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帆卖给谁了(深度解读力帆卖壳内幕)

要政策?还是真玩不起?,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力帆卖给谁了?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力帆卖给谁了(深度解读力帆卖壳内幕)

力帆卖给谁了

要政策?还是真玩不起?

上一秒还在海誓山盟,下一秒就提出各奔东西,这是一位重庆体育界资深人士对于尹明善突然上书市政府要求“退出”的精妙解读。用他的话来说,热火朝天的冲超后又让人猝不及防的放弃,尹明善这招“冰火两重天”只能用两种答案解释:向政府要政策,或者是发现真玩不起。

做过一届重庆市政协副主席的尹明善座驾至今还保留着当年那块“渝AA0031”象征副部级身份的车牌。但他和他的力帆与政府相关部门的关系,却并没有那么的和谐。特别是这支力帆队,从2011赛季到2013年赛季连续在重庆主城两百公里外的涪陵区征战,用力帆人士的话说是“被逼”的。包括尹明善在内的诸多力帆人士一直都认为,球队这些年没有得到过重庆市政府的多少实惠支持。

尹明善在不少场合都表达过对北京、上海、广州这些城市,政府对球队实际政策资金支持的羡慕。今年冲超成功后,他给俱乐部下达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广泛了解其他城市政府对中超球队的实际支持情况,从而结合力帆明年的中超目标,给重庆市政府去报告,请求财力物力支持。不过,还没有等俱乐部将报告送上去,尹明善就让俱乐部给政府打了一个“退出”的报告。“从这些迹象来看,老板不像是故作要政策的姿态。”一位力帆人士分析说。

据介绍,力帆与重庆政府有过蜜月期。2008年底力帆重返中超后,在“健康重庆”的大背景下,重庆市政府给予力帆三年三千万,每年一千万的财政补贴。而且体育局足协方面还高度配合力帆,在场地、安保、接待等各个方面为力帆创造最好的比赛环境。只不过由于力帆实力的差距,当年仍然没有摆脱降级的厄运。更让政府难堪的是,重庆市足管中心主任高健由于帮助力帆运作裁判工作,在足坛肃贪打黑风暴中受到黄俊杰的牵连身陷囹圄。对力帆非常失望的重庆市体育局在财政资金支持下另起炉灶,拉起了一支“重庆FC”,第二年就冲入中甲,与力帆形成同城死敌的架势。重庆市政府一位主要负责人还在球队冲甲成功的庆功宴上提到,政府足球模式能够成功杜绝假赌黑。

不得不承认,重庆FC的出现使得力帆生存空间进一步恶化,不得已逼走远郊区涪陵,而且政策上再也得不到照顾和支持。尹明善由此萌生过把球队一卖了之的念头,但生性倔强的老头最后还是坚持撑了下来,表示他不会向某些力量低头。2011-2013年这三年的坚持,尹明善换来的是扬眉吐气,政府投入上亿资金的重足由于运作不力而惨遭降级,力帆又成为了重庆足球的代名词。

一位了解尹明善的人士坦言,今年他不惜代价地投入力帆冲超,就是在于去年重足降级解散的大背景下,“尹明善争的是一口气”。但力帆俱乐部官员也承认,即使今年没有像2009年那样得到政府的财政资金补贴,但体育局方面给予他们的支持还是前所未有的大。奥体中心每场5万的场租历史最低,等同于自家球队重足当时的场租。其他方面体育局足协也是尽可能的一路绿灯,并没有像外界某些人认为的那样,因为过去重足的历史恩怨而制造障碍。而且力帆冲超之后,重庆市体育局方面就开始酝酿明年如何支持力帆在中超站稳脚跟,包括奥体转播光纤、大屏幕、更衣室等硬件改造,都提上了议事日程。市体育局局长辛世杰公开也表态过,一定要大力支持明年力帆的中超联赛,打造品牌性赛事。

不过这些跟尹明善希望得到的还相差很大。一位接近尹明善的人士分析,在当前各地政府大力发展足球的情况下,尹明善是希望政府能够从实际的财政资金,或者是出面让某些大型国企通过股份合作、广告投放等形式支持力帆。“但这种想法对于重庆市政府而言是很难实现的,不用说政府很多领导认为足球更多靠市场,单单重足虎头蛇尾的遭遇就让他们心有余悸,相信尹明善自己通过接触了解后掌握了很难得到实际想要的结果,所以陡然选择了请示退出的道路。”

按照重庆市体育局相关人士的说法,他们对于力帆的“退出”非常重视,但以体育局一己之力,是很难起死回生的,只能逐级反应上去,看大领导们的意思。不过该人士分析,按照目前重庆相关主要领导对于力帆一贯的态度,很快地出台实际支持力帆的政策可能性微乎其微,“只能看事态发展了”。

力帆俱乐部官员则认为,目前能够把这支队伍留在重庆的真正决定力量就是政府,“如果政府真出手,老板还有回心转意的余地,否则,明年重庆是肯定看不到中超了。”

