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底向内是外斜视还是内斜视(浅谈集合不足及集合不足型外斜视的诊治)

编者按:

集合不足型外斜视和集合不足虽然是两种疾病,但是,两者关系较为密切,有时候可以互相转化。在治疗方面,两者同样也是有交叉的地方。5月21日,在2022中山眼科斜视与儿童视光论坛上,陈静嫦教授围绕集合不足及集合不足型外斜视的文献综述以及个人诊治的经验进行了精彩的分享。

基底向内是外斜视还是内斜视(浅谈集合不足及集合不足型外斜视的诊治)(1)

陈静嫦 教授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高级访问者

广东省视光学会斜弱视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一、集合不足

1、集合不足的概念和诊断[1-2]

集合不足是一种外隐斜,特点就是视近的隐斜度要大于视远的隐斜度,一般定义是大于等于4个PD;集合近点≥6cm;近距正融像幅度<2x近内隐斜视度或≤15△。

伴随症状:视近出现眼胀、头痛、复视、阅读跳行等,CISS评分≥16;

2、集合不足治疗[3-4]

(1)集合的训练

(2)BO三棱镜 集合训练(集合训练有效的基础上,加强版)

(3)BI三棱镜来缓解症状

(4)以上方法无效,可采取双/单眼内直肌缩短术

3、集合训练[8]

集合不足非手术治疗的一项2020年Meta分析研究显示,纳入了12个学习对照研究,入选的有1000多位病人,得出的结论是,对于集合不足的18岁以下儿童来说,基于诊室的集合/调节训练,加上家庭加强训练是有效的,是优于家庭训练及对照组。而家庭训练与对照组是没有显著差异的。

成人的集合不足,基于诊室采用集合/调节训练的话是可以改善正融合范围,但并不能改善集合近点及视疲劳症状问卷评分。

4、BI三棱镜治疗[9]

对于儿童来说,与一般屈光矫正相比,BI三棱镜治疗并不能更好地改善症状、集合近点及正融像范围。

对于成人来说,能改善症状,但是,不能改善这个集合近点和正融像范围。

二、集合不足型外斜视

1、集合不足型外斜视的概念和诊断

集合不足型外斜视是显性外斜视,视近斜视度比视远斜视度大于等于10个PD。

往往小度数的集合不足型间歇性外斜视也可以出现伴随症状:视近出现眼胀、头痛、复视、阅读跳行等,跟集合不足类似。

2、集合不足型外斜视的治疗

(1)中小度数间歇性外斜视(≤20PD)的治疗方法跟集合不足是类似的。

(2)中等度数或以上的集合不足型外斜视,当它发生的斜视频率加重、度数变大、双眼视功能受到影响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做手术治疗。

3、集合不足型外斜视手术治疗适应症

如果疲劳症状不能缓解、双眼单视功能进一步破坏或影响外观如斜视的频率和斜视的度数变大,还有心理因素、家长要求等

4、集合不足型外斜视传统手术治疗方式[9-10]

(1)双眼/单眼内直肌缩短

(2)传统的双眼外直肌后徙(视远斜视度为目标矫正,40%成功率)

(3)单眼外退内缩(视近斜视度为目标矫正,内缩量>外退量)

5、集合不足型外斜视新手术方式

近20年来,对于集合不足型外斜视的手术有一些新的手术方式。

(1)双眼外直肌倾斜后徙(上端后退量根据视远斜视度,下端后退量依据视近斜视度)[11-12]

基底向内是外斜视还是内斜视(浅谈集合不足及集合不足型外斜视的诊治)(2)

(2)单眼改良外退内缩(外退量根据视远斜视度,内缩量根据视近斜视度)[13-14]

(3)双眼外直肌增量后徙(根据视近斜视度)[15]

以上三种手术治疗的方式成功率没有显著性差异,但却各有利弊。例如改良单眼外退内缩,其欠矫率是高一些;双眼外直肌倾斜后徙,会出现一定比例的A征或V征;双眼外直肌增量后徙,会出现一定几率的过矫。

三、病例分享

病例①

女,9岁,因发现有时双眼交替向外偏斜7年

诊断:间歇性外斜视(集合不足型)OU

分离性垂直偏离OU

治疗方式:选择了双眼外直肌倾斜后徙(上半部6.5mm 下半部8mm),外加双眼上直肌后徙9mm

基底向内是外斜视还是内斜视(浅谈集合不足及集合不足型外斜视的诊治)(3)

病例②

男,9岁,因双眼有时交替向外偏斜8年

诊断:间歇性外斜视(集合不足型)OU

屈光不正OU

手术:右眼外退7mm 内缩6.5mm

基底向内是外斜视还是内斜视(浅谈集合不足及集合不足型外斜视的诊治)(4)

最后,陈静嫦教授表示这些病例还需要追踪更长的时间,或者做最新的随机对照研究后再分享给大家。

基底向内是外斜视还是内斜视(浅谈集合不足及集合不足型外斜视的诊治)(5)

特别鸣谢陈静嫦教授的精彩分享,本文版权归陈静嫦教授所有,童资讯已获授权发布!以上内容未经授权不可转载,违权必究!

编辑:童小讯

审核:童资讯团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