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说三季李诞(奇葩说新导师刘擎)

脱口秀演员李诞的第一部中篇小说,故事主人公就叫“李诞”,从怎么干上脱口秀这行、进入娱乐业,到专业、婚姻、被限制的自由、蹲在角落的死亡……李诞说,这部《候场》是他自己最深的名片。“在这名片里,才能看到这人跟名字一点关系都没有的那些部分。”

《候场》在上海图书馆举行新书分享会,700个入场名额很快预约完毕。当晚的主人公在台上坐下,扫视全场后,抖了一个“机灵”,“大家都是领票来的,为什么有人愿意坐在那么靠后的位置?买便宜票习惯了?”

奇葩说三季李诞(奇葩说新导师刘擎)(1)

出生于内蒙古的李诞,2012年进入《今晚80后脱口秀》节目写段子,不久后成为常驻表演嘉宾。2014年,笑果文化在上海创办,李诞作为创始人之一,负责内容创作和策划。爆款节目《吐槽大会》《脱口秀大会》都是笑果出品,笑果的线下演出更是出了名难抢票。用近期一篇颇火爆公号文里的话来说,李诞和笑果文化是上海滩新的喜剧之王,流行符号的No.1。

“我做的那些节目,追求的就是让你30秒笑一下。但是,这个世界上还有另一种体验,你可以聊四个小时的天——话说长了,机灵就没了。”在李诞的比喻中,写小说这件事就像聊了一场四个小时的天。“我无法忍受安静和沉默,这一定是疾病。我就是靠这个疾病发了财。”他坦陈道。

真诚,是《奇葩说》本季新导师、华东师大政治学系教授刘擎在《候场》中读到的。“做喜剧的人一旦真诚,这件事就很危险。这个时代,大家忙着赚钱。李诞非常容易地把钱挣到了,于是得了一种病——意义饥渴焦虑症。”

奇葩说三季李诞(奇葩说新导师刘擎)(2)

“有的脱口秀演员上台很兴奋,而李诞的状态特别松。李诞说那些好玩的事,在这个叫李诞的人的背后,还有一个人不太把这些事当回事。”刘擎感受到,“因为在做一件极擅长但不那么喜欢的事,他有空得了这个病。其实,我们都是这种病的潜在患者。《候场》这部小说,写了‘李诞’的双重性,既是对自己的一种质疑,又是和自己的某种和解,让我有点感动。”

谈起小说,李诞变得“不那么李诞”。他挠着头表示,可以说的都在书里写了。“有一种说法,写得好的作家是上帝抓着他的手写完的。我的感觉是有一个人把我摁在那里,不得不写。一股莫名其妙的力量,完全没有办法。”

书里对此有更完整的解释,“我碰上的很多问题,都靠玩笑,一个梗,一笑了之了,滑过去了,事儿其实还在。所以要写小说,可能就是把这些不能一笑了之的,滑不过去的写下来。就是把在那个世界说不出来的,在这个世界说出来。”

奇葩说三季李诞(奇葩说新导师刘擎)(3)

“小说写完了,疫情过去了,我又重新投入到火热的生活中。”李诞总结,这些问题其实无解,“难受还在前头埋伏。”

“上海文艺出版社推出《候场》是一个出版事件,也是一个文学事件。”作家孙甘露作出这个判断。“如果说上世纪90年代有过王朔现象,其意义是把当代口语引入书面语,在那之后,小说写作的语言出现经典化趋势,大家拼命往更典雅更规范的书面语靠近。到了李诞这里,他重新把当下新的语言中最活跃的部分引入文学表达。无论是小说形式的娴熟运用,还是值得玩味的第一人称叙事,可以说,一个新鲜的作者用新生的语言写出了一部全新的作品。”

奇葩说三季李诞(奇葩说新导师刘擎)(4)

“我妄图在键盘里和我所理解的文学对话。其实我不想写小说也不爱写小说,我就是喜欢说话,喜欢跟人交流。说话说不清楚,虽然我天天说话,还是说不清楚,只能写下来。”李诞说,别人说献身文学,而他是在利用文学,“如果大家有写作习惯,写作是接受自己的好办法。如果运气特别好,身边有人可以接受你,找个朋友聊聊,放过自己。这个世界上可以有30秒一次的笑点,也可以有4个小时的聊天。”

活动背景板上为“李诞”标注了三个身份:诗人、谐星、作家。有人问他更喜欢哪个身份?

“谐星。”李诞没有犹豫。“当谐星轻松,当然,这是很没出息的想法。”

来源:作者:施晨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