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圈必备技能做背(取消打榜之后饭圈)
“今天起控评取消,姐妹们恭喜退休。”
8月的最后一天,23岁的唐静(化名)接到了粉丝数据组管理的“下岗”通知,刚刚通过一连串考核才进入数据组的她有点怅然若失,仿佛为之努力了许久的东西终究还是化成了泡影。
进数据组两个月,她跟着群里的粉丝们一起为偶像研究冲榜规则、控评、投票、冲榜,算下来一天起码要付出3小时,按照人才市场上的运营岗30元/小时的薪资计算,一个月下来工作90小时至少能拿到2700元,这份工资在二三线城市足够租一间舒服的三室一厅。
但在饭圈,零工资、连轴转、无六日,她们心甘情愿地免费为偶像打工。
尽管常忙到耽误吃饭睡觉,还经常和人在网络上对线互骂,但在她看来,这一切都是值得且有用的。
至少,对她的偶像来说如此。
然而,一纸禁令结束了她撕裂般的生活。
“看到通知的那一刻,我竟不知道自己还能为偶像做点什么,”唐静说道,“恍惚间都忘记了之前空闲的日子,自己是怎么打发时间的。”
空虚感与轻松感,一体两面的两种情绪缠绕在唐静和其他散落在互联网各处的数据女工心间。看着自己手里空闲的50多个微博小号,这些原本是用来给偶像控评、投票的小号恐怕也没有再使用的机会了。
或许还有缓和空间?——心存侥幸的人默默想着。
但现实如龙卷风一般,既彻底又措手不及。
不仅是“饭圈重地”微博,抖音、快手、豆瓣……一时间,凡是涉及到明星榜单等相关的互联网平台相继做出了响应,他们火速撤下榜单以示立场,没过几天,就连“偶像梦工厂”爱奇艺也宣布不再举办选秀类节目,粉丝投票买量也就此作古。
内娱属于“数据为王”的流量时代,似乎终于宣告结束。
被数据PUA成瘾
“难道,以后内娱的偶像们真的得靠‘作品’说话了吗?”
认真阅读了“禁令”之后,唐静思考了片刻,发出疑问。
在她的认知里,一个偶像微博转发不过十万,各类榜单前排查无此人,就意味着人气低、没粉丝,进一步说就是,商业价值低,只能坐冷板凳。
2019年“坤伦大战”的导火线
别急着抨击,这当然不只是唐静个人的想法,而是时代使然。
时间倒退回十年前,从选秀鼻祖《超级女声》开始,投票的概念就深深扎根于内娱,到了互联网时代,这股概念开始发芽并茁壮成长,短信投票的模式也衍生出了各类鱼目混杂的明星榜单、数据比拼。
这种变革彻底改变了年轻人的追星观——只要脸蛋好看、数据漂亮,这就是一个合格的偶像。
至于作品和实力?
那又算个什么东西。
在这种共识驱动下,唐静们俨然成了偶像免费的公关外包公司,粉丝后援会身兼文案组、宣传组、会计部、反黑组,为一个个“不成器”的偶像们扛起了花路大旗。
“说来惭愧,我的偶像也算是‘水货’,出道两年,连个代表作都没有。”
唐静说,自己的偶像是选秀出身,这种环境下诞生的偶像大多谈不上实力,所谓的“完美主唱”、“全能艺人”的标签落在谁身上,无非是看哪家的粉丝更会带节奏,又或者说,更会吹彩虹屁。
而现在,在撕碎数据这层虚伪的假象后,真实性确有保障,但唐静心心念念的是,原本那些靠着粉丝疯狂刷数据才能接到商务勉强过活的偶像们,要想出头变得更难了。
于是,她们默默地开始了一场拯救偶像的“运动”。
不让控评?
——那就拼转发量。如果能在一众明星的微博转发中,让偶像的微博成为转发量最高的那一个,那也是一件非常“长脸”的事。哪怕是人民日报、央视新闻发布的正能量新闻,不管合不合适,也得为偶像冲份转发;
不让应援?
