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帝王朱元璋的人生(从放牛娃到君临天下)

一、幼年时期

公元1382年,朱元璋出生于今天安徽凤阳的一个贫农家庭,原名朱重八,因在家族中排行第八而得名。年幼时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常年在温饱线上挣扎。那个年代贫农想要读书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所以他早早的就在一位叫刘德的地主手下找了一份放牛的工作。但他可不是一个老实尽责的员工,有一次放牛的时候,他和同乡的几个穷小子为了填饱肚子,把地主的牛给宰来吃了,这还了得?很快他就为自己监守自盗的行为付出了代价,被刘德发现之后,把他吊在院子里一顿毒打。

一代帝王朱元璋的人生(从放牛娃到君临天下)(1)

刘德还因此把朱元璋关进柴房不给饭吃,想狠狠的惩戒一下他。饥饿难耐的朱元璋翻箱倒柜,无意中看到一个老鼠洞里有些五谷杂粮,赶紧一股脑地下锅煮了吃了。后来已经是皇帝的朱元璋想起这段惨事,就让宫人重做这往日的救命粥,“腊八粥”就这样出现了。

就这样,他在那个破败的小乡村里,整日围绕着解决温饱这个问题度过了16年。

至正四年(1344年)朱元璋十七岁,一场蝗灾过后,百姓颗粒无收,而且伴随着饥荒而来的是瘟疫的爆发,饿死病死了不知道多少老百姓,不到半个月朱元璋的父母和兄长相继染病,家里也已经没有了余粮。但是这时国家收取赋税的人,才不管你有没有余粮,照收不误,连老百姓最后的希望,来年的稻种都不放过,没有了这些稻种来年就无法再继续播种,只有等着被活活饿死了。为什么明知道百姓在遭遇饥荒根本就拿不出粮食来交税,他们却置之不理呢,依旧如此的冷血,全然不顾他们的死活呢?因为他们知道如果通融了一个,那么所有人都会以拿不出粮食这个理由来拒绝纳税,到时候就完不成国家交给当地的税收任务了,所以他们只能杀鸡儆猴,收不到就强行抢,抢不到就打,总之就是要对其他人起到震慑的作用。

不久,朱元璋的家人就病的病死,饿的饿死了,只剩下了他和他的二哥两个人。丧亲之痛令朱元璋悲痛不已,他为了给自己的父母找一个安葬的地方,每天奔波于乡里之间,苦苦哀求,声泪俱下的申诉希望能为父母求得一块可以安葬的地方。

千求万拜之下,一个叫刘继祖的邻居看其可怜,答应让他把双亲埋在自己家地里,于是朱元璋赶紧找了几件破衣服裹了他们的尸体,抬到坟地草草下葬了。这位悲催的“太上皇”总算有了安葬之地。

一代帝王朱元璋的人生(从放牛娃到君临天下)(2)

那年秋天,他为了求得一口饭吃,便跑到皇觉寺出家做和尚了。他在寺里并不受到待见,每天干的都是些打扫烛台的杂活。朱元璋来到皇觉寺后不久,皇觉寺就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断粮了。皇觉寺的吃用花销主要是来自地租和香客们的捐赠。因旱灾、蝗灾连着瘟疫的来袭,那些租种田地的农民连活命粮都没有了,哪里还交得起租子?为了求得生存,皇觉寺的住持不得不忍痛宣布:凡是有家的和尚都可以回家;会做佛事的和尚则努力开辟第二职业;既无家可归,又没有技能的和尚,那就只能背起包袱云游四方,以要饭为生了。朱元璋同志就这样只做了几十天的和尚(主要是打杂),佛经还没念熟几句,就被赶出去靠化缘为生了。有时经过人烟稀少的地方,或者饿上几天,或者挖点野菜充饥,这也是常事。朱元璋白天走乡串村,晚上就找个破庙栖身,受尽了风霜之苦。

