能为客户进一步选择阿里云产品提供切入点。对一些企业来说,办公及组织协同是必须要做的,但是阿里云产品体量都比较大,钉钉作为相对轻量级的产品先切入,让用户有了不一样的感知,后续接纳云的产品也更容易。

第三,“云钉一体”形成了闭环。从IaaS、PaaS到SaaS,从底层到端,从组织到业务,有了一个完整的解决框架,是一个闭环逻辑。云、钉的结合,让很多中大型客户都能接受这个“阿里云全家桶”。

“云钉一体”不是单独一个部门的战略,而是整个阿里云甚至整个阿里巴巴集团的核心战略。

华尔街见闻:目前钉钉有哪些比较典型的中大型客户是战略实施比较好的?在服务这些不同的行业、企业的时候,他们有什么共同点?

库伟:钉钉服务的客户有很多,蒙牛、一汽等等,各行各业都有。比如立白有8000多个经销商,所有供应链上下游交易订单、调货都在用钉钉。越秀集团早在2019年就将整个组织搬上专属钉钉。它基于钉钉搭建了供应链协同平台,实现对供应链上下游400多家企业的信息、合同、材料订单、收发货、工程跟进等实时管理,提升上下游供应链协同运作效率。上线三个月,采购订单平均处理时效同比提升84.7%。如此庞杂的供销体系背后,是阿里云、钉钉帮助它数字化管理。钉钉已经不再仅是企业内部使用,更是整个产业上下游伙伴的钉。

这么多的企业其实有一致的诉求,那就是用数字化提升企业的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当然,不同的企业因为所处行业的不同,或者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很难用一个统一、一致的产品或一个唯一的案例套用,这就必须用一个相对PaaS化、开放化的产品,结合行业或者合作伙伴去具体落地。

华尔街见闻:不少人对钉钉的认知,还是一个办公工具。你如何定义现在的钉钉?与同类产品相比,钉钉的差异性是什么?

库伟:首先,一句话来说,钉钉是一个提升企业数字化生产力的工具和平台,包括了组织数字化和业务数字化。

从差异性来说,过去7年里,钉钉不管在产品、服务还是组织体系上,都不断沉淀,我们也还在不断发掘钉钉还可以干什么,或者说钉钉到底是什么,从最初的办公工具,到现在的生产力工具,这都是钉钉这些年进步和沉淀的体现。

其次,钉钉有非常庞大的用户群积累,目前钉钉已经服务2100万个企业和组织,它的未来还有更多的可能性。每一个新产品能力的提升,都有非常广泛的正向社会效益。

第三,则是围绕钉钉的ISV、硬件公司、服务体系,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生态系统。

最后,“云钉一体”战略下,能够形成强大的协同效应。

局部产品功能上来说,钉钉会和友商互相学习,但以上四点让钉钉和其他人不一样。

物业“进化”

华尔街见闻:中国房地产行业过去多年都被认为是一个传统行业,但这几年也在提科技化,对此你怎么看?

库伟:地产过去几年总体数字化转型不错,反倒是物业过去和地产像是个从属关系,对数字化转型并不重视。

这种局面随着物业公司的上市浪潮,以及行业认知的改变,整体数字化转型正在加快,并且越来越快。

华尔街见闻:以物业公司为例,钉钉如何具体帮助企业数字化转型?

库伟:钉钉分两个路径来做这个事情。第一,是钉钉要先帮企业做好组织数字化,第二步则是业务数字化。

组织数字化就是要让办公协同、人员以及工作门户等,全部在线化、数字化。再在此基础上,和具体的业务流程做进一步的打通、协同、串联。

具体到物业行业,这也是个非常庞杂的体系。像雅生活,它收购了很多企业,管理了很多的人,并且分布区域非常广,20多家成员企业,遍布200多个城市,管理4000多个项目。这样一个人员密集型的行业,最害怕找不到人、不知道人具体在做什么。

