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文化建设为乡村振兴注入灵魂(推进乡村文化建设)
解决好“三农”问题,始终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强调:“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乡村文化建设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构建城乡一体化新格局,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都需要乡村文化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重视乡村文化建设,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乡村文化的本质是农民群众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没有乡村文化繁荣,没有农民综合素质提高,便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我国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完成,乡村文化建设再上新台阶。但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要求对标,乡村文化事业的发展仍然滞后,改变农民群众的生活方式仍然任务繁重。推动乡村文化建设,应注重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把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结合起来,赋予中华农耕文明新的时代内涵,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文化建设道路。
一、着眼长远、健全机制:保持乡村文化战斗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增强文化软实力,需要机制硬保证。一是党委政府牵头统筹。把乡村文化建设纳入“一把手”工程,从策划到实施,由党委政府统领,推动形成政府、社会、农民合力多元共建乡村文化阵地的新模式,确保文化事业经费的预算增长不低于当年同级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二是相关部门主动配合。把乡村文化建设与各级党委政府、各有关部门实施的一系列文化惠农工程结合起来,与各级各部门面向农村、面向农民开展的多种形式群众文化活动结合起来,创造资源共享和互利双赢的良好局面。三是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积极发展公办、社会筹资、民办公助等文化产业新格局,引导国有企业和民营资本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既推进乡村文化建设,又推介宣传企业品牌,强化社会效益。四是鼓励农民自己建设。大力支持和鼓励农民自筹经费、自我管理、自办文化,兴办农业学校、农村图书室、农村休闲室、建立文艺演出队伍和文化大院等文化新载体,积极扶持少数民族文化、地方戏曲和农村各种演艺团体的发展。五是建立完善政策法规。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乡村文化积极向上的氛围,需要法治作保障。
事实告诉我们:制度机制建设带有根本性、稳定性、长期性。建立乡村文化工作长效机制,应遵循“政府支持、培育主体、市场运作、增强活力”的思路,切实强化党委政府主体责任,牢牢掌握乡村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在政策上支持,在业务上指导,在资金上保证,使乡村文化建设有资金、有阵地、有队伍、有活动、有实效。
二、植根基层、农民参与:提升乡村文化亲和力和感染力的根本前提
新时期乡村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提升文化软实力和建设文化强国为特征和主题,围绕“乡土”做文章、下气力,走出一条农民靠文化乐起来富起来的乡村文化发展新路子。要积极占领意识形态阵地,传播马克思主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切实重视采取多种形式推进农村教育事业,全面提升农民素质。要以改善农民文化生活、提升农民幸福指数为目标,整合各级优势资源,依托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和乡镇文体广场、农村戏台等,组织开展各种自娱自乐的文化活动。要以农民需求为导向,开展农民艺术展会、民歌民乐会、文化志愿者惠民服务等活动。要充分发挥各级文化馆站在群众文艺创作中的引领作用,组织动员创作人员深入农村创作生产一批贴近农民生活、喜闻乐见的群众文化作品,丰富乡村文化市场。近年来,甘肃、河南等地活跃着许多民间表演团体,这些演员来自农民、了解农民、亲近农民,农忙务农,农闲从艺。他们的很多节目都是自编、自导、自演,都是身边人、身边事、正能量,贴近生活,寓教于乐,足迹遍布全国各地。在促进乡村文化建设中,既发挥了积极作用,又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事实告诉我们:满足农民文化需求,实现农民群众利益是推进乡村文化建设的根本追求。农民是乡村文化建设的主体,既是参与者,也是受益者。乡村文化建设必须充分尊重农民群众主体地位,坚持以服务农民为本,不断激发农民群众参与文化、享受文化和创造文化的积极性。这样,乡村文化才能真正入情入理、情理交融,更加具有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
三、创新载体、打造品牌:扩大乡村文化传播力和影响力的重要途径