饥饿使朱元璋忘记了一切的羞辱与危险,渐渐地,他学会了适应各种恶劣的环境。朱元璋没有了怨恨,也没有了悲哀,他开始学习应该怎样去应付这个大千世界。

他早年坎坷的经历,不断的打磨着他的心智,让他看透了人情的冷暖,也学会了江湖的风橘云诡,经历是一个人底蕴的来源,正是有了这些磨难,使他的忍耐力,判断力,执行力都异于常人,特别是他看问题的敏锐性,哪怕是身为朱元璋智囊的刘伯温都自愧不如。这些都为他将来在打江山时一次次的化险为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参加起义军

后来他幼年时的好友,汤和写了一封信给他,说当兵可以吃饱肚子。为了填饱肚子,他就去汤和那边当兵了。汤和是红巾军的千总,是大元帅郭子兴的部下,他们在亳州城起家驻扎的。在郭子兴手下,率兵出征,有攻必克;因此郭便把养女马氏嫁与了他,军中称之为“朱公子”。

一代帝王朱元璋的人生(从放牛娃到君临天下)(3)

马皇后也是一位传奇的女子,为朱元璋的称帝之路鞍前马后,是一位极其难得的贤内助,同时也是一位非常善良的人,她多次劝阻了朱元璋对功臣的屠戮,挽救了多条生命。以至于后来马皇后死时朱元璋大哭的像个孩子,但是至此朱元璋就像一把没有了鞘的利刃,没有人再能拦得住他,他的后半生变得异常弑杀和暴虐,这与马皇后的逝世有着莫大的关系。

一代帝王朱元璋的人生(从放牛娃到君临天下)(4)

公元1354年朱元璋向东进发,乘夜攻破定远横涧山的元军营地,元帅缪大亨投降。这次战役的胜利壮大了朱元璋的实力,共改编元军二万人,这也是朱元璋打响的第一仗。

公元1354年朱元璋攻下了滁州,在攻下滁州的战役中收下李善长(李善长以汉高祖刘邦为例劝说朱元璋:只要效法刘邦知人善任,不乱杀人,很快便可平定天下,朱元璋受益匪浅)沐英(世代镇守云南)和侄儿朱文忠(鄱阳湖水战正是他苦守洪州替朱元璋争取时间一举击灭陈友谅)。也加深了郭子兴对他的信任。

1355年,朱元璋用计一举攻克了和州。这次战役打响了朱元璋的名号,郭子兴即刻任命朱元璋为总兵官,镇守和州。朱元璋召集众将,申明纪律,朱元璋深得民心。此年中,郭子兴病逝,朱元璋为左副元帅。由于滁州和和州的军队,多是由朱元璋招募收编的成为了这只起义军的实际主帅。进一步奠定了朱元璋的地位。

三、决战鄱阳湖

距离他称帝前的最后一场恶仗,便是与陈友谅的终极对决——鄱阳湖之战。

一代帝王朱元璋的人生(从放牛娃到君临天下)(5)

1363七月初六,朱元璋带领徐达、常遇春、冯胜、廖永忠和俞通海等名将率领共计20万舟师,汇聚龙江,然后浩荡出发,前往江西,陪同的还有刘伯温、陶安和朱升等儒士。这场战役中,朱元璋多次遇险,却纷纷躲过。

七月二十日,两军相遇在康郎山(即鄱阳湖内的康山),当时陈友谅有60万大军,船大且处于上游。二十一日,两军开撕,一时间“呼声动天地,矢锋雨集,炮声雷鞫,波涛起立,飞火照耀,百里之内,水色尽赤”。

打了没多久,朱元璋的好多船只被轰得粉碎,元帅宋贵和陈兆先等相继阵亡。徐达正搏杀时,战船突然起火,朱元璋见状下令去救援,使得徐达得以解围。而在这期间陈友谅的骁将张定边经过观察,发现了朱元璋乘坐的指挥船——“白海”船,随即他迅速靠拢过来。朱元璋一看大事不好,赶紧溜吧,哪知“白海”船搁浅,动不了了。陈友谅立即下令船舰从四面八方靠过去。

