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是否开展性教育课(成长路上的保护伞)

成长路上的保护伞:性教育的必要性,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中小学是否开展性教育课?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中小学是否开展性教育课(成长路上的保护伞)

中小学是否开展性教育课

成长路上的保护伞:性教育的必要性

性教育一词最早起源于美国,在19世纪中期美国高等教育开始探索性教育的起源,《美国发展性教育的起源、范畴以及成果》一文中重点阐述发展性教育的对象——中学生以及覆盖的范围,同时指明发展性教育最重要的特征是“矫正”。

身体发育,尤其是性发育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对于未成年人来说,正确的性教育知识普及能够在成长过程中起到很大的作用。那么性教育该从何时开始呢?在成长过程中,不同时期的成长都会遇到不同的问题,普及性教育的内容也不一样,对于不同时期未成年人性教育又该如何普及呢?

人类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生命的起源之初从胚胎开始,年龄不同,所接触的事物也不同,因此有关性教育的普及也在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有所变化,性教育的普及应做到不宜早也不宜晚。

据调查问卷结果显示60%的学生是在初中时期才开始接触性教育知识。在小学由于受年龄的限制,学校和家长都不会主动去谈论性教育知识。他们认为在12岁之前的孩子不宜给他们讲解太多关于性教育的知识,在他们看来12岁之前的孩子还小,过早地开展性教育的普及容易误导孩子,同时12岁之前的孩子身体还没有进入发育时期,给他们讲解像是画蛇添足一样,没有什么意义,反而增加孩子的好奇心,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

2013年央视网报道了《一起难求真相的幼女性侵事件》。湖南祁阳县12岁的小学六年级女生思思(化名)曾先后多次被三名小学老师实施强奸,性侵后生下一名女婴,真相查明罪魁祸首是一位74岁的老者,虽然犯罪者已经接受法律的制裁,但是对于思思来说却已于事无补。

周鑫兰是一名刚上初一的学生,家住贵州省毕节市杨家湾镇水箐村的她从三岁起就一直和爷爷奶奶生活,父母长期在广州打工,谈及父母的样子,鑫兰早已不记得了。在她印象当中父母要么过年回来,要么几年不回来。因此有关自身的身体成长状况,鑫兰虽然有好奇的地方,但却无处可说,往往都是淹没在心里。鑫兰说“我第一次来月经时,特别紧张,还以为自己得绝症了,一直不敢和班上同学说话,也不知道啥叫卫生巾,那会就用卫生纸”。由于对月经的认知很少,在毫不知晓的情况下,鑫兰每天都是一个人闷闷不乐的傻坐在一旁,虽然偶尔和班上几个女同学私下交谈,但关于月经的认知还是半知半解。她说“那时候要是有父母讲解或者学校开设课程就好了,至少可以不那么慌张和无助。”

周鑫兰

顾丽虹是贵州省毕节市实验高中的高三学生,她表示,对于性知识方面她表示自己还是很了解的。平时,有什么好奇的事都会上百度百科寻找答案。她说:“我小时候问过我妈,我是怎么来的,她告诉我,我是捡来的。那时,我不会上网。后来我会上网了,我就上网查,知道我是她生出来的。”记者问她:“你在网上都会查哪些关于性教育的知识?”顾丽虹说,“我上网查过女生为什么会来月经?胸部为什么会突出等类似问题,还会看一些未成年人性侵的新闻。”据了解,顾丽虹从来不问父母关于性教育方面的知识。在学校,虽然有这一门课程的安排,但她说学校要么是讲得太少了不清楚,要么就是叫大家自习。

顾丽虹

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关于身体的难题。在走访过程中,我们随机调查了一个班50位学生。当问及“我是怎么来的?得到的答案有“垃圾桶捡来的”“咯吱窝里生出来的”“洪水冲来的”“冲话费送的等等。面对孩子生命式的探索“我从哪里来”,家长们的第一反应是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大多数家长都会选择逃避式的回答:“捡来的”“充话费送的”等等千奇百怪的答案。然而事实却不尽如人意。对于顾丽虹来说,她可以不问父母这类话题,任何疑问都可以上网解决,但在网络搜寻性教育知识就一定安全吗?顾丽虹说:“我在网上看到很多关于性教育的知识,但也有很多不健康的信息,甚至有些色情视频等。”可见网络信息不仅仅限于正确指引的性教育知识,记者也尝试在百度搜索“性教育”弹出的信息多种多样,“性教育——很污,却很现实”“新婚性教育真人板”还有一些色情图片等。