预算1.5亿?民企难以为继

如今一家中超俱乐部每年的“最低消费”是多少?今年惊险保级的河南建业 给出的答案是:两亿。

作为中国企业500强、重庆民企50强榜首的力帆,很难有人相信他们撑不起一支中超队,但就像一位接近尹明善的人士所言,如果今年力帆的地产和金融板块像尹明善希望的那样良性发展,养一支中超队如“洒洒水”。正是力帆的地产和金融两大新兴主营业务业绩不佳,即使个人多次跻身福布斯富豪榜的尹明善,也不敢每年抛洒两三个亿来跟动辄五亿起步的国企们拼,“民企企业家玩的都是自己的汗水钱”。

综合各方面的消息,力帆俱乐部今年针对明年的中超给尹明善报出的预算方案是1.5亿。据力帆人士介绍,他们的预算还是很保守的,充分考虑了作为民企的力帆能够承受的能力以及比对了今年冲超的投入。“外援我们考虑100万美金左右一个的标准,在目前的中超应该算偏低了。内援引进以自由身球员为主,走的是经济实惠型路线”,一位力帆官员介绍说。

但尹明善并没有给予这份预算报告任何的回复,有好事者认为这个数字吓到尹明善了,毕竟这样的投入相当于过去几年在中超的总投入。“他今年冲超能够花七八千万,证明他对如今中超水涨船高的投入是有心理承受能力的,只不过如今力帆地产板块和金融板块不利的发展形势,使得他很难有充足的现金流来独力支撑一支中超球队。”一位熟悉尹明善的人士介绍说。

尹明善过去在接受采访时多次表达,他的家族是反对他继续搞足球的,他也不可能用上市公司的钱,所以都是花的个人的“私房钱”。尹明善在上市公司力帆股份的26.5%的持股,按照2013年力帆股份的年报,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24亿元,尹明善个人理论上的分红为1.12亿左右。即便今年力帆股份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增长高达20%,但尹明善光靠“一己之力”,仍然很难支撑一家中超俱乐部的发展。

据知情人士透露,过去几年力帆俱乐部的开销主要从上市公司之外的力帆置业支出,这是归属于大股东尹明善控股的地产公司。“恰恰是,地产行业的不景气大行情,尤其是力帆置业底下几个项目的不景气,使得尹明善玩中超很难像过去玩甲A或者中甲那样游刃有余。”

地产触礁,现金流告急

今年年初,尹明善在集团内部会议上定调,力帆集团今后的重点发展方向一块是金融,一块是地产。对于做实业出身的尹明善而言,他明白地产和金融一旦做起来,超高的利润是足够他支撑一家中超俱乐部的,因此那个时候没人怀疑尹明善会在球队冲超后突然放弃。

据多条消息源证实,作为力帆重点板块的金融业,从最初投资入股光大银行开始就尝到甜头。四年前作为大股东成立蓝洋金融,不管是小贷还是担保都是风生水起,收益颇丰。接着尹明善还在上海自贸区成立了汽车融资租赁公司,以及在重庆成立了首家大集团财务公司,金融版图不断扩大。雄心勃勃的他瞄准了重庆首家民营银行的牌照,一位重庆资深媒体人曾断言,尹明善今年初决定冲超跟他想争民营银行牌照有很大的关系。

对于尹明善而言,只要力帆金融王国基础奠定,一支中超球队的花费不在话下。不过让他意料不到的是,今年小贷金融的连锁次贷烂账反应对这个行业冲击很大。重庆金融圈某资深人士透露,蓝洋金融受到担保方重庆华伦地产破产等系列烂账风险的冲击影响很大,需要作为大股东的尹明善出手。

不过,真正让尹明善头疼的还是力帆地产的不景气。当年因为矢志“实业报国”的尹明善错过了房地产发展的黄金期,当他四年前一脚迈进地产圈时,这个行业已然黄昏。但尹明善仍然凭借自己杀伐决断的胆识,斥资11亿拍下了重庆金融半岛当时的江北嘴地王,开发超过22万平米的写字楼力帆中心;接着又划出近10亿支票,取得江北龙头寺地区的一处烂尾楼盘一半的股权,开发联排别墅和花园洋房项目力帆枫樾。然后力帆又与红星美凯龙合作,以超过24亿的代价拿下了北部新区金开大道上的准地王地块……用不少地产行家的话说,力帆进入地产界虽然晚,但出手的气魄很大。

显然,尹明善是想在地产界有一番作为,但事与愿违,房地产的下滑大势对于力帆地产打击很大。据力帆地产一位知情人介绍,今年上半年整个力帆地产融资额超过50亿,但售房情况不尽理想,现金回收非常糟糕。尹明善一气之下还更换了力帆中心等项目的销售负责人。

种种迹象表明,压垮尹明善放弃足球的最后一根稻草就是房地产,用一位力帆集团知情人士的话说,在力帆置业现金流出现问题的情况下,尹明善再一意孤行地投资足球,那就有点主次不分了。“老板是个讲诚信的人,力帆队这么多年来从来没有拖欠过工资奖金,是因为他当时还撑得住,现在力帆置业发展遇到瓶颈,他断然不会冒险继续大投入在足球上。”一位接近尹明善的人士这样说。

据介绍,力帆核心层都对尹明善放弃足球持大力支持态度,在他们看来,在力帆目前几个新兴板块发展都遇到困难的时候,集中精力解决当前的难题,从而保证力帆摩托车、汽车、新能源汽车等上市公司主业发展才是王道,“足球这种东西,能玩就玩,不能玩就丢,道理很简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