这时有个指挥叫韩成的急匆匆来到朱元璋的指挥舱里,噗通跪下,说:“主公,我跟随您多年,您对我恩重如山,现在您有难,是我尽忠的时候了,您就让我来替您指挥一阵吧。”这个韩成跟朱元璋长的很像,只要他坐在指挥船上,定能吸引敌人注意,为朱元璋制造逃生机会。韩成穿上了朱元璋的衣服后,假模假样地指挥起军队来,过了一阵,看到周围的敌军越来越大,韩成就投河自尽了。

此后,常遇春和俞通海先后赶来救主。也是巧了,那艘“白海”船被一个大浪给打活了,能启动了。众将护着朱元璋,退回到了安全地带。

二十二日朱元璋亲自率领水师出战。但陈舰巨大,朱军舰小不能仰攻,接连受挫。这时朱元璋及时采纳了部将郭兴建议,决定改用火攻破敌。

二十四日,俞通海等人率领6舰突入陈军舰队,勇敢驰骋,势如游龙,如入无人之境。朱军士气大振,发起猛烈攻击。最后,陈军不支败退,遗弃的旗鼓器仗,浮蔽湖面。陈友谅只得收拢残部,转为防御,不敢再战。

两军相持3天,陈军屡战屡败,形势渐越不利。陈友谅两员大将见大势已去,于是投降了朱元璋,陈军内部军心动摇,力量更加削弱。陈友谅又气又恼,下令把抓到的俘虏全部杀掉以泄愤。而朱元璋却反其道而行之,将俘虏全部送还,并悼死医伤,瓦解陈军士气,从而大得人心。陈军内部分崩离析,士气更加低落。

经过1个多月的对峙,陈友谅被困湖中,军粮殆尽,计穷力竭。于是孤注一掷,冒死突围。

八月二十六日,由南湖嘴突围,企图进入长江退回武昌。行至湖口时,朱军以舟师、火筏四面猛攻,陈军无法前进,复走泾江,又遭伏兵阻击,左冲右突,打不开生路,陈友谅中箭而死,军队溃败,5万余人投降。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二月,朱元璋攻下武昌,陈友谅儿子陈理投降,朱元璋的势力扩大到原陈友谅的所属地区。

陈友谅以阴险狠辣著称,他杀了因和徐寿辉产生内乱而投靠他的倪文俊,向徐寿辉邀功。后来他又杀了提拔他的上司徐寿辉,并吞并了他的势力……他不讲道义,心性阴狠,一生只信奉拳头大就是硬道理,他杀了一切敢于阻止他的人,这样不遵守游戏规则的人,注定会被淘汰出局。

击败陈友谅这个最大的对手之后,剩下的张士诚已经对他构不成威胁了,最后同样被朱元璋击败,赐了一条白绳,吊死了。

一代帝王朱元璋的人生(从放牛娃到君临天下)(6)

启示:朱元璋的成功虽说有时代的因素,但更大的原因还是他具备了一个成功者和上位者所应具备的特质。

他有深远的谋略,而不是一个单纯的莽夫,在一生中经历的大大小小的战争中,他身为一个决策者所面临的压力可想而知,提意见的人,只管提,对了那自然是立功,错了也会把责任推出去怪你决策不当,再不济我还可以投降,换一个地方卖命。可是身为决策者的朱元璋,他不能出错,对于手下人提出来的计策他要认真的斟酌考虑,错了一步就是万劫不复,粉身碎骨,你想想他的一生得经历多少次这样关于生死的决策?能走到这一步,绝对不是一个人莽夫能做到的,这就是他之所以是领袖的原因。

他知人善用,任用李善长、刘伯温等一等一的智囊,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目光长远;同时也能驾驭得了徐达、常遇春、蓝玉等悍将;他讲规矩,重义气,不像陈友谅那样阴险毒辣,不择手段。

他坚韧不屈,忍受常人所不能忍受的困苦。吃不饱,要过饭、当过和尚、受过数不清的屈辱,做过小兵、好几次差点命丧黄泉,但他都一一挺过去了,苦难没有摧残他,也没有使他自暴自弃,一振不撅 。所以他成功了,成为了那个大明皇帝——朱元璋。

#传奇皇帝朱元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