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能源汽车国内生产公司(德国氢能源汽车项目有望落地东莞)

氢能源汽车国内生产公司(德国氢能源汽车项目有望落地东莞)(1)

2015中国(东莞)国际科技合作周昨日闭幕,多个重大项目签约

这种车充一罐氢气能跑300多公里

东莞时间网讯为期三天的2015中国(东莞)国际科技合作周昨日闭幕。本届合作周以“创新创业 融合发展”为主题,设2万平方米7大主题展览、16个科技论坛,并举办了2015“赢在东莞”国际创客嘉年华活动。

活动特别开设创新创业街区,组织独联体、北美国际项目路演和两岸四地项目路演等5大专场路演。

据初步统计,合作周促进约150个项目达成初步合作意向,16个项目正式签约。

多个重大项目签约

致力拓展国际科技合作

合作周期间,多个重大项目进行了签约,广东省科技厅分别与新西兰奥克兰大学、荷兰国家科学基金委签署了合作谅解备忘录。东莞市政府分别与广州美术学院签署共建东莞广州美院文化创意研究院协议书,与大连机床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省智能机器人研究院签署共建研发中心和展示中心合作协议书,与中国科学院工程院热物理研究所、东莞理工学院签署共建东莞分所框架协议书。

此外,莞港台科技创新创业联合培优合作、中拉清洁能源与气候变化联合实验室等11个项目也进行了签约。

本届合作周致力于拓展与东盟、独联体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以及欧美国家的科技合作,并结合两岸四地和国际创新创业新趋势,集聚机器人、智能装备、3D打印、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节能环保等新技术,融合项目、技术、资金、人才、载体等创新要素,着力打造层次更高、实效更好、影响更广的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平台,推动企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的优化升级。

展示创新生态链

多家莞企接合作“橄榄枝”

本届合作周上,东莞特别设立了专业镇展区。在常平馆里,众多由常平创新企业带来的科技展人气颇旺。由该镇爱优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设计研发的工业无人机十分吸睛,引发观众围观。

“这台无人机是我们的研发团队使用独有的飞行姿态算法和新型材料研发出来的多功能型工业无人机,四个飞行翼分别可自行调节,解决了山涧突发性横风干扰,进一步提高飞行的稳定性,同时机身都是用了碳纤维材料。”爱优电子公司总经理陈荔辉说,该机型从市场普遍的30分钟续航能力延长至90分钟,载重能力从10公斤提高到了20公斤以上,可一机多用,实现地型测绘、高压电线巡检、农业植保、高空拍摄、安防巡查等领域。

而且,一台“工业无人机”的售价比一台奔驰还贵,价格在32万元-200万元间。“这几天,有跟云南省的一家企业达成合作意向,他们是在合作周相中我们的。”陈荔辉说。

常平镇经济科技信息局局长周大伟说,该镇致力于创新生态系统建设,打造了“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创业孵化链条,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目前,全镇已建、在建科技企业孵化载体超过10个,已建孵化载体建设面积超20万平方米。在本次合作周上,展示的多个创新项目都接到了求合作的“橄榄枝”。

德氢能源汽车项目

有望落地东莞

在科技金融展区,东莞科技金融集团有限公司展示了中德合作项目。该公司有关负责人透露,已与东莞中德创新产业园有限公司签订框架协议,将引进德国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等先进德国技术落地东莞,其中时下汽车界颠覆性的氢能源汽车项目有望成为两者合作的“重头戏”。

合作周期间,德方相关专家举办了氢能源汽车项目的技术说明会和研讨会。德方专家说,该项目的先进性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其采用玄武岩纤维材料,可比普通汽车减重60%,但硬度强度均安全可靠,这种材料已经被德国运用在宝马最新款的车门上以及德国建筑上,东莞未来也可以打造成这一新型材料基地;而氢能源应用,则是一种媲美锂电池的新型动力。