在组织数字化之后,物业公司每个员工的角色、上班时间、岗位都有了清晰的定位。钉钉将整个管理过程、人员工作流程全部在线化,让基础办公、协同和管理统一一致,同时保持管理的相对灵活性。

在完成组织数字化之后,钉钉还帮助雅生活做了大量业务数字化的工作。

例如,将物业日常的巡检、管理在线化,变成了钉钉上面的一个低代码应用,能够在线解决一些问题;再比如,雅生活全国电话客服团队需要服务数量庞大的业主,通过“钉钉知识库”这样一个工具,将20多个G文档的问题全部在线化,并且做到实时更新,实现整体效率提升。

在此过程中,很多应用并非是由钉钉开发,而是通过开放平台上的低代码生态伙伴的能力,让雅生活根据自身业务需求去开发。低代码让雅生活能够低成本、高效地将应用开发出来,并运用到移动端实施。

总体来说,不会有一套通行的产品、一个案例就能帮助企业数字化,一定是钉钉将自己的基础PaaS能力开放,与行业中深厚的积累沉淀相结合,再进行个性化的开发或定制。

华尔街见闻:物业行业的最大痛点是降本增效,钉钉能帮助物业公司节约成本吗?有没有一些具体的反馈?

库伟:眼下人力成本占据物业公司成本的大头,并且在持续提升。体系性的数字化能力的建立,以及可运营、可持续改进的机制,是有助于行业建立服务标准、减少人力成本的。

物业服务能力的标准化,不光是写在纸面上,而是在实际运营过程中能够被感知。钉钉可以帮助这个行业进一步形成这一机制。

除了刚才讲过的一些已实现案例,我对物业行业降本增效有不少畅想。

比如在IoT(物联网)将硬件连接的同时,通过虚拟化技术,将需要实地巡检的工作虚拟化。将人的物理空间延展。

此外,目前阿里云、钉钉提供的算力还是在企业层,给到企业、组织,未来这种算力能否给到个人,相当于给人配置一个虚拟人助理。那么仅仅通过一部手机,个人就能得到算力赋能,个人能力也能得到大幅提升,进而降低成本。

当然,这是一种对未来的畅想。

华尔街见闻:全国的物业公司有几十万家,钉钉如何将数字化能力赋予他们?

库伟:中国头部中大型物业公司具备开发能力,但更多的小型物业公司并没有开发能力,需要提供一个非常完善的解决方案。钉钉已经与绿城率先合作,钉钉提供PaaS化底座,绿城基于多年的行业Know-How,推出了“物业钉”,这是种相对标准化的产品,开箱即用。

华尔街见闻:现在很多物业公司已不再是传统意义社区物业的角色,也逐渐承担起城市运营的功能,钉钉在这块能和这些公司有怎样的配合?

库伟:的确,现在很多物业公司提供的是局部社区管理的能力,钉钉也提供给一些城市政务数字化解决方案。在城市运营管理方面,钉钉和物业公司能够有更深入的结合。

产业园区也是物业管理未来的一大趋势。入驻园区的中小企业数字化管理和数字化能力参差不齐,物业公司可以在基础服务之外,将钉钉成熟的办公协同、组织协同的能力一并带过去。进而,上下班打卡这种高频的工具,和物业保修等低频动作相结合,通过高频应用带动低频服务的体验感,这也是钉钉可以和物业公司联合解决的方向。

华尔街见闻:钉钉希望在物业行业里达到一个怎样的规模或者说愿景?

库伟:钉钉并没有提出一个具体的数字目标,愿景或者规模是给客户和行业带来价值的结果。我认为物业行业是个非常需要快速数字化升级的行业。

2019年时我曾去参加一场物业大会,当时提出一个观点,是物业行业未来前景会好过地产。这是因为物业行业的核心能力是运营能力、服务能力,能够持续有自己的客户,与开发销售这种“一锤子”买卖不同。从长远价值来说,物业的估值会高过开发业务。

到今天,这一点已经变成了现实。钉钉愿意陪伴这些企业,继续提升数字化能力和运营能力,一起走下去。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见闻地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