——那就偏重做公益。以偶像的名义捐款捐物,帮助别人总不会落人口实了吧。至于公益内容是什么,真正能帮到谁那并不重要,只要能有证书等凭证作为反馈,那就足够了。
…………
由此可见,当内娱发生雪崩时,没有任何一个环节是无辜的。深陷饭圈逻辑的粉丝们更是如此,她们早已被数据PUA成瘾,难以自拔了。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你见过北京大兴机场凌晨四点的廊桥吗,我见过。”
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李婷显得十分平静。
李婷是前线拍图的站姐,和唐静常年固守屏幕前做数据不同,她坚守的阵地是各大机场、活动场馆,甚至是酒店门口。为了拍到偶像的最佳瞬间,她被偶像的保镖大力推搡过,也从无数名怀揣着相同目的的女孩腋下溜走过,当然,也当过饭圈人人喊打的“私生饭”。
而她之所以愿意承受这份辛苦,并不是因为对偶像炽热的爱,而是因为,饭圈的钱太好赚了。
站姐靠着卖周边喜提海景房早已不是新鲜事。三年前《镇魂》爆火时,两位主演白宇朱一龙的站姐自制了周边,开售4小时就卖出了400万,而《陈情令》播出后,更是有站姐卖出单张照片1300元的记录。
李婷哪能不眼馋。
以此为目标,她曾为选秀出道的偶像A推出过一套自制周边,内含pb(饭圈用语,即photobook照片册)、徽章、书签、卡片、手幅等小物件,平均一套成本不足30元的周边礼包能卖到108元,最终卖出了200套左右,挣了15600元。
但她并不满足,这些钱在她看来还不够支付她的劳务费,她也深知选秀的热度终究只有一阵,风潮过去,那些舞台上星光闪闪的人早晚会被放置冷宫。
于是,她将目光锁定在了流量更大的偶像B身上。
顶流偶像的金钱效应是立竿见影的。这位粉丝更多数据人气更高的偶像B一套周边能卖出近1000份,在成本差不多的前提下,可以为李婷盈利近10万。
这也让李婷更确信了自己的追星观——要拍就拍最火的,哪怕销量无法和圈内其他站姐相比,但瘦死的骆驼一定比马大。
你看,都说偶像是数据的傀儡,那粉丝又何尝不是呢?
对于这次饭圈整顿,李婷早有预料,但她直言并不会对她产生太大的影响。
“只要还有人在追星,不管是卖周边还是卖照片,站姐就永远不会消失,我就还能够挣到钱。”
子弹还能飞多久?
“资本终于把快乐追星的时代还给粉丝了,真是普天同庆。”
在坑底躺平五年,当韩蕾终于亲眼见证饭圈整顿、数据崩塌,她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和职场一样,饭圈的粉丝各司其职,职能部门划分不同也直接影响每个人的追星观。
尽管数据组和前线组冲锋在前,以实力护航,但在不少“散粉”眼里,她们却显得格外狼狈。
“我曾在心里暗自嘲笑那些努力的数据粉,她们为了偶像不眠不休却连个他们的手指头都看不见,而我却能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倾注于自己的生活,并且有能力买到演唱会第一排的票。哪种理念正确,一眼便知。”
曾几何时,韩蕾也曾是“上能做数据,下能撕全场”的全能粉丝,但时过境迁,当她终于发现,深陷饭圈泥潭让她没钱再买漂亮裙子,去演唱会得住青年旅馆的时候,她终于明白,自己不过成了偶像和公司手里的一把枪。
在粉丝经济与数据时代中,不少偶像早就放弃了提高自身业务水平,他们贯彻了渣男渣女那一套,说两句卖惨的话,再保持好身材和脸蛋,源源不断地粉丝就会把自己的一副烂画夸成毕加索,并为之疯狂砸钱。
许多经纪公司更是最现实,数据好人气高带货能力强的偶像就是公司的一哥一姐,被给予最好的资源。只不过,风水轮流转罢了。
而这两者最终都会汇聚于资本方身上。资本方要金钱,那就出份榜单让粉丝们花钱投票,资本方要名气,那就选出数据最好的偶像,让他的粉丝重复第一步操作。
最好的例子,便是《青春有你3》的一场倒奶闹剧让爱奇艺运营了4年的选秀ip直接覆灭,谁能说这之中,蒙牛将自己的产品直接变成决定选手命运的关键投票,不是为了薅光粉丝的剩余价值呢?
不过,这一切都已成为历史。
在韩蕾的想象里,政策的改变或许会给娱乐圈更好的环境,偶像们能更努力提升业务能力,粉丝们需要也只需要为演唱会和电影票付费,那些花了上万元重复买5000遍同一首歌只为了冲销量的景象应该不复存在了。
不过,她也依然相信,历史的轮回终究会把“类似数据2.0的东西”摆到粉丝面前,再引君入瓮。据她所知,有的粉丝已经在组织养微博、豆瓣、淘宝的小号,等待着给偶像刷作品评分和代言销量。
或许,这颗子弹也飞不了多久。
(来源|AI蓝媒汇 作者|闫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