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快速掌握学好文言文(得法有效地学习)

想要学好文言文,先要知道什么是文言文。

文言文,是相对于白话文而言的,指先秦以来的诗词、歌赋、骈体文、古典散文等。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是古代人运用文言词汇,通过一定的文言句式而创作出来的文章。

所以,学好文言文,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努力。

一、积累和理解一定量的文言词汇。

文言词汇包括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所以掌握文言文,如同掌握一门独立的语言,要像学习英语需要掌握大量单词一样,需要积累和理解一定量的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

文言文中的词汇,在历史的发展和语言的变化中,词义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所以掌握起来有点难度。需要掌握的文言实词,主要指与现代文词义区别较大的四类词汇:古音通假、古今异义、一词多义、活用现象。

学习每一篇文言文时,结合课下注释,老师会对每一课中的四类词汇进行重点讲解,同学们只需要按照要求重点记忆就可以了。需要强调的是:一定要刚性落实和检查这些词语解释。如同英语的学习,单词记不住,就无法掌握语言一样,文言文的学习,最重要的突破点,就是这四类词的解释要扎实牢固地掌握。

相对于实词而言,文言虚词没有一定的实在意义,主要是用来组词成句,在句子中只起到语法作用,在学习中稍加重视,便可以理解。如”之、乎、者、也、而、以、为“等的解释,与现代文中与表示疑问、连接、停顿、转折、并列等作用是对应关系。

二、懂得古代的几种文言句式。

文言文中有四种特殊的句式: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这四类句式,在理解和翻译时,起到了较大的作用。老师在教学中也会重点讲解,学生加以整理,并在翻译时加以重视,就可以掌握。还有一些常见的固定句式,同学们要加以归纳和记忆:

不亦……乎:表反问语气,相当于“不是……吗”。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得无……乎:表猜度语气,译为“恐怕(莫非)……吧”。如: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

如……何,若……何,奈……何:都是表示疑问的句式,可译为“把……怎么样”“对……怎么样”如: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

……孰与……:表示“与……相比,谁……”,可译为“与……比较起来怎么样”。如: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三、熟练朗读和背诵语文教材上的文言篇目。

文言文中的每一篇文章都短小精悍,语言凝炼,内涵丰富,结构布局精巧严谨,富有画面感或者具有哲理性,所以每一篇文言文,包括古诗词,都要求学生朗读和背诵。这不仅仅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转化为语言能力,而且每一篇都可以成为学生写作的模仿范本。所以,同学们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准确地背诵和默写古诗文。

四、文言文翻译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字字有落实,文从字顺。

翻译,就是把文言文转化为现代文。翻译时,要注意原文和译文一一对应着翻译,不添加,不缺少。结合着句式,翻译时注意把倒装句调整为正常语序,省略句把省略内容补充上,判断句和被动句的标志性词语翻译正确就可以了。多加练习,慢慢地,翻译文章一定会达到信(准确)、达(通顺明白)、雅(生动优美)的高标准。

学习文言文方法很简单,就是多读多背。同学们只有低下头来严格要求自己,理解、背诵、默写、翻译正确,就有了厚重的文化积淀和文学修养。相信你自己,努力之后,你一定会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如何快速掌握学好文言文(得法有效地学习)(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