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止知足守定守静(真常应物真常得性)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中说:“真常应物,真常得性,常清常静,常清静矣”。

道教认为:“清静”是“道”的根本。 万物只有在“清静”的状态中,“道"才 会显现。于是,“清静”成了道教教义的一个重要内容。

《史记:太史公自序》说:“李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道教强调“清静”,目的是为了“真思志道,学知清静”。《老子想尔注》 主张:“人法天地,故不得燥处,常清静为务”。还指出:“道常无欲乐清静,故令天地常止”。这是说,学道的人只有“无欲”而“清静”,才算符合“道"的规律,才有可能得道。道教认为,学道者只有先做到了“寡欲”和“无为”,才有做到“清静”的可能。

知止知足守定守静(真常应物真常得性)(1)

知止知足守定守静(真常应物真常得性)(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