“它一是环保,燃烧排放的不是尾气而是水汽,二是方便快捷,锂电池充电最起码也要40分钟,而氢能源汽车充满一个储氢罐只需三分钟搞定,可以跑300多公里。

这份技术被德国、日本非常看好,在中国未来市场潜力也非常巨大。”东莞中德创新产业园技术顾问称。

东科金融总经理黎昱告诉记者,氢能源汽车相关材料和整车有望落地到东莞,但这只是个开端,该公司目前将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环境治理保护等四大产业作为重点投资领域,以此引导东莞民间资本向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产业聚集。而德国在这四大领域誉满全球,特别是东莞中德创新产业园公司入股了一批先进技术专利。合作周上,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席、宝马前高管等专家都来莞洽谈,与东莞的合作前景可观。

莞首个文化创意研究院落地万江

下月拟率先启动“东莞在职设计师提升计划”,明年暑假将举办公益性培训

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上,万江又迈出重要一步。12月11日,在2015中国(东莞)国际科技合作周开幕式上,东莞市人民政府与广州美术学院签订合作协议,共建东莞广州美院文化创意研究院,落户就在万江。

这是国内首个由高等美术学府与地方政府合作共建的新型研发机构,也是我市首个文化创意研究院。

记者获悉,该院将带动国内外艺术院校的创新创意资源落地东莞,打造文化创意产业的协同创新平台,包括实施东莞在职设计师提升计划,文化创意、设计服务与东莞产业深度融合,推动艺术创作,打造创客乐园四方面内容。

相关前期工作已经逐步启动

12月11日,记者探访了泰库文化创意产业园,看起来再平常不过的这些厂房,承担的职能可不一般。8栋厂房里,东莞广州美院文化创意研究院占了其中的3栋,面积为8000平方米。今后,该研究院将致力于推动创意元素全面融入东莞的产业体系之中。

其实,该研究院落户万江,可以从2013年12月12日说起,市人民政府与广州美术学院当时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书》,双方将围绕文化建设、创意产业、研发设计、人才培养等主题开展政产学研合作。

时至今日,合作协议终于签订,该研究院也正式落地。“我们将打造文化创意产业的协同创新平台。”该院有关负责人介绍,其中包括实施东莞在职设计师提升计划,文化创意、设计服务与东莞产业深度融合,推动艺术创作,打造创客乐园四方面内容。

目前,办公场所即将开始装修,而相关的前期工作已经逐步启动。

下月启动“在职设计师提升计划”

以上四方面内容里,不少还跟民生相关。据透露,最先实施的是“东莞在职设计师提升计划”,时间预计是明年1月。目前相关工作正在沟通。

“东莞招聘好的设计师很难,主要是缺乏相关的圈子、氛围。”有业内人士认为。相应的,这计划主要邀请国内外的美术、设计行业专家学者来东莞举办讲座、工作坊,培育形成具有东莞特色的“岭南创意大讲坛”文化品牌。同时,还将主办“设计师俱乐部”活动,将其办成东莞设计师之家,促进设计师的相互交流,解决他们的提升通道。这计划将向东莞所有企业的所有设计师免费开放,当然也包括对设计感兴趣的市民。

同时,将为创意设计、电子信息、产品设计、纺织服装等行业提供协同设计云公共服务支撑,面向东莞中小微设计团队和企业,提供普惠性的公共免费基础服务,为“草根”创意提供土壤。

明年有公益性美术、设计培训课

研究院还将发挥创作力量,加强原创性作品的创作生产,推出一批反映岭南地方特色、在省内国内产生广泛影响的精品力作。而且,预计明年暑假还会为东莞市民提供公益性的美术、设计培训课程,如国画、油画、书法、动漫创作、电影欣赏等,打造“艺术周末”等公益文化品牌,提升东莞市民的艺术素养。

此外,用“创意导师 创业导师”模式,打造文化创意产业和科技融合的“创客乐园”,设立投资基金,组建新型创意产业孵化加速器和创意成果产业化基地,设定合理的风险分担和利益分配机制并辅以一定风险投资机制,鼓励专业创意团队在东莞进行创意成果转化,助推创新型企业成长孵化。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