文化建设需要载体。一个好的载体,就是文化建设的“推进器”。要大力传播马克思主义,坚定社会主义方向,使之成为亮丽底色,从而不断深化农民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解、认知和认同,为农村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构建夯实基础。要进一步增进同农民群众的感情,让乡村文化始终充满温度,更多地提供农民看得懂、买得起、用得上的文化产品。发挥城市文化对乡村文化的引领作用,支援建设乡村阅览室、体育馆、影剧院等现代化场所,丰富农民业余文化生活。要在乡村文化产业中积极融入先进的科技因素,使其科技感十足。充分利用好微信公众号、微博、短视频平台等现代信息技术和传播手段,加快数字电视、数字农家书屋、数字电影放映等项目建设,积极促进乡村文化产业的更新换代,推动乡村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要创新载体,聚集新能量。将宣传教育、信息服务、科学普及、文化娱乐、体育活动等多种功能融于一体,既有效整合乡村文化资源,又实现一种载体多方收效,形成资源共享和互利双赢的良好局面。
事实告诉我们:乡村文化和马克思主义都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乡村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融合是推进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新起点。搭建新平台,创建新载体,就是要实现乡村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有机融合,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唯有这样,乡村文化才有常青树。
四、整合资源、培育特色:增强乡村文化吸引力和引导力的内在要求
乡村文化强大的吸引力和引导力,表现为推动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蓬勃发展的旺盛动力。一是创建和培育具有乡村特色的文化产业品牌。乡村文化产业是乡村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依托,文化产业发展需要凭借好的品牌来推广,而好的品牌需要高质量的文化产品做支撑。要对现有的乡村文化资源进行全面升级和梳理,将具有乡村特色的文化产业品牌推广出去,带动乡村文化产业全面提升。二是利用各种节庆、民族传统节日,积极传承民间表演艺术和民俗活动。积极开发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剪纸、绘画、陶瓷、泥塑、雕刻、编织等民间工艺项目,大力开展戏曲、杂技、花灯、龙舟、舞狮舞龙等民间艺术和民俗表演,努力打造古镇游、生态游、农家乐等民俗旅游品牌,逐步形成以历史文化遗产、人文自然资源为基础的文化旅游产业。通过举办“中国农民丰收节”和具有地方特色的农民艺术节等文化活动,形成集产品开发、田园观光、农家游于一体的乡村文化产业。三是系统挖掘、整理和保护民间优秀文化资源。做好历史建筑、传统村落的普查、建立名录、设立保护标志、划定核心范围、强化管理和活化利用等工作。妥善保护少数民族特色村镇,推进少数民族特色村镇建设。扶持挖掘红色文化、历史文化、民族文化资源,打造一批历史、旅游名镇名村和示范性特色民族村镇,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事实告诉我们:地方特色浓郁,博得世界眼球。只有大力发展现代特色乡村文化,实施特色文化品牌战略,将乡村文化的吸引力和引导力注入到乡村文化品牌中去,培育一批文化名镇、名村、名园、名品、名人,积极将乡村地域文化资源优势和地方特色转换为经济优势,才能真正走出一条文化富村和文化强村的康庄大道。
五、培育骨干、壮大队伍:确保乡村文化持久活力和创造力的关键
努力建设一支扎根基层、服务农民的文化骨干队伍,为乡村文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一是加强基层文化干部队伍教育与培训。开展“乡村文化带头人培训工程”,推动各级剧团、文化馆站与乡村文化站(馆)结成对子,组织专业力量深入农村开展传帮带活动,帮助乡村文化活动积极分子和文艺骨干掌握文化知识、增进艺术技能和服务水平。二是加强乡镇文化站专业人员队伍建设。制定相应优惠政策,吸纳各领域的人才到农村基层文化机构任职。加强队伍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增强阵地管理和活动开展的能力。三是加强乡村文化志愿者队伍建设。建立健全文化志愿者工作机制及各项规章制度,吸引热心文化发展的高层次人才进入文化志愿者队伍,努力形成省、市、县、镇(街道)、村(社区)五级文化志愿服务网络。四是注重培养和引进农村青年文艺人才。定期挑选生长在农村、熟悉农村、了解农村的乡土艺人进行集中培训,成为带头人。加强对民间艺人、文化能人、文化经纪人的系统学习和专业训练,提高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鼓励大中专院校学生到农村去,展示文艺专长、投身文化建设。五是积极提供学习提高的舞台。通过开展书画展、文艺汇演和体育比赛等各类活动,为乡村文化队伍提供学习交流展示平台,激励广大农民群众参与乡村文化建设的热情。
事实告诉我们:文化骨干是乡村文化的主力军,是活跃乡村文化的重要力量,乡村文化建设需要骨干力量支撑,要努力建设一支与农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长期扎根农村基层的文化队伍。只有让骨干队伍站到前台、冲在一线、扮演主角,培育出更多的“乡土艺术家”,形成自娱自乐、自给自足的文化生态,才能真正使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农村生根、开花、结果。
作者:徐云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