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西瓜哥卖瓜(樱桃哥爆红网络)

“镇宁恩(樱)桃,新宣(鲜)得无法形容,好吃得无与棱(伦)比,甜得呛(像)初恋”近日,一段只有这四句“台词”的视频在贵州微博微信朋友圈中传播,以至于有不少网友开始模仿樱桃哥拍摄翻唱视频,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网红西瓜哥卖瓜?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网红西瓜哥卖瓜(樱桃哥爆红网络)

网红西瓜哥卖瓜

“镇宁恩(樱)桃,新宣(鲜)得无法形容,好吃得无与棱(伦)比,甜得呛(像)初恋。”近日,一段只有这四句“台词”的视频在贵州微博微信朋友圈中传播,以至于有不少网友开始模仿樱桃哥拍摄翻唱视频。

樱桃哥duang的一下火了。然而,樱桃哥究竟是谁,他的声音为何如此洪亮,网络流传的歌词是谁创作,他是否知道自己已成网络红人,成为网络红人后生活有什么影响?4月24日晚间,拍摄者“魏晋姚胜祥”和樱桃哥再次见面,记者在现场为大家一一揭开谜团。

去年拍的视频今年duang一下火了

拍摄者姚胜祥告诉记者,这段视频拍于2014年4月,当时他路过安云路时偶遇“樱桃哥”,听到樱桃哥好玩又特殊的叫卖声,让他觉得“很有意思”。当下他就征得同意,用手机拍了一段“樱桃哥”叫卖的视频,上传在新浪微视。

不过,让姚胜祥意外的是,去年这段视频点击率不过几千,没想到却在今年4月21日突然火了起来,点击率达到几十万。那次偶遇之后,姚胜祥在安云路再也没有见过“樱桃哥”。“不知道他从何处来,后来去了哪里。”姚胜祥说,不过视频流传网络后,不断有媒体致电,咨询采访樱桃哥事宜。

经媒体报道和找寻,近日,樱桃哥终于被找到,但考虑到拍摄视频突然红火,可能会影响到樱桃哥的生活,姚胜祥觉得有必要和樱桃哥见上一面。

与拍摄者见面不知自己已爆红网络

时隔一年多,视频拍摄者姚胜祥联系上樱桃哥。但他发现,在他联系上樱桃哥时,居然已有景区联系了樱桃哥,希望樱桃哥能给景区代言,代言费为3000元,代言协议是景区长期和唯一使用樱桃哥肖像进行拍摄广告宣传景区。

了解到樱桃哥家庭困难后,姚胜祥觉得协议内容稍微过于武断,建议樱桃哥最好咨询下专业人士再代言。樱桃哥听从了建议,决定咨询相关人士意见后再做决定。

4月24日,在鸿通城,姚胜祥和樱桃哥再次见面。满脸络腮胡的樱桃哥的出现引发了市民围观,“樱桃哥,樱桃哥,这几天大家天天都在看你的视频……”一位粉丝看到樱桃哥连称樱桃哥唱得很赞。在大家的吆喝下,樱桃哥随即给大家吼了几嗓子现场版的叫卖樱桃歌,歌毕,大家掌声响起。

樱桃哥告诉记者,就在昨天之前,他还不知道自己上了电视和报纸。在遵义的女儿前几天告诉他,网络上流传有他的视频,他还不清楚怎么回事。直到和视频拍摄者见面,一番细说,他才知道来龙去脉。

迫于生计贵阳摆摊 16 年

有媒体报道,樱桃哥歌声是镇宁口音。对此,樱桃哥说,他是地地道道的织金人,不会说镇宁话。樱桃哥真名叫刘德陆,家住织金县金龙乡(原落圈岩乡)关发村,今年43岁。

樱桃哥说,他的家庭环境不好,还未念完初中他就出门求生活,自1992年来贵阳打工,挑过土石方,倒腾过菜生意,1998年开始做水果生意,至今已16年。“在贵阳做生意多年,一直都是租房子住,租的是扁井地下室,房东连续多年涨房租,房租从当年180元涨到现在260元,考虑到其他地方房租贵就一直没有搬家。”樱桃哥告诉记者,家中有4个孩子,大女儿在遵义上大学,剩下3个孩子也在贵阳、织金等地读高中。

“虽然自己爆红网络,但是仍然被生活所困扰。”樱桃哥介绍,他和老婆摆的是流动水果摊位,全家人的生计全靠这个水果摊,一家人生活很是拮据。

回忆拍摄以为是城管执法

樱桃哥说,每到樱桃成熟季节,他就到镇宁收樱桃回贵阳卖,每年会卖上两千斤左右的镇宁樱桃,收购价格从3元到10元不等,售卖价格从10元到15元不等,一斤樱桃就赚几元钱。

不过,樱桃哥说,一开始他也不会喊、不会吆喝,生意不怎么好,几年后开始有些经验。“去年,自己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想了网络视频上的几句歌词,就在安云路吆喝叫卖,没想到自己的吆喝吸引不少路人,大家纷纷前来购买樱桃。”樱桃哥告诉记者,当时,看到有人拿手机拍自己吆喝,还担心是城管执法,拍照取证。

声音为何如此洪亮,樱桃哥说,还没有来贵阳之前,老家每逢有人家办丧事,他就会和其他人去唱孝歌,一来二去练就了一副好嗓子,加上长期做生意需要吆喝,喊习惯了。

我就一个摊贩来年还得再卖樱桃

duang的一下红了,是否给樱桃哥生活带来影响? 樱桃哥说:“肯定有影响,比如今天不断有人来找我,说是拍广告和进行商演什么的,耽误了我摆摊做生意,耽误了一天生意,自己一天就没有收入。”

“有景区找自己代言,自己差点就签了永久性的卖身契,还好有人给自己提了个醒。”樱桃哥说,自己就是一个大老粗,什么也不懂,咋个代言和咋个给自己维权,将咨询专业人士意见后,再慎重决定。

樱桃哥告诉记者,没想到自己的吆喝也能红一把,如果能因此产生点经济效益固然很好,不过自己就是一个摊贩,也不知道将来会怎样,来年遇到樱桃熟了,还得再去卖樱桃。

本报记者熊俊松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