常医生是在妇幼保健院的工作人员,她提到由于性教育的缺乏,“未婚先孕”“未成年人打胎”“人流”等几乎每天都在上演,一些年龄特别小,才十几岁连结婚证都领不了。看着那些年纪轻轻的便为人母,需要承担抚养生命责任的女孩。 常医生心里感到莫名的悲伤,在这些孩子当中,他们对性知识了解甚少,只是简单地认为这就是爱情,甚至有些还在上学的孩子怀孕了,家长便要求她们结婚。

图片来源于网络

谈及性教育是否有必要去进行的问题孙永强说“我觉得这问题是非常严重的,社会群体应该重视这问题的严重性”。他说平常他也在关注网络上幼女被性侵害的新闻报道,让他印象深刻的是有一个8岁的小孩,被邻居叔叔拿糖果诱惑后遭受性侵。由于孩子小不懂得什么是性教育,分不清好与坏,就没有告诉父母,后来这个叔叔又继续故技重施,最后造成了严重的伤害。看着年小的女儿,他说“现在社会太可怕了,一些变态‘恋童癖’连几岁的孩子都不放过,反而这些孩子成了他们性侵的目标。”他也一直在想,该如何对自己的孩子进行防范性侵害知识的讲解呢?给予孩子一些保护措施,做到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女儿。面对网络各地性侵新闻他说到“虽然犯罪分子都遭受到法律制裁,但对于受伤害的孩子来说,已经成为受害者及家人一生都抹不掉的伤痛。”

在贵州省毕节市杨家湾中心校,我们接受到校长的邀请去班上讲解性教育的知识。在课上,记者问学生知道哪些部位是隐私部位,孩子们回答有“肚脐眼”“胳肢窝”等,偶尔听到正确答案时,便会引来全班同学哈哈大笑,甚至有同学说“老师不要让他们说出来”。但问及有没有上网的同学,会不会上网等问题,75%学生回答说:“会”。

聂薇在贵州省毕节市杨家湾中心校担任生活指导老师。据了解,学校在去年开始开展这方面的工作。一门叫“生活”的课程走进了学生们的课堂,在课本当中明显提到在身体发育阶段男生和女生之间身体的变化,同时学校在每个班都安排相应的生活指导老师给学生上课,聂薇说到“我们在上课时会叫几个学生上讲台,对全班同学进行形体展示,这样方便学生看懂。”

生活指导老师 聂薇

谈到性教育的必要性时聂薇也表示“现在孩子性早熟,基本上所有的学生都会上网,接触信息广、内容多,并且她们没有足够的判断能力,我们提前对孩子进行性教育方便他们认知这个世界,对孩子的身心发展起到很大的作用,同时对未成年人进行性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合理正确的性教育可以加强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正确引导学生认识人生观、爱情观、价值观。在合理的范围里正确面对身体发育的变化,让学生接受正确的性教育知识,清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


性教育谁是第一责任人:学校、家长、学生?

“人之初,性之初”。很多人认为性教育是从青春期开始,实际上,在生命开始形成之初,性就如影随形,国外研究表明在胎儿时期,有的男性胎儿就吸吮自己的阴茎,从而提出“胎儿出生前三周,就有可能有‘性行为’的说法。

图片来源于网络

孩子在3岁的时候开始对性别产生好奇,有的男孩会玩弄自己的“小鸡鸡”好奇男孩和女孩为什么上厕所的方式不一样?甚至有的孩子回去抚摸母亲的胸部。贵州省是一个留守儿童较多的省份,迫于生计的家长选择在孩子刚满一个月、两个月或者三个月的时候就托付给老一辈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抚养。在三合村走访村民时就发现这样一个问题,有个两岁多的小男孩在吃饭时,摸着奶奶的肚子,甚至拿衣服蒙着头,头部伸到奶奶胸部去,我们提出对孩子不应这样纵容,会教坏小孩的,这位奶奶全然不在乎说道“他还小,不懂事,这样他吃饭要乖一点”。在爷爷奶奶心中,孩子只要吃好、穿好、不冷着不冻着便可以了。孩子的世界是一张白纸,那要如何书写这张白纸,取决于家庭因素,周边环境因素。

