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空极限运动失误(极限不是用来玩命的)

极限不是用来玩命的,正常的极限运动是一种时尚运动,是需要经过特殊训练的。近日,自称“高空挑战第一人”的中国男子因体力不支失手坠楼的视频在各大平台疯转,这引起了各国媒体的注意。

高空极限运动失误(极限不是用来玩命的)(1)

最后一次高空挑战失败,吴永宁坠楼身亡

英国广播电台(BBC)中文网12月11日报道称,近日,一段男子高空挑战因体力不支失手坠楼的视频在中国各大平台疯转。坠楼男子名为吴永宁(又叫吴咏宁),湖南人,11月8日从长沙62层大楼楼顶坠落,年仅26岁。

高空极限运动失误(极限不是用来玩命的)(2)

百度百科关于“吴永宁”的词条,今天用黑白页面展示

吴永宁生前在各大平台上有近百万名粉丝,他留下的301段高空挑战视频中,很多都标注了“危险动作,请勿模仿”。有多位网友曾提醒他“看得心惊胆战,要多注意”。

坠楼后,大部分网友都称其是“自作自受”。 尽管吴永宁坠楼身亡的华远国际中心有62层,但写字楼的电梯只能上到44层,欲上至顶层,则需出示房卡搭乘君悦酒店的电梯上楼。媒体报道称,该楼顶层还有保安人员把守。

吴永宁女友曾对中国媒体表示,她猜测到了44层没电梯后,吴永宁凭借自己的力气爬到了楼顶。 吴永宁的视频有上传国内多个网络短视频直播平台,包括火山、快手、美拍等。 此类平台上类似的帐号其实不止吴永宁一个,猎奇类帐号诸如吞电灯泡、怀孕八个月喝酒、辣椒洗澡等此前都引起过争议。

高空极限运动失误(极限不是用来玩命的)(3)

记者试图联系火山小视频置评,但对方拒绝回应。而快手已经通过其官方客户微博账号回应称,没有发现快手与吴永宁“合作发视频”的事情,并且“几个月前已经对其帐号进行处理”。

目前,火山小视频已经屏蔽了吴永宁的页面,快手也清空了吴永宁的所有视频,只留下一句他生前的签名:我不是天生的王者,但我骨子里流着不服输的血液。 美国《时代周刊》、美国广播电台,英国《独立报》和《每日电讯报》都对此事进行了报道。

高空极限运动失误(极限不是用来玩命的)(4)

12月10日,澎湃新闻从相关渠道获得“高空极限运动第一人”吴永宁坠亡前的最后影像,这段视频记录了他生命最后的攀爬情景。 经吴永宁家属辨认,这段记录他生命最后攀爬场景的视频系其架设在坠楼地点附近的手机拍摄,镜头正对着他当时的攀爬大楼。

高空极限运动失误(极限不是用来玩命的)(5)

这段长约19分钟的视频显示,大楼上的吴永宁先是尝试了一次,然后重新回到顶楼平台。大约12分钟,吴永宁做了第二次尝试,他贴着墙面做了两次引体向上。 视频中,可以看出吴永宁有些体力不支,他的双脚贴在玻璃墙面勉强支撑着,想努力要往上爬。挣扎了大约20秒,最终坠落了,在坠落的那一刻,吴永宁发出了一声惨叫。

英国网民:没有安全保护的极限运动“愚蠢”

一向以猎奇和社会新闻为特点的英国小报《每日邮报》,当然也没有错过对吴永宁坠亡消息的报道。不过与他们的文章比起来,英国网民在评论区的留言更能看出普通人的观点。

高空极限运动失误(极限不是用来玩命的)(6)

网民magpie说:很遗憾他的生命就此结束,极限运动不允许人们犯太多错误。这条评论获得了3866条“点赞”,在英媒对华报道中并不常见。

高空极限运动失误(极限不是用来玩命的)(7)

当然,也有很多人认为吴永宁并没有对自己的安全负责,这并非理智之举。Slenky评论说,“我看了他(坠亡)的视频后手心直冒汗,真是愚蠢。”

高空极限运动失误(极限不是用来玩命的)(8)

长沙是一个人口密集的城市,坠落的吴永宁很有可能会对路人造成伤害。Grumpyoldgal说“视频里的他努力爬回房顶,太吓人了……这样冒生命危险真是太愚蠢了,现在他的家人付出了代价。”Mr Burns回复说,“他愿意冒生命危险是他自己的事。但是长沙人口非常密集,他这样做也威胁到无辜路人的生命。”

高空极限运动失误(极限不是用来玩命的)(9)

Yorkyspuds则表示,吴永宁并没有戴保护器具,在那种情况下不可能靠引体向上爬上来。他希望其他极限运动挑战者看到视频后能吸取教训,人不是神,需要充分考虑自身健康和安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