处在幼儿时期的孩子典型的性问题就是“我是怎么来的?”;有家长回答“是妈妈生出来的。”那么怎么生出来的?从哪生出来的?又成为孩子好奇的开始。因此当面临这类话题时,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尴尬问题,基本上父母都选择敷衍式的回答。其次,幼儿时期的孩子喜欢模仿,模仿电视亲吻,模仿日常生活,看到光屁股时会哈哈大笑等情况。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句话已经深入人心,日常生活中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在无形当中影响着孩子的成长,有句话常说“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孩子。” 已为人父的孙永强表示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极其重要的,他说:“相对于学校以及社会来说,父母陪伴孩子的时间是最长的,同时孩子比较听父母的话。关于性教育普及,父母有必要做正确有效的指引,同时学校也应该开设一些相关课程,毕竟家长在性教育方面还是很欠缺的。”在调查中有62%的家长表示孩子所在的学校应该普及性教育的知识。

刘校长是市区第十一中学的校长,他说“对于性教育普及,作为学校可以开设一些关于性教育的课程,也可以开展一些讲座、活动等来给学生普及性教育知识,让性教育走在性侵的前面,提高学生的防范意识。关于性教育的普及,作为学校有着很重要的责任,但不代表全部责任,毕竟学校人多,不能顾及到每一个人,所以家长也应该重视这方面。”

刘校长

进入21世纪以来,互联网成为每个家庭必不可少的家用设备。中小学生接触网络也愈加频繁,然而网络对于中小学生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在给未成年人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加上中小学生出于对“性”好奇,容易误入盲区,影响身心健康发展。据调查结果显示,45%的学生表示希望学校开设相关课程或咨询室,他们表示健康有效的性教育普及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是提供正确有效性教育的指导方法之一。

然而现阶段我国性知识的普及却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尽管大多数学校已经在进行性教育的课程,性教育普及情况有所改善,但许多学校在普及性教育过程中,性教育观念陈旧、教师教学方式落后、性教育实施课程中缺乏经验等原因使学生的性教育课程形同虚设。

黄老师是贵州省毕节市鸡鸣三省小学的“健康生活”课程的老师,鸡鸣三省处在四川、云南、贵州的边境上,他说“这门课讲青春章节时最尴尬,不知道怎么给学生讲,有时就让学生自己看书。”有些老师也不理解,我们为什么要做这种选题?甚至有个老师问我们“做这选题,好意思开口问别人吗?”然而面对性侵新闻频繁发生的社会,黄老师也表示很无奈。中国人“谈性色变”,面对此类问题难以启齿。孩童视角更像一本“十万个为什么”,一个答案引发更多的尴尬问题。所以对于学校而言,他们把性教育转移到学生身上,让学生自习,看书,在沉默当中学习。

孩子从幼儿园开始进入学校到中学结束共有13年的时间。从小学开始有着对性知识的好奇,对孩子来说没有明确的分辨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学生进入中学时期身体开始发育,学生对性教育知识的一知半解促使她们选择上网查询来满足好奇心。然而网络繁杂的信息更容易使他们接受错误的信息以致造成不良影响。

杨梦是杨家湾中心校的一名小学六年级学生,提到性教育她说“我们有生活老师,但要么被拿来上其他课,要么老师让我们自己看书,只有个别班级的老师愿意给我们讲一些内容,不过我们会上网查。”实际上性教育在成长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正确的性教育能够指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了解自己。

杨梦

在调查结果当中82%的学生表示性教育可以减少青少年犯罪和未成年性侵害事件的发生,在预防性侵害上有着很大的作用。但是从学生角度来说,作为学生应该树立明辨是非的能力,面对杂乱的网络信息要有自我筛查的选择能力。顾丽虹说:“对于性教育我们不能指望着谁替我们负主要责任,毕竟身体是自己的,成长是自己的,有的学生就算学校和家长都给他说,但是他不听,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在顾丽虹看来,性教育不能是家长和学校的责任,最重要的责任还是自己。

中小学生在学习性知识的过程中,父母是不可或缺的教育者,更在孩子性教育中起着无可替代的的作用;学校育人育德,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学生更应该注意自己身心健康的发展;因此性教育不能说谁是第一责任,而是三